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韵音乐会—从排练开始

高渝滨

<p class="ql-block">上海爱乐协会室内乐团正月初八开弓,正月十三(周日下午)大宁剧院见!北方茉莉花,香飘浦江岸。</p> <p class="ql-block">演出前最后一次的紧张排练。</p> <p class="ql-block">因为篇幅限制,以下所有的视频均是截录的大约30秒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祝贺乐队举办的《东方之韵》音乐会演出成功!“恩扣”之后,感谢所有直接和间接的听众的关注和鼓励!5.20大宁剧院见!</p> <p class="ql-block">日本作曲家芥川也寸志创作于1953年的弦乐“三折画”。</p><p class="ql-block">“三折画”由三个乐章构成,好比是人生的三个场景,一,砥砺前行的奋斗 ,二,梦幻的摇篮吟唱, 三,成功之后谨慎的小小确幸。</p><p class="ql-block">这里是第一乐章的一个30秒左右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芥川也寸志的《三折画》是他的早期作品。</p><p class="ql-block">作曲家的父亲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他的代表作《<b>罗生门</b>》《<b>竹林中</b>》等,1950年,日本名导黑泽明把和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罗生门》</span>的故事情节联结到一起,创作出了电影《罗生门》,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从此令“罗生门”成了世界流行的词汇。</p> <p class="ql-block">山西民歌《走西口》产生于晋西北的河曲和陕北的府谷一带,流传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在旧社会,“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迫得人们往内蒙河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为“走口外”或“走西口”。他们春去秋回,在外揽长工或下煤窑。《走西口》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真挚的爱情。<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歌词贴近生活,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让听歌人无不在灵魂深处生出共鸣。</span></p><p class="ql-block">歌词:哥哥你走西口</p><p class="ql-block">小妹妹我实难留</p><p class="ql-block">提起哥哥你走西口</p><p class="ql-block">哎小妹妹泪常流</p><p class="ql-block">送出来就大门口</p><p class="ql-block">小妹妹我不丢手</p><p class="ql-block">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p><p class="ql-block">哎哥哥你记心头</p><p class="ql-block">走路你走大路</p><p class="ql-block">万不要走小路</p><p class="ql-block">大路上的那个人儿多</p><p class="ql-block">拉话话解忧愁</p><p class="ql-block">哥哥你走西口</p><p class="ql-block">小妹妹我实难留</p><p class="ql-block">提起哥哥你要走西口呀</p> <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二胡名曲。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二泉映月歌词:</p><p class="ql-block">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p><p class="ql-block">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沿街走。</p><p class="ql-block">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p><p class="ql-block">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微茫映画楼。</p><p class="ql-block">操琴的人试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首。</p><p class="ql-block">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p><p class="ql-block">琴音绕丛林,琴心在颤抖。</p><p class="ql-block">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匆匆流。</p><p class="ql-block">又似泉水匆匆流,憔悴琴魂作漫游。</p><p class="ql-block">平生事啊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p><p class="ql-block">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举目无亲友。</p><p class="ql-block">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p><p class="ql-block">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苦乐总相守。</p><p class="ql-block">酒醒人散余韵悠,酒醒人散余韵悠。</p><p class="ql-block">莫说壮志难踌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p><p class="ql-block">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p><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乐无忧,年年岁岁乐无忧。</p><p class="ql-block">纵然人似黄鹤,一抔净土惠山丘噢。</p><p class="ql-block">此情绵绵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p><p class="ql-block">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p> <p class="ql-block">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p><p class="ql-block">乐曲一般以六个乐句为一乐段,调式有规律地进行转换,旋律柔美流利。乐曲生动地表现了一对小儿女两情相悦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情趣。民乐中不仅有二胡、古筝、笛子版的《紫竹调》,还有民乐合奏曲《紫竹调》。抒情、悠扬、委婉的民间小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p><p class="ql-block">邓丽君演唱的紫竹调歌词:</p><p class="ql-block">紫竹开花七月天,</p><p class="ql-block">小妹妹呀采花走得欢,</p><p class="ql-block">手跨紫竹篮,</p><p class="ql-block">身穿紫竹衫,</p><p class="ql-block">美丽的紫竹花开胸前,</p><p class="ql-block">采了一山又一山,</p><p class="ql-block">好像彩蝶飞花间。</p> <p class="ql-block">《茉莉花》是一首词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的小调类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格,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p><p class="ql-block">该乐曲在乾隆王朝时期就流传到欧洲,1924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1937年美国格林编纂出版的《各国歌曲集》都记录了《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p> <p class="ql-block">《彩云追月》是广东音乐的著名曲目,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 。</p><p class="ql-block">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驾五彩祥云奔向月宫。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当中常有仙人驾彩云的描述,曲名当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驾彩云。这首曲子是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烘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p><p class="ql-block">1932年,任光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被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p><p class="ql-block">歌词:站在白沙滩,翘首遥望,</p><p class="ql-block">情思绵绵,何日你才能回还</p><p class="ql-block">波涛滚滚延绵无边,我的相思泪已干</p><p class="ql-block">亲人啊亲人你可听见我轻声的呼唤</p><p class="ql-block">门前小树已成绿荫,何日相聚再相见</p><p class="ql-block">明月照窗前,一样的相思</p><p class="ql-block">一样的离愁,月缺尚能复圆</p><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年复一年</p><p class="ql-block">一海相隔难相见</p><p class="ql-block">亲人啊亲人我在盼</p><p class="ql-block">盼望相见的明天</p><p class="ql-block">鸟儿倦飞也知还</p><p class="ql-block">盼望亲人乘归帆。</p> <p class="ql-block">《新春乐》的主题取自河北民歌《卖饺子》,又汲取了江南民间音乐明朗、朴素的音调素材。性格欢快活泼,因为中国人度春节有吃饺子的习惯,故起名为《新春乐》。乐曲将人们在欢度佳节时的喜悦情景刻划得惟妙惟肖,展现出一派春日融融,鸟语花香的新春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辞旧声声的爆竹,正如火树银花的烟花,正如两千多年来传统的风俗,仍把中国年渲染得喜气洋洋。我想,最别致的过年,莫过于让自己安静下来,聆听一曲《新春乐》,在明朗、朴素的曲风里,顺着岁月之河,将旧的一年隐没在潺急、清丽的乐声里。</p> <p class="ql-block">《森吉德玛》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森吉德玛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对姑娘坚贞不渝的爱情。</p><p class="ql-block">全曲以从容徐缓的马蹄声般的节奏为背景,以第一个乐句为种子音调,旋律时而高亢激昂,好似青年在高声呼唤;时而凄恻柔婉,犹如低声的泣诉。最后以副歌式的、在情绪上具有概括性的附加式曲尾衬腔结束,既突出了青年牧民对森吉德玛的思念,同时更加深了音乐的孤独凄凉感。</p><p class="ql-block">《森吉德玛》象其他鄂尔多斯民歌一样,音乐主要是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这首民歌是五声音阶宫调式,曲调线条的起伏很大,情感富于变化。这种旋律适于表现辽阔、舒畅、奔放的音乐形象和蒙古族人民豪爽的性格。作曲家贺绿汀把它改编为管弦乐曲,十分细腻地塑造了纯洁、美丽的森吉德玛的形象,同时又刻划了钟情相思的青年的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梁祝·化蝶,就她背景来说,这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就不赘述了。乐曲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p><p class="ql-block">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举。</p> <p class="ql-block">台湾民谣《望春风》从1930年代初问世以来,望春风一直是台湾最受欢迎的闽南语流行歌曲、台湾歌谣之一。在闽南语流行歌曲之中,有“四、月、望、雨”之说,指的便是《四季红》《月夜愁》《望春风》《雨夜花》四首闽南语歌谣,这四首歌谣在面世之初都曾造成一时轰动,即使经过数十年,仍然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不时地被记忆着、歌咏着。这些台湾小调因其特殊的创作背景,成为历经战乱之后的台湾同胞有所怀旧、有所思慕的款款心曲;并且因其蕴含着浓厚的台湾情味,而成为那些由于历史原因不得已而漂泊异乡的游子们聊以慰藉乡愁的曲调。</p> <p class="ql-block">《牧歌》是非常经典、民族风格浓郁的音乐作品,主要采用内蒙民歌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民歌《乌和日图和灰腾》素材创作而成。</p><p class="ql-block">《牧歌》旋律舒展优美,悠闲、恬静,描绘出辽阔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悠闲的草原气息,贴切再现了流传久远的民间歌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迷人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马思聪行脚北国之后折回广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p><p class="ql-block">乐曲在述说:在营火烧过的地方,又奏起了思乡曲。曲子里,没有黄昏的苦烈,没有子夜的吟叹,只有灰烬中盎然破土而出的绿意,再有啊,再有的就是,生命回归的,呼唤。留恋在国土的灵魂,禁锢在他乡的身躯,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思念,这时回忆起少时在故乡的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只有把这些,寄托于这一首《思乡曲》</p> <p class="ql-block">《良宵》是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独奏曲。1928年农历除夕,刘天华邀请音乐界的朋友及学生到他家里过年。室内灯光明亮,屋外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面对此情此景,刘天华的心情愉悦,在欢乐气氛的感染下,他产生了灵感,于是边拉琴边记谱,创作完成了二胡独奏曲《除夜小唱》,后更名为《良宵》。</p><p class="ql-block">《良宵》,在弦乐的音域内,尽情抒怀,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旋律浑然天成,如山泉自由流淌。这种欢乐没有震耳欲聋的炮竹,没有觥筹交错的宴席,是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地相互祝福,满怀希望地憧憬未来,具有典型的中国式特点。</p> <p class="ql-block">《龙猫》是宫崎骏在1988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作曲家久石让在《龙猫》的音乐创作中,仍旧延续着自己与宫崎骏的高度契合,不仅使作品拥有了与电影一样的想象深度,更让其延伸到超越电影本身的幻想空间里,给人以无限遐想。音乐中,他不仅揉入了自己孩童时代在家乡长野学到的小调,更改编了乡下祭祀节日里向神祈福的歌谣。</p><p class="ql-block">乐队演奏的是《龙猫》八首插曲中的主题曲。</p> <p class="ql-block">胖胖的龙猫,流失的梦想。音乐声中,我们会感受到来自田野乡间的泥土气息,能感受到树的呼吸,听到风的歌声。《龙猫》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与久石让的创作意识形态水乳交融,让观者与听众均在同一片天空下得到最真切的共鸣,重新回到快乐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返场加演《魔女宅急便》这首曲子是久石让和宫崎骏的人生浓缩,因为它传达了一种人生价值,曲中传达了人类最纯真、自然、善良、认真的精神气质。她是那样的简单美好。</p> <p class="ql-block">更替的四季:开满淡红色花的那个伤心的春天,轻触风的指尖,梦一般散开耀眼的夏日里,静静地看着海浪在心的海岸撞成白色的碎片,在消逝的季节的尽头,伫立的人是谁?一个人在摇动的思绪中,拥抱自己明天将会怎样呢?托着脸在窗边,一定可以发现触不到的梦。一旦走过缤纷的街道,就想遇见他的秋天,柔和黄昏的寂寞啊,冻僵的手掌上慢慢融化的雪花,就像滴下的泪水,在这温暖的冬天相遇。寻找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四季更替,我们的回忆也在慢慢变化,明天将吹怎样的风呢?走到窗边带给你一个梦,一个立刻就可以看到的梦的歌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