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爱好者,笔者与宛城区汉画像石爱好者张东旭在一起闲聊汉画之时,他说2017年温凉河改造时,他在医圣祠北侧河道内发现并收藏了一通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南阳城外菜农为南阳县知县树立的“万年感恩碑”,想捐献给国家,不知道怎么操作。我连忙察看碑文,感到这通石碑很有文物价值,就联系市文物局长赫玉建,赫认为目前南阳县县衙没有修复,捐给南阳市府衙博物馆较为合适。第二天我就来到府衙博物馆,刘绍明馆长知道来意后,喜出望外,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张东旭家把石碑请到了府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石碑正面共有三行文字,虽经近300年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辨,右侧为“公讳凤友号鹤汀甲辰科进士直隶顺天府文安县人”,中间为“南阳县正堂加四级记录十次今升部堂陈大老爷永免园户交菜万年感恩碑”,落款为“龙飞乾隆元年岁次丙辰嘉平月吉旦四园园户公叩立”。经查阅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等史料,得知立碑的原委。清代南阳城内衙门官吏和居民每天食用的蔬菜,都是城外东西南北4个大菜园提供的,菜农挑菜经过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时,按照县衙的规定,除了承担正常的田赋之外,还必须给县衙交一部分蔬菜,方能进城交易。由于菜价低廉,利润微薄,菜农承担不了交税和交菜的双重压力,多次向知县反映情况,要求取消此“土政策”,但多年来都没有得到解决。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换了知县陈凤友,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p> <p class="ql-block"> 陈凤友到任后,经调查研究,认为菜农为保障南阳城内衙门、百姓的“菜篮子”充盈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城卖菜还向衙门交菜,纯属“苛捐杂税”,当即决定“永免园户交菜”。一年后,陈凤友因政绩突出,被擢升为兵部主事。四年后的乾隆元年,城外四园菜农为了感念陈凤友,共同集资镌刻了“万年感恩碑”树立在县衙内,既是对前任县长的赞颂,也是对后继官吏的鞭策。</p> <p class="ql-block"> 陈凤友(1701-1767)字文度,号鹤汀,直隶顺天府文安县(今属河北省廊坊市)人,清雍正甲辰科(1724)联捷进士。历任河南泌阳、南阳知县,兵部、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河南司郎中,广东韶州、肇庆知府,均有惠政。在考中进士到任泌阳知县、南阳知县的8年间,勤政廉洁,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深受百姓拥戴,被朝廷“加四级记录十次”。清制,凡官员立有功绩或经考核成绩优良者,可交吏部议叙,给予纪录或加级的奖励,相当于现代的立功受奖。官员升职时,加级和纪录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官员被议处降级时,可用“加级”抵销,加一级可抵销降一级。陈凤友连续加四级并记录十次,足见其政绩卓著。</p> <p class="ql-block"> 陈凤友从南阳调往京城兵部、刑部主事时,南阳百姓倾城为之饯行,泣送百里之处,称凤友为“白面包公”。由韶州调往肇庆时,韶州人为之刻石立碑,把他比作汉朝的平阳侯曹参。肇庆府人民听说陈凤友调来的消息,欢呼雀跃,很多人到百里之外迎接。调到肇庆,陈凤友更是勤政爱民,兢兢业业,最终积劳成疾,卒时67岁。</p><p class="ql-block"> 陈凤友在任南阳县知县时间虽短,但从“永免园户交菜”、“万年感恩碑”和“加四级记录十次”十几个字上可以看出他的为民情怀和德能勤绩,他无疑是南阳古代无数个好官之一,是南阳官德文化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而今,“万年感恩碑”重返“衙门”,与今人仍能碰出思想的火花,现实意义巨大,其内涵值得我们发扬广大。正如《咱老百姓》歌中唱的“谁只要为了咱老百姓谋幸福,浩浩青史,千秋万代留美名”!</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笔者一副对联作为本文的结语:</p><p class="ql-block"> 上联:梦有乾坤方执政;</p><p class="ql-block"> 下联:心无百姓莫为官。</p><p class="ql-block"> 【后记:石碑捐给府衙博物馆时,收藏者张东旭坚持要以我的名义捐献,可本人怕有沽名钓誉之嫌,仍以他的名义出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