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治家篇

彩虹湾弯

<p class="ql-block">2017年,几位师姐带育心经典的家人们游学,我有幸与他们一起参观了曾国藩的旧居。当时就买了一套《曾国藩全集》。</p> <p class="ql-block">二、治家</p><p class="ql-block">勤字诀</p><p class="ql-block">参观曾国藩故居的时候,导游着重讲了“八字家训”、“八本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即星冈公,30岁的时候浪子回头,改过自新,教育儿郎读书,不幸的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即竹亭公虽努力勤学也只考取了个秀才,后来觉得求功名无望,只得以教书为业。</p><p class="ql-block">星冈公留下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家训,看似非常俗气,却富含着深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书,就是要勤读书。</p><p class="ql-block">蔬,就是要种菜。</p><p class="ql-block">鱼,就是要养鱼,湖南是水乡,有很多鱼塘。</p><p class="ql-block">猪,就是家里要养的猪。</p><p class="ql-block">早,就是早晨要早起,不要睡懒觉。</p><p class="ql-block">扫,就是扫地,扫屋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曾家子弟,任你多金贵,都要亲自打扫卫生。</p><p class="ql-block">考,是祭祀祖先,心怀敬意。</p><p class="ql-block">宝,就是不仅要和家里人和睦相处,还要和邻居,族人,乡邻都要能和睦相处,人爱人,才是无价宝。</p><p class="ql-block">这八个字从星冈公开始,一直传到曾国藩手里,他再加以补充,成为了著名的八本堂上的八句家训。</p> <p class="ql-block">这八句话刻在八本堂的匾额里,时时告诫族人,要牢记家训。</p><p class="ql-block">从星冈公起,就有早起洒扫庭院、读古圣先贤经典的习惯,曾国藩也是典型的落在实处,并要求自己一一做到,而且还督促后代子孙也要一一执行。</p> <p class="ql-block">他为什么这么看着“勤”字呢?</p><p class="ql-block">除了家庭的教育之外,他也看到了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败人两字,非傲即惰。</p><p class="ql-block">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p><p class="ql-block">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他会因军事推之呢?</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清朝的军队,就是懒散,没有什么团队的凝聚力可言,连士兵的日常训练都不去,甚至还请人代替。可见当时的洪秀全打清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是有原因的。</p><p class="ql-block">另外他的幕僚当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当时就有李鸿章,既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幕僚,深受他的器重,但李鸿章生在富贵之家,从小娇生惯养。但他志向远大,骨骼清奇,曾国藩把很多重要的事都放心地交给他处理,此时李鸿章不免有傲气,因为他是安徽人,而曾国藩的湘军多以湖南人为主,所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曾国藩要求他的幕僚早起,并跟他一起共进早餐,既可以增进感情,又可以了解下情,常常吃饭的时候是谈笑风生,大家都很愿意一起吃饭。唯独李鸿章不习惯早起,他是夜猫子,经常熬夜,早上哪里能起来。有一天大冬天的清晨,他被人唤醒,告之曾大帅在等他吃早餐,才发现自己忘记请假了。他灵机一动说自己头脑,今天就不去了。结果那人又来叫他,“大帅要等所有的幕僚来齐才肯开饭”,这时他才一骨碌爬了起来,赶到食堂的时候,真的只差他一人了。曾国藩看他来了,才开始吃饭,结果那次吃饭,没人说一句话,真正做到了“食不言”。</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吃完了饭,对李鸿章说:“少荃,你既然来我幕中,我就有言相告,到我这里来的人,都得守望一个诚字。”说完,拂袖而去。留下了羞愧的李鸿章,自此后,李鸿章再也没有睡过懒觉,一改往日的毛病,变得更加优秀,后来自立门户,成为曾国藩门下最得意的弟子。</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曾说过:</p><p class="ql-block">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诚朴,道之以谦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若不自习勤劳,犹可稍求一心之安。</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清政内忧外患,天下大乱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大乱。如果要匡扶天下危局,需得二三君子,而李鸿章既是可造之才,就更应该严于律己,做好表率。</p> <p class="ql-block">对于治军的心得,他这样说:</p><p class="ql-block">鄙人近岁在军,不问战事之利钝,但课一己之勤惰。</p><p class="ql-block">曾国藩作为湘军的灵魂人物,以身作则。</p><p class="ql-block">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余于三四月内,不治一事,于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幸无已。(这是他在大病初愈时写的)</p><p class="ql-block">他为自己写了日程安排:</p><p class="ql-block">上午:会客、听工作汇报、写日记、写朝廷奏折、点名看操、回复来往信件、看书、练字</p><p class="ql-block">下午:处理当日公文、写作、修改书稿、核查朝廷奏折、查记财务账目</p><p class="ql-block">晚上:温诗、写古文、核校文稿、核查下一步工作计划</p><p class="ql-block">一天有这么的事要处理,但仍坚持写日记、写诗、看书、练字。</p><p class="ql-block">曾国藩一辈子笔耕不辍,就是特别勤奋地喜欢写东西。他整个这一辈子能够留下来的文字,竟然有2000万字,曾国藩这一辈子带兵打仗,干那么多的事,他要做国之重臣,还写了2000多万字的著作。到今天,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关于曾国藩的书。他的那个日记书信非常频繁,这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p><p class="ql-block">咱们从治家说到他治军了,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说说他的家庭观:</p><p class="ql-block">1、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p><p class="ql-block">2、和以治家</p><p class="ql-block">3、勤以持家(家庭成员要勤,家长要勤)</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要出差,他就给家人留下了日课,要求家人一一做到。曾家有个规矩,他们身上的衣服,除了冠服外,全部由自己来做。在曾国藩旧居有个后堂,就是妇女儿童们学习工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另外他对于家族的延绵,有自己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所以曾国藩除了孝顺父母之外,也非常重视兄弟之间的感情的培养。在他的家书中,有一大部分是写他给的弟弟们的。</p> <p class="ql-block">家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们看这个家的造字,上面是房子,房里有猪,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远古的时候,房子一般是族人议事的场所或者祭祀祖先的地方,那时候,野猪是很难捕猎到的,一旦捕到了野猪,首先就会祭祀祖先神灵,所以,对于古人来说,“家”是个神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大学》里,“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对于人来说,齐家与修身、治国一样重要。</p><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大儿子说了一翻这样的话:</p><p class="ql-block">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当时他也是非常忙的人,他是晚清的外交家,终日忙于各种事务,但还是只要有空就会陪陪家人。</p> <p class="ql-block">治国如治家,治家如治国。所以孟子说: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p><p class="ql-block">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曾国藩</p><p class="ql-block">修身是为了更好地齐家,而齐好家,就是治国之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言不差啊!</p><p class="ql-block">他又说:</p><p class="ql-block">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