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双手

紫叶

<p class="ql-block">  2月28日,是2月份的最后一天(除闰年外)。然而,去年2月28日,敬爱的妈妈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与世长辞,它成为儿女们最痛心、悲鸣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一年了,您那音容笑貌、清脆嗓音,您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点点滴滴过往,在脑海、在眼前、在梦里,时常呈现。您的人生就像一本做人的教科书,我们常翻常新,温故知新。您用勤劳灵巧双手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儿女们膜拜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十多岁的那天,奶奶突然饶有兴致地拉着我的双手说:让我看看,你手指上有几个脶(Luo,手指头皮肤纹样,也有称:螺,罗,斗)。我一脸茫然。只见奶奶,掰着我的手指头,眯起眼睛,仔细地察看纹路,一个又一个,左手到右手。看罢,笑着说:好的!二只脶,比侬姆妈多一只。我问:什么意思?奶奶说:方言讲哦,一脶巧,二脶转,三脶四脶别不转……。侬二只脶,就是脑子灵活。姆妈一只脶,就是有一双灵巧能干的手。是吗?!我很疑惑。奶奶说:我相信的。侬姆妈就是一双巧手,粗细生活样样会做,里里外外一把好手。</p><p class="ql-block"> 为了印证奶奶的话,我去细细回想,留意观察了。早就听妈妈讲过,出生于浦东海边农家的她,从小就和姐姐背着大草篮四处去割草,细嫩的小手经常被草茎划破,为的是帮助外公喂养关乎一家生计的两头奶牛。那时女孩不读书,她又是一个绣花童,俯身绷架,飞针走线,日绣夜绣,张张绣品从不退货。外公遭土匪绑架后,带着两个女儿到市区谋生。她和姐姐在东洋人的袜厂里打工,十多岁的童工,心灵手巧,摇的袜子又好又快。同车间的姐姐们不少都挨过拿摩温(工头)的打,她连批评都没有,令她人好生羡慕和嫉妒。成为人妻人母后,她哺育孩子,缝补浆洗,操持家务,还帮着自家店铺做生意。真如奶奶夸奖的,妈妈是周家"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儿媳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年,响应政府"妇女解放"的号召,她和本镇的姐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闵行一号路建设。妈妈是"指挥"20余人的排长。她身体力行,那有力的双手稳稳地抓住打夯的树墩桩子,喊着富有乐感的嘹亮号子,与工友们合力拎起沉重的树墩桩,从高处夯下去,一下又一下,周而复始地把道路土基夯实。晚上,她又不顾一天高强度劳动的疲惫,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一家老小结毛衣、扎鞋底。除了睡觉,这双手一直在忙碌,没有停歇。</p><p class="ql-block"> 在小镇的商业食堂,妈妈是6名工作人员中唯一从事有技术含量的烧饭、做点心的女性,后来又任食堂负责人。常听妈妈说,本事学在手,别人夺不走。为烧出松软可口的米饭,她看水头观火候,灶台灶膛两头忙。做包子、馒头、发糕等点心,从发酵、揉面、分团、包馅到上蒸笼,每个环节都是她操作、把控,确保发得蓬松,蒸得不粘牙,口感好,职工们满意。</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回聘在饮食店,她烧制的咖喱牛肉汤面大受欢迎。我曾亲眼观摩过妈妈下面条。大铁锅中,沸水下去面条,特制的长木筷子拨动几下,使均匀受煮,面条浮起,一勺凉水,再次浮起,稍等片刻,长筷捞起一碗量,放入已盛咖喱汤的大碗,三次折叠,长筷一抽,这碗根根爽的面条就像梳理过的赏心悦目,最后加上五、六片牛肉,哦!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怪不得,店里吃客盈门!</p> <p class="ql-block">  妈妈这双手,在年近60的时候,竟然挑战自我,拿起钩花针,学习本地区正红红火火的钩针编结工艺。具有悠久钩针编结历史的本镇人都知道,钩花靠灵活的双手,现在的钩花人大多是从娃娃学起的"童子功"。妈妈这双手,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指头粗皮肤糙,右手无名指又因工伤骨折变形,捏起细如自行车钢丝的钩子,真是难为她了!然而,始终好学,不甘人后的母亲,从最简单的辫子针学起,短针,长针,各种针法逐一学会,两手配合,速度不慢,像模像样地会钩成品了,不久还成为"知青收花站"的花边质量检验员。后来接受花边厂扩大业务的任务,只身来到浙江海岛,手把手教渔家女子钩针编结手艺,"上海陆师傅"大受欢迎和尊重。</p><p class="ql-block"> 我婆婆不止一次地称赞:我最佩服亲家母,"六十岁学会吹打"(指:学会钩针),还会"开刀",把废品变成正品。那时的钩针编结,是远销欧美国家的台毯、盆毯、台布、窗帘、床罩等品种,需要棒针和钩子针两种工艺。习惯于钩子针的只得重新学起棒针法,新工艺一时难以学会,有的就出次品,甚至废品了。作为质量检验员,妈妈替她们可惜,着急。要知道,一张大床罩要用2个月的时间,加工费5、60元,但报废要赔20来元线钱,这一出一进就是损失7、80元。妈妈在琢磨两种工艺的拼接后,征得钩花主同意,"把死马当作活马医",为废品"开刀"修复。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多少个晚上,妈妈以极大的耐心衡心,把大床罩修复成为合格品。钩花主感激啊,硬给妈妈20元加工费。一件又一件废品的修复,妈妈"开刀"妙手回春的名声就这样传开了。</p> <p class="ql-block">  令妈妈欣慰的是,儿女们耳濡目染,学习模仿,都有一双勤劳智慧的手,读书成绩优良,工作努力争先,生活自立自强。用妈妈的话说:我养的囡,都像我,有志气,真争气。</p><p class="ql-block"> 奶奶说得对,妈妈是巧手,其实又何止呢?当儿女的认为,妈妈这双一生奋斗的手,若再冠以:妙手,能手,援手,多面手,都不为过啊!</p><p class="ql-block"> (下图:我与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