双减政策下关于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教研

<h3>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作业设计问题,作业设计好了,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提质增效。在“双减”背景下该如何进行作业设计和评价?针对这个问题,育英小学数学组教师展开此次教研活动。<br><br></h3> <h3>  教研组长李丽芳老师指出了开放性作业的实施要关注过程的开放,学生不仅需要给出答案,还需要呈现作答过程。学生可以用画图、列式、文字等表征方式将思考过程充分表现出来,也就是学生的思维是可视的。教师可以有机会看到学生的思维路径、方向与状态,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层次,精准诊断学习效果,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以便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h3> <h3>  李来菊老师结合自身班级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注重数学作业实践操作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以致用;利用数学作业举一反三的开放性,开拓培养学生多种思维的途径;结合数学作业知识归纳的开放性,养成学生进行知识归纳的习惯。</h3> <h3>  邹强老师提出:教师要勤于学习与反思;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孩子感受数学美;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自主性有了,才会有所谓的创新。</h3> <h3>  甘心利老师结合本班情况提出了教学困惑:如何提高孩子们对数学文字的理解力,进而促进学生分析题意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解答与正确率?通过讨论交流,使我明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多追问学生为什么,让同学之间互讲。</h3> <h3>  孟笑颜老师指出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以下几点:1.与兴趣相结合,布置多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比如擅长语言表达的可以拍摄小视频,擅长绘画的可以制作手抄报。2.与课本相结合,课本后的例题,练习题都可以利用起来,做成图片或手抄报的形式,既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又能让学生把作业完成。3.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比如寻找质量是克和千克的商品。</h3> <h3>  张主任对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教学目标要细化;2.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持续性;3.每天要&quot;日日清”,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h3> <h3>  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宋校长希望老师们多读书,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大的教育观。并对老师们的作业设计提出几点要求:1.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2.要有针对性和创造性;3.与多学科融合。</h3> <h3>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和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才能使新课标下的数学作业更利于学生各面素质的发展,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价值。</h3>

作业

学生

数学

教学

老师

教研

开放性

思维

双减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