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钓鱼生涯

丁明凡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我六岁的时候从开封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豫南小城信阳。十二三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同事和邻居开始学钓鱼。那时候钓鱼用的鱼竿全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我另一美篇曾专门介绍过)</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信阳的水塘到处都是。钓鱼的地方很多。那时候老一辈儿钓鱼讲究刮啥风,看什么天儿,去哪儿的塘开钓,前一天晚上听好天气预报再决定第二天去什么地方钓鱼,基本不会落空。有时候碰上有不对脾气的钓鱼者想要一同去钓鱼,他就领一个瞎塘让你空手而归;或者是碰到了要好的伙计约在一起,却没碰上鱼口,他就会带你去一个他自认为有绝对把握的鱼塘,让你绝不落空(记得一次我和父亲等其他同事,一天下来只钓了几条鲫鱼,回家的路上其中一个人就带我们去了一个半山窝里的一个很不起眼的鱼塘,鱼塘不大不到一米深的浑水,他交代我们不用打窝,下杆就钓,不到十几分钟,四个人每人钓起一两条重二三斤的草鱼,他便催促我们收杆赶快走,回来听我父亲讲那个鱼塘肯定是人家的养鱼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钓鱼虽然讲究鱼饵窝料(那个时候钓鱼没有像现在五花八门的商品饵。钓鱼鱼饵一般是用蚯蚓和团好掺了香油的面食儿,窝料都是麦麸用酒曲进行发酵)但我更相信鱼有鱼路,虾有虾道。碰上了鱼的洄游通道非爆护不可。因为有一次我和父亲还有一个叫郭叔的邻居去南湾河汊钓鱼,我们三个人一字排开,相隔都不很远且我还在中间位置。半天下来几乎全是连板钓了三四十条都是一斤多重的大板鲫,我父亲和郭叔仅钓了三五条几两重的鲫鱼,气的两个大人直挠头。回到家把鱼倒在洗澡用的大木盆里,满满的一大盆鱼。遗憾的是我们家我和父亲喜欢钓鱼,但不喜欢吃鱼。在六十年代信阳我们家的左右邻居,也有好多都是从湖北武汉调过来的,他们特别喜欢吃鱼,钓到的鱼留两三条都送给了左右邻居,特别是钓到的乌龟和甲鱼更不愿意吃,都送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年除了和父亲一起钓鱼,平时最多的还是和儿时伙伴一起去钓鱼玩儿。经常和小俊、洪生、小安等同学邻居一起去钓鱼。记得最神奇的一次是和洪生去钓鱼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砖瓦窑场,当时我们手里拿着的都是一根独杆,鱼钩鱼线鱼饵都在竿上,因为我们那时候钓鱼根本没有鱼护,钓的鱼都是用线穿着掂手里,恐怕鱼死,碰到一处水就把鱼放到水里,让鱼润润水。便顺手将竿抛到窑场清洗砖坯模子的一个水池里(水池顶多和一张乒乓台大小,水还很浑)也根本没有象现在什么调漂、找底的。线钩扔进去,立马就有鱼接口,提杆上来就是一条三四两重的鲫鱼,洪生见状也马上下竿,立刻就是一条,我们俩基本都是连竿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俩各自都钓了二三十条,十分兴奋。相互提醒对这个水塘保密,不给别人说。可是过了一个星期再去,好家伙不到巴掌大的一个小水坑,围了有七八个钓鱼的。听说我们走后别人看见这个水坑有鱼,都过来钓了已经好几天了。信阳钓鱼有个俗语“不怕一大片就怕一条线”意思是说一个水塘的鱼不怕撒网,就怕钓鱼的人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我们小伙伴儿中钓鱼最容易的一种钓法和鱼种叫“刷白条(鱼)”一根独杆一条鱼线不用漂,绑一个小号鱼钩,穿上蒸熟的大米粒(但最好的饵料是蛆虫),随便到一个水塘,随意抛出杆线,尽情的频繁甩杆和收线,十杆九中鱼每分钟很轻松的钓个七八条一拃多长的白条鱼没任何问题,白条鱼的习性就是喜欢追逐抢食饵料。如今这种钓法我在目前发现有白条鱼出没的水域试过几次,几乎不灵了,白条鱼的追逐抢食饵料的习性大为减弱,抛下钩线饵料的动静却把白条鱼都吓跑了,而不去追逐抢食。</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很怀念当年一起钓鱼的邻居同学。钓鱼中间有很多茶余饭后有趣的故事。我们中间有一个叫王保全的叔叔和他儿子(耀武),有一次钓鱼儿子在塘这边儿,他爸在塘的另一端。耀武当时钓了一个很大的甲鱼,起竿费很大力气,他爸问是怎么回事,耀武大声喊道:爸,是鳖,是大老鳖!他爸急忙赶去帮着拉出来,果真是一个重三四斤的大甲鱼。后来“爸是鳖,是大老鳖。。”成了饭后笑谈。。。</p><p class="ql-block"> 这些陪伴我少年时代的叔叔和发小如果他们健在也都是六十多八十多岁的人了。祝愿他们健康长寿,生活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