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山的花鸟

畊者郭健生

<p class="ql-block">闻山的花鸟</p> <p class="ql-block">闻山</p><p class="ql-block">Wen Shan</p><p class="ql-block">1959年生,潮阳后溪人,供职于汕头电力,曾任《汕头电力报》总编,汕头电力莱芜渡假 村(培训中心)主任。绘画受业于岭东杨思园,潜心大写意花鸟画,逐步形成奔放 洒脱的个人风格。自1997年开始在本市创办“太阳河”少儿美术培训中心并在国 内参加各种画展和热心社团公益活动。作品《红荷》《春江水暖》《夏风》分别入 选第十二届中国花鸟画名家邀请展,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花鸟画名家作品展并被 “中国(北京)大写意艺术研究院”聘为客座副院长。现为"潮汕画院”副院长, “融雅轩”国学馆书画培训指导老师,“汕头岭东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浅淡与清润之气</p><p class="ql-block">——闻山先生的花鸟画</p><p class="ql-block">文/祥云</p><p class="ql-block">悍南田有语云:“为浓厚易,为浅淡难"(《瓯香馆集〉)。他 原是针对山水画发的议论。然而就花鸟画来说,似乎也未尝不是“为 浓厚易,为浅淡难"O</p><p class="ql-block">当然,浓厚也自有浓厚的膨 并非真的"易"了。吴昌硕的色彩 受西画影响,是浓厚的;齐白石吸收了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也是浓 厚的。但他们的浓厚,皆张扬了强旺的生命力和灿烂的精神,从而实 现了登顶的艺术高境。</p><p class="ql-block">重要的是,愕氏的所谓"浅淡”,是近离了浅陋和孤淡的。它应 该是从浓艳和绵厚中跳脱了出来,折返乎绚烂之极的浅淡。也即如俾 氏所说,是"运以虚和,出之妍雅,浓纤得中,灵气倘恍"(《瓯香 馆集〉)。或许这是更难达成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臺无疑问,样氏提到”作画在攝情"和“象外之趣"(均见《南 田画跋〉)的问题,也应该是以"浅淡"为表现特征的花鸟画在审美 追求上的重要因素,不可或缺。</p><p class="ql-block">我未敢说,闻山先生的花鸟画在浅淡的表现上已经达到了多大的 造诣,但他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求,显然是下了功夫的。换言之,即 闻山先生在浅淡上倾注了他个人的性情的同时,却也是有意为自己预 设了一定的艺术难度。</p><p class="ql-block">目前我看到的闻山先生的作品,皆为扇面花鸟画,所以我猜想, 对于中国画这一独特的形制,闻山先生大约是存在着很大的喜爱并情 有独钟。他试图在小小的尺幅中,化有限为无限,以情和趣取胜。闻 山先生的这些小品,大都用浅淡的红绿墨諸洒写而成,因而有一股清 润之气在流动,小鸡小鸟,花色枝叶,轻闲妍雅,带给人以小诗般的 愉悦感,可谓不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