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观后感

草重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以为尊 我有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 我前不久时间,听过这么一个让我彻夜未眠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63年8月,一位陕西农民在自家后院断崖处,挖出一个黑乎乎的罐子,表面刻着各种花纹,造型十分奇异。他为了讨生活,于65年将铜罐拿到废品回收站回收。废品回收站以30元废铜的价格收购后准备融化。恰逢考古专家到收购站寻宝,这铜罐才又以30元钱身价被专家购回。当时,铜罐周身被一层锈迹覆盖,专家虽然发现它的不凡,但也仅是认为这是一件至今3000多年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己。</p> <p class="ql-block">  逃过一劫的铜罐,在十年后才终于露出其“腹内亁坤”。1975年,国家文物局举办“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这件青铜器被调往北京展出。由于年代久远,铜器表面被腐蚀严重,在展览前,它被送到故宫博物院修复部作除锈处理。没想到,清理掉表面斑斑锈迹后,青铜器的内底竟然刻有12行共计122字的铭文,让专家们惊喜万分。</p><p class="ql-block"> 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造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当年,周成王召见同宗贵族何,这位何姓贵族后来专门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底部有限范围内,记载了这次周成王召见和告诫。</p> <p class="ql-block">  于是,考古专家将这青铜器称之为“何尊”。特别是“何尊”中的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的地方,同时“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随后不久,“何尊”被国家认定为一级国宝,国家首批禁止出国的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如此连篇累牍讲“何尊”的故事,是因为它实在太精彩了,太具有戏剧性了,太伟大的发现了。在此次世界举目关注的北京冬奥会上,我还特别注意到,为了展示中国文化之美,有不少文物元素融入相关设计,其中冬奥会火种台的设计,灵感就是来自“何尊”,其尊曲线造型,基座沉稳,象征“地载万物”,顶部舒展开阔,寓意着迎接纯洁的奥林匹克火种。</p> <p class="ql-block">  正巧了,前几天,我听女婿说在故宫博物院有“何以中国”展览,特别是神奇国宝“何尊”也参加展出,我迫不及待参加网约,定于今天早上前往故宫观看展览。</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我曾至少参观过八、九次。每一次参观故宫都有新的感受。一踏进故宫,中华民族的古老、庄严、伟大之情油然而生。今天,北京晴空万里,冬日阳光暖洋洋的。由于疫情原因,进故宫的人数有限制,所以人并不太多。我有更加舒畅的心情,充足的时间,细看“何以中国”展厅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的有各类展品130余件,分为“源”、“流”、“汇”三方面展出,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西周的何尊、长信宫灯、三星堆太阳轮、藏文《四部医典》等声名运播的国宝重器,均在此次展览中隆重登场亮相。</p> <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展厅里这么多宝贝,我独对“何尊”最感兴趣了,因为它是网红;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太精彩。我长时间驻足观看“何尊”,它应该是西周的酒器,造型浑厚,精美绝伦,外表上布满饕餮纹,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高38.5厘米、口径29厘米、圈足底20x20厘米、重14.6公斤。我想如果是装酒,应该能装4至5斤吧?“何尊”底部的铭文,我们看不到,但边上有铭文的照片,是古老的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  何为饕餮纹?原来它也叫兽面纹,是古人想像中怪兽面部,将其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宋代学者把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从此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据说,我们过去文献中的“中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左传》,而这些典籍的成本年代都比较晚,大约在2500年以内吧。直至清朝末年,“中国”二字才被正式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文书之中。“何尊”铭文中是最早的“中国”一词,时间超过了3000年,“何尊”的伟大在于它的铭文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甲骨文的“中国”二字。</span></p> <p class="ql-block">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两个字发展到今天,与中国的国土、人口、民族、文化、历史密切相关,其所蕴含深远的意义,并不能简单以地域面积、地理坐标归纳,它更是一部鲜活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晚饭后全家围坐沙发,我滔滔不绝将在故宫展厅的所见所闻,讲给全家人听,大家都安静听着。当我讲到“何尊”里铭文是甲骨文时,静静坐在旁边的小孙女突然说:我认识甲骨文!我们大吃一惊,强忍着笑。要知道,当年我听说有甲骨文,应该是在读高中时候,我至今还不认识甲骨文里的一个字。才读小学一年级的孙女认真的说:我们老师讲过甲骨文,我还会写甲骨文的山和水哟。是么?我们大人都好奇,你写写看?小姑娘拿出笔、纸,简单画了一座山、一条河,她肯定说,这就是甲骨文的山、水。哇塞,小姑娘好厉害,太棒了!我夸奖道。女儿、女婿非常自豪笑了。</p> <p class="ql-block">  我躺在床上,晚上久久不能入睡。我思考着,何以中国?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这就是中国;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人民生活这样富足,这就是中国;中国新一代青年人这么爱国、自信、睿智,这就是中国!</p><p class="ql-block"> 今后,我还要告诫孩子们,面对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借此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年轻人更应当发奋图强,埋头苦干,勇敢前进,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当后人回望我们事业时,希望能像我们凝视前人的成就,满怀骄傲、自豪地说:“何以为尊?我有中国!”</p> <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4日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