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接续)此外,屋大维还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宗教事务中的大祭祀长,获得了“国父”、“大元帅”等崇高的荣誉。他还谦虚地称自己是罗马的第一公民,即元首等 。这些事情的发生,在罗马政治的传统上都属非常之举。然而,当时的元老院也已经开始“异化”, 即它经不是过去那个由曾经联合起来共同谋杀凯撒的那些杀伐决断的贵族们所组成 的元老院。屋大维清洗干净了元老院的异己势力,并将其党羽遍布元老院。屋大维深谙执政官并不保证他的绝对权力,故他又于公元前23年毅然决定辞去执政官职,接受“保民官”(tribunicia potestas)和“统治大权”(lmperium proconsulare maius)二职。只要此二职在手,屋大维的权力就得以大大增强:首先,作为“保民官”,通常负责处理民事,他可以借此对元老院任意干预,并且也可以有权对民事问题决断于元老院之前;其次,作为“统治大权”一职,其权力高于诸总督,这就给予他在领土管理的任何事件上享有最高权威。因此,普遍认为,屋大维其实在公元前23年就披上了黄袍。然而,他仍使用第一公民(Princeps)这个称号。公元前13年,雷必达死,屋大维加“大祭司”号(Pontifex Maximus) 。屋大维凭藉其极大胆的手腕夺取了政权,用极审慎的智慧统治着罗马。罗马给了他近乎绝对的权力,他也给了罗马40年的国内和平和持续增长的繁荣,史称“罗马和平”(Pax Romana)。他创立了罗马第一支包括海军在内的常备军,并将军团驻扎在边境,以防止他们干预内政。另创立禁卫军(Praetorian Guard)卫戍京畿并保卫皇帝本人。他还改革了罗马的财政与税收制度。屋大维执政期间,几乎没有发动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公元前26年至前19年的北西班牙山区战役以顺利征服该地而告终。经历高卢骚乱的反复,阿尔平地区亦被征服。罗马的疆域扩展至多瑙河的自然疆域,加拉提亚省被罗马占领。公元后9年,条顿堡森林伏击战罗马失利。自此罗马向西部日耳曼的扩张停止。此后屋大维接受莱茵河为帝国的最终边界。在东方,罗马还吞并了亚美尼亚和高加索,而对外扩张中止于帕提亚帝国的边境。此后的古罗马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平和的历史发展时期。<br><br> 在军事上的对外征战和版图扩张告一段落之后,屋大维(奥古斯都)便转而对国家内政的全面整顿和治理。首先,屋大维动用帝国聚敛来的巨大财富给军队以丰厚的待遇。抓城市建设,首先将首都罗马装饰一新,并在全国大兴娱乐之风,营造一种举国欢乐、国泰民安的国家氛围,借以愉悦罗马市民。屋大维本人也自认为自己治国安邦有方,并曾自夸自己“一座砖城在我手里变成了大理石的城市”。他不但建造了新的元老院会所(Curia),而且还斥巨资修建了阿波罗神庙与尤利乌斯神庙。他还在古罗马大角斗场(Circus Maximus)附近建各种神龛。据相关资料记载,罗马的卡披扥里乌姆(Capitoline)神庙和庞培古城大剧院(英:The T heatre of Pompry;拉丁:Thratrum zpompeii;意:Teator di Pompeo)也都是由屋大维力主营造。在国家职能机构的配备和设置上,奥古斯都时代与时俱进地创设了交通部,狠抓国家的道路交通建设,并完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家道路交通网,从而促进了帝国的通讯、贸易及邮政。正是由于古罗马帝国拥有发达的道路交通,故以后才有了世人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的世界名言。此外,屋大维还十分注重城市的火患治理和建设,在他的主张下,古罗马开天辟地第一回,首创性地开世界火患治理之先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独一无二的消防队。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城市,他还在罗马建立了一支常规警力,用以解决各种有可能对国家和社会带来动荡或不安的各种问题和隐患。不过,与罗马历史上的统治者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都不太在行经济一样,屋大维也不例外。他也沿袭古罗马先王们的习惯做法,将那些个从农业上好不容易征得的苛捐杂税不惜大量地花销在军队增扩、庙宇建造、修缮和为了营造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而乐此不疲、大力提倡的娱乐活动等方面。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其实也掩盖(或曰隐藏)着这样一种不测之隐患,那就是如果一旦帝国不再扩张,没有源源不断可资的战掠品,那么,毫无疑问,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开始停滞并最终衰退。如果以此观点(或曰历史视角)审时度势地看奥古斯都时代的古代罗马。那么,毫无疑问,奥古斯都之治(或者说奥古斯都执政的整个国家状况)显然已经达到了它所应该达到的最高点(历史峰巅)了。以后的发展趋势,国家的倒退和式微是必然的。例如,屋大维曾试图安置老兵务农以复兴农业,然而,这样的举措,其收效甚微。由于农业的不景气,故造成了诸如首都罗马的公共用粮仍需依赖从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埃及进口。<br><br> 屋大维也是一个狂烈的神明崇拜者,它不但自己信神,而且也大力鼓励和倡导其国民对罗马神祇的崇拜,尤其是强调对古希腊神话中的预言与光明之神阿波罗(拉丁语:Apollo)的崇拜。屋大维执政期间,也非常注重强化社会秩序,整顿世风,重视伦理道德和家风建设,他一方面嘉勉和赞美婚姻、家庭及其生育,另一方面则提倡素朴节俭,反对奢靡,尤其是反对非门当户对的豪庶婚(豪门庶媳婚配结构)、滥交和通奸等社会行为,然而,某些方面似乎因为管得太宽,故收效甚微。屋大维还特别重视和关注文艺的发展和保护。他大力支持和帮助诗人、雕塑家、建筑家和其他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和创造,正因为此,极大地鼓舞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故在屋大维执政时期,罗马的文学艺术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空前繁盛的黄金时代。千古流芳的贺拉斯、李维、奥维德、维吉尔等哲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就是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当然喽,这些诗人和艺术家们也是知恩图报,他们不遗余力地赞美奥古斯都治国有方的智慧和才能,并尽量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或接近其标准。因为,这方面,由于艺术家的创作(作品)违背了奥古斯都的标准和要求而遭到惩罚的反面教训(例子)也是有的。例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前43 —17/18)年轻时在罗马学习修辞,对诗歌充满兴趣,曾有过三次婚配,第三任妻子出身民名门望族,故使其有机会进入上流社会,结交皇家诗人。正是这样一位原本作品丰厚、颇有影响的文艺家(其主要代表作有《变形记》、《爱的艺术》、《爱情三论》等),只是因为他的《爱的艺术》,由于其中的内容有诸如描写爱的技巧、传授引诱和私通之术等是有伤风化的,故这就与屋大维所大力推行的新的道德改革主张(政策法规)发生了矛盾冲突。于是,厄运来临,奥维德遂被流放到托弥(公元8年),流放期间,奥维德生活凄苦、心情悲怆,撰述五卷本《哀歌》和四卷本《黑海零简》,前者记录了流放过程中的种种生活(包括种种生理心理)感受,流露出内心的孤独凄苦、郁闷悔恨;后者则大多包括一些向奥古斯都臣服求饶,恳望宽恕之意的信札等。奥维德是古罗马时代与贺拉斯、卡图卢斯和维吉尔齐名的诗人,也是那个时代帝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文艺家之一,他那不幸的遭遇和结局乃是古罗马时代因言获罪的一个典型范例。这个典型范例同时也从一个特定的历史角度告诉人们,因言获罪不但今天有,古代就有,不但中国有,古代罗马也早已有之。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决定将奥维德流放的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却赢得了几乎整个罗马知识界的赞誉、喝彩和顶礼膜拜,尽管很多古罗马帝国国民私下里仍缅怀和追思早已过气、成为历史了的共和国。奥古斯都运用娱乐和庆祝其本人与其家族节日等手段赢得了古罗马帝国民众的拥戴和支持。当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本来就是浩浩荡荡,屋大维(奥古斯都)死时,罗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共和国,唯一的合理选择就是顺应规律,继续沿着奥古斯都开创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总之,屋大维(奥古斯都)对古罗马所做的历史贡献无疑是有目共睹的,他统治罗马43年(殁于公元14年)。不但在他当政时期整个罗马帝国繁荣昌盛、祥和稳定,甚至在他离世后的将近200年间,由于其影响力的继续存在,故而使整个罗马帝国政局长期稳定,经济、文化等也都有较大的发展,以至被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罗马和平”(亦称“奥古斯都”和平”)时期。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城则是整个罗马大帝国的中心。所谓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就是形象地描述出当时罗马大帝国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这些国家的强大和繁荣昌盛,都与屋大维(奥古斯都)这位帝国始皇雄才大略和英明执政分不开的。<br><br> 奥古斯都死后,即被列入神的行列并被神格化。借乘其名,凯撒和屋大维的尊号(奥古斯都)都成了未来四百年罗马统治者的永久性称号,公元4 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奉基督教为国教,那时的罗马人仍一如既往地将奥古斯都奉若神明,即便是到了1400年后的拜占庭帝国时期,人们仍在不厌其烦、心悦诚服地使用奥古斯都这个伟大而又经久不衰、历久弥坚的称号,甚至直到上世纪初期的德国皇帝号Kaiser与沙皇号Tsar都是从他的名字(古罗马帝国始皇尊号奥古斯都·凯撒【Augustus Kaesar】衍生而来。正是由于奥古斯都的深远历史影响力和历朝历代帝王和民众对他的膜拜和尊崇,所以我们今天的世人才仍有可能见到许多古时历朝历代所创制并得以流传下来关于塑造与讴歌屋大维光辉业绩的各种精美雕像,甚至在屋大维的陵寝旁,原先也有镌刻着“奥古斯都神之功业”(Res Gestae Divi Augusti)铭文的青铜柱。上述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这只能说明屋大维作为古罗马“奥古斯都”帝国始皇的巨大深远的历史影响力。屋大维之所以被后世的许多人视为古罗马最伟大的皇帝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的确,他的一系列执政理念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措施,无疑使罗马帝国的发展始终在一个比较平和稳定的轨道上运行,即便是在由共和国转成帝国、并在帝国改革过程中创设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元首制的过程中平稳过渡,没有让国家因体制的转换、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冲突而发生流血和动荡。做到这些,真是很不容易。正是这种新政推行后的国家长治久安,从而使罗马的寿命得以大大延长,因而也为开创后来的罗马太平盛世,即“罗马和平”( 亦称“奥古斯都和平”)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br><br> 然而,关于屋大维,据说国际史学界还有一些另类的观点:屋大维风度翩翩,仪容端庄,并且处事机警果断,悟性很高,能断大事,是极精明狡黠的一名政治天才,这些,都一点儿不假。可是,他也并不像其养父恺撒或和其对手安东尼那样光彩照人。奥古斯都的名声也并没有这两个人那样响亮。虽然后人更常将他和朱利乌斯·凯撒混为一谈,然而,很显然,他这位帝国始皇留给后人的遗产则要比其他两人更丰富,也更持久。<br><br> 回顾奥古斯都的统治和他留给罗马的遗产,他的高寿也是今天我们对其作深入研究的后世学者绝对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甚至结论性地认为,屋大维的健康长寿是构成了由他而始的帝制之所以能够长久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当然,还有这位始皇自身所具备的那种卓越高超的统治艺术和其它方方面面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假设:要是屋大维死早了(比如在公元前23年),事情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或世界的历史就有可能要改写了)。罗马共和国寡头政治时期的连年内战和奥古斯都的长寿,是罗马由共和制转为帝制的基础性原因,奥古斯都个人的城府、忍耐、手腕和他如日中天的政治声望也起了一定作用。其创制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以后的帝国政策:维持常备军并屯军于边,皇位的继承原则与方式,使用皇帝的经费装饰美化首都等等。屋大维的权力控制,遍及整个帝国,是如此绝对,以致权力大到被允许皇帝可以自行指定自己的继承人,罗马自从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民主习惯到此便遂告终结。屋大维在内战中打了很多胜利的战役,这与他的统治特点也不无关联。首先,作为当时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罗马拥有很高的经济水平,物质富足、人丁兴旺,军队的体能素质自然是他国他地首领们所望尘莫及的。在此基础上,屋大维注重军队的培养和训练,经过多年征战,罗马军队战斗经验丰富、战斗谋略高超,身体素质高,士气高昂,具有气吞山河、压倒一切的英勇气概,这往往令那些敌对他军胆战心惊、望而生畏、不战而退。此外,屋大维重视军队装备的购置和提高,这些方面都为军队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