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 :一支赶车的鞭子

有威

<b>为了不忘记 第三篇:知识青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支赶车的鞭子</b></div>  在连队没有“油特”(四轮拖拉机)的那几年,去新华(团部)拉东西全靠老胡头这部马车,马车每周跑新华得两三趟,活虽然不是太重,但是非常辛苦。</div><div> 每次去新华,凌晨两点多喂牲口的小张就要起来喂马,我让小张3点多把我叫起来,做出车前的准备,我起来后先要把牲口中午要吃的精、粗饲料分别备好装到车上,根据要拉的东西准备好麻袋或装车的工具,我还要把喂马的马槽和饮马的“喂德罗”(上粗下细的桶)绑在车上。快到4点钟时,估计胡大爷快来了,我先把辕马套在车上,然后把拉套的马按外套、中套、里套的顺序套好,将三个拉套的马用链马扣链在一起。一会儿,胡大爷拿着大、小鞭子来了,检查、询问出车准备情况后,大约4点半,我们顶着月亮,冒着刺骨的寒风出发了。<br>  因为是为连里拉东西,所以史保管经常与我们同行,同行的还会有一些搭车去团里办事的人,坐在马车上一会脚就会被冻僵,我们不得不跳下马车,跟在马车的后面跑,东北有句话叫做“冻死懒人”,如果不及时活动活动会冻坏的,就这样我们一路上在车上坐一会而,就要跳下车来跑上一段。就这样大约8、9点钟,我们的马车就到新华团部了,这时团里的各连队也该上班了,我们跟着史保管到各个后勤连队去拉连队需要的工具、粮食、饲料和盐等物品。等车装的差不多时,史保管就去联系其他事宜了,胡大爷将车赶到一个背风的地方将车停下,我拎起“喂德罗”打来水饮马,卸下喂牲口料槽子,拌料喂牲口,喂上牲口后我会找个附近单位的锅炉,热一下我们带的干粮,要点开水,我和胡大爷边喂牲口,边吃午饭。马喂好了,我们也就着寒风填饱了肚子,靠在车边休息一会儿,来团里办事的保管员,通讯员们也都办完事陆续回到车边,我们赶着大车奔跑在了回连的路上。从连里到团里来回将近100里路,这就是我们马车跑长途的一天生活。<br>  记得那一天在团里拉上饲料,因为有返回我连附近四连的“油特”,所以搭马车来新华的人都乘四连的车返回连队了。胡大爷和我赶着装满豆饼的马车走在回连队的路上,当马车从新华走出近30里路时,一辆迎面开来的装满圆木的解放卡车,从我们车边呼啸而过,卡车上圆木的树杈,将插在马车上的小鞭子给挂带走了,我在卡车后面大喊停车,但是司机哪里听得到,我们只能眼看着挂在汽车上的鞭子越来越远地离开了我们的视线。<br>  我知道一杆顺手的鞭子对于胡大爷的重要,尽管胡大爷嘴上的说丢就丢了吧,但是看着他丢了鞭子后的沮丧和惋惜,于是我决定让胡大爷赶上车先走,我一个人原路返回团里找回丢掉的鞭子。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了,既然决定了就不能再耽误时间了,因为我知道我今天还有70多里路要走呢。<br>  我以最快的速度步行近30里路返回了团部新华,来到汽车连远远的就看到了那辆装满圆木的汽车上随风摇摆的鞭子,我高兴极了,总算没有白跑,从卡车上取下鞭子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了,太阳已渐落山,我不敢有一点松懈和停留,赶紧又踏上了回连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天就完全黑下来了,好在有一轮明月照在白雪上,使我能清晰地看到大路,路上看不到一个人,我是越走越累,但不敢停留,走到四连时看着那盏盏灯光,我真想去四连食堂讨口饭吃,歇歇脚,但是我知道这时候如果歇下来我今天就回不去了。<br>  穿四连而过我没有片刻的停留,走出四连的地界过了一个小桥就是通往连队的山路了,山路两侧都是柞树林子,听着路边树棵子中的哗哗响声,我看见的是一对对发着蓝光的眼睛,我知道这不是狼就是野猪,此时我有点后悔了,后悔没有留在四连过夜。这时我想起了一句俗语“麻杆打狼两头怕”,我仗起了胆子,甩着手中的鞭子不断发出清脆的啪啪声,继续往前走着,我不时回头看看在我身后20多米远路两侧林子中尾随的亮光。下山了我看到了连队的灯光,我的心放下了,再回头看时尾随的蓝光不见了。到了,我可算到了!这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胡大爷在马号一直等着我,他把我接到家中吃饭、喝酒为我压惊。这一天对我来说是难忘的,这一天我除了跟车去新华装车,我还往返步行了70多里路找回了意外丢失的马鞭子。<br>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一根鞭子你走了70多里路,担惊受累的你可真够傻的!”但是你如果亲历了那个坐在马车上的日日月月,看到老胡头细心收拾自己鞭子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那根鞭子对于老胡头的重要,那根鞭子对于我们的重要,也正是这件事更进一步拉近了我和老头的距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