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i>————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2年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学校寒假支教活动</i></b></p> 引言 <p class="ql-block"> 北国冰封,万里雪飘;吴侬软语,十里洋房。2022年寒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支教队成员,通过线上活动的形式,为汤原县梧桐河学校送来了不同于书本上的知识与快乐。</p> 实践介绍 <p class="ql-block"> 为了带领学生看一看更大的世界,也贯彻复旦大学社会实践的精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一行11名同学,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了支教活动,课程内容覆盖法律、经济、社会学、演讲、生理与心理、电影短片赏析、地理、文史拓展、音乐、舞蹈鉴赏与表演入门、数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有趣、活泼的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走出农场,在更广阔的天地创造自己的未来。</p> 前期准备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1月间,复旦大学进行志愿者的面试、选拔。12月中旬召开支教队员会议,收集信息,初步工作安排, 寒假开始后,支教队员开始教案撰写及审核工作,并进行试讲,对试讲中的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p> 实践纪实 开营仪式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7日,黑龙江白雪茫茫,但热火朝天的线上支教依然如期拉开了序幕,与孩子们共同守护冬日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金海奕同学主持下,本次线上支教活动的开营仪式正式拉开了序幕。来自梧桐河学校的李慧君老师首先为开营致辞,真切表达了对于此次志愿活动的美好憧憬与期许。陈扬赛领队分享了自己作为领队、遵守一年前的约定再回到梧桐河农场学校的初心。在接下来的自我介绍环节,支教团的同学们精心设计了“用三个词介绍自己”的形式,在支教团小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也打开了话匣,“晴空万里”、“动漫”、“火锅”等自我介绍的词语不绝于耳,一下子就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在开营仪式的最后,来自复旦大学的应岳老师简单介绍了本次支教的课程安排,并表示通过这十二门课程的合理搭配,不仅希望开拓孩子的理论知识,更希望为他们带去“拓展的视野、批判的思考、自主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老师同学们正在认真听李慧君老师致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同学在做自我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支教老师与全体冬令营同学合照</span></p> 课堂剪影 <p class="ql-block"> 每个老师的课上都充满了欢乐与同学们求知的渴望,选取几节特色的课程展示,走近我们的云课堂。</p><p class="ql-block"> 文史拓展课上,伊赫采用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赏析穿插的方式,介绍了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四位人物:苏轼、李白、元稹、曹操,对王安石变法与宋王朝兴衰,李白生平,元稹感情史,以曹操为主角的三国事件等相关历史背景做了较为详细但偏向故事性地讲解,增强课堂趣味性。</p><p class="ql-block"> 音乐课上,查丰带领同学们分别从欣赏、了解、学习三个方面逐步深入。音乐剧欣赏中先区分了音乐剧和歌剧的异同,再以著名音乐剧《歌剧魅影》《悲惨世界》为例,分析唱法、感悟人物性格情绪。第二节课介绍了传统乐器,进一步带领同学了解音乐的形成方式,与古人的情感共通,同时为我国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第三节课教导同学们简单的乐理知识,学生们都愿意踊跃地回答问题,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同学经过学习后已经能熟练的唱出乐谱,课堂充满了歌声与欢乐。</p><p class="ql-block"> 施芷涵的演讲课旨在让出学生了解演讲,并掌握演讲的基本技能,在学习及生活的不同场合中能够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课程内容涵盖对演讲的基本认识、肢体语言、吸引观众技巧、演讲逻辑、演讲心态调整等。语言表达训练中同学们互动尤其积极,有些同学在口述演讲稿时感情和语气拿捏都很到位,即使表达略有欠缺的同学也尽力地使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使自己的话更具说服力。</p><p class="ql-block"> 趣味地理课中,李姝昀设计了神奇校车的载体,通过图片文字音乐以及手工游戏等带着孩子们游览中国南北各地的城市、欣赏冬雪、品尝中国各地美食。比如在第二节课中采用桃花趣味折纸剪纸方式从广州的热带气候有花市和花卉早开角度引领孩子们加深对热带气候的了解;第三节课上带领同学们一起剪窗花,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地理课课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同学们对地理课的盛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姝呁的备课笔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剪窗花课上同学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应岳的法律课也充满趣味,他特意按照支教老师的名字构造了三个人物:阿Y、赛宝和南希,通过将这三个人编写成诙谐的故事,希望能够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感到法律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试图去理解法律的运作和思维方式,并且切实感受到法律人所处理的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这背后折射出的生活的逻辑与价值的判断的复杂性。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说明应老师的课已经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法律的种子,期待日后这颗种子能够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广受好评的法律课</span></p> 课余活动 <p class="ql-block"> 在充满趣味又饱含知识的课堂之外,经院的小老师们也为小朋友们精心安排了许多活动。诸如快乐课间操、集体班会,以及居家健康打卡和导师随访等活动的进行,不仅为紧凑的课程生活提供了调剂的空间,更进一步创造了老师和同学之间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光,相信这样轻松、快乐又包含意义的时刻,会成为小老师们和孩子们共同的珍贵回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课间活动:鲨鱼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认真完成居家运动打卡的小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与同学们视频沟通</span></p> 结营仪式 <p class="ql-block"> “和北国去道别/遥远的地平线那端是一场冬的雪/和往事说再见/可过去的影子又怎么能填埋清洁”。</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从1月17日第一次云端相聚开始,历时7天的支教活动在1月23日迎来了告别的时刻。在结营仪式上,伊赫老师在简短的致辞后公布了优秀学生名单,一位小朋友随即突然打开麦克风反复确认自己是否被评为优秀学生,令人莞尔的同时,更体现出这段支教经历在孩子们心中的珍贵意义。在随后的优秀学生代表发言环节,小朋友虽然慌乱中才找到了稿子,却用他的情真意切,诉说了这7天收获的知识与感悟,以及对小老师们的感激与不舍。仪式最后,梧桐河学校的李慧君老师以动情优美的语言回忆了过去了一周的时光,并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全体支教成员也同样,珍惜并期待下一次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线上结营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与老师惜别的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与全体老师合影</span></p> 讨论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本次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获了同学们的好评和认可。本次支教在传承以前支教优点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课程设置上,考虑到线上支教时间、形式受限的原因,减少了文化课的安排,增加了如法律、演讲、电影欣赏等通识类课程。希望以此在短期支教中给同学们带去更多有意义的、平时鲜有了解的内容和知识。</p><p class="ql-block"> 课堂之余,增加了课间健身活动和小游戏,增加了冬令营的趣味性。由于之前同学及同学家长的反馈不佳,取消了先前的家访活动。另一方面,使导师计划的开展更落到实处,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导师与同学们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得以更具体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对未来规划进行指导和启发。</p><p class="ql-block"> 同时,本次实践仍有值得反思之处:由于线上形式的限制,很难保证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即使已经设置奖励系统仍有部分同学上课不积极。在影像资料上,因为在云端上课的缘故,留下的影像资料较少。</p> 实践感想 <p class="ql-block"> 感谢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陈扬赛领队和同行的所有小伙伴们辛勤的付出。虽然这次黑龙江支教没有能够物理到达目的地,但是通过线上的形式,我依旧感觉与他们联结在一起。一周的时间里,我与他们分享了物理与法律的一些小知识,同学们对此也有一定的反馈,如果能够带给他们些许收获就更是荣幸了。</p><p class="ql-block"> 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他们的梦想多姿多彩,有想要环游中国品尝美食的,有想要隐居山林的,有想做程序员、做视频直播的,有想要做足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的,有想要做老师、做医生的......</p><p class="ql-block"> 他们生长在祖国的北疆,他们的故乡有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梧桐河。虽然他们与我天各一方,彼此的人生轨迹也不尽相同,往后也难有交汇,但能在生活的径流里短暂的相逢,也算得一件美事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应岳</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上课前的紧张仿佛还在昨日,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刻。由于是线上支教,起初难免有许多遗憾和担心——小朋友们会喜欢我的课吗?上课时会不会尴尬地唱独角戏?线上的短期支教究竟意义何在呢?战战兢兢第一次上课时,小朋友热烈的反应、积极的回答给了我答案。此后越相处,便越感到小朋友们的可爱,以及我们之间愈发紧密的连结。</p><p class="ql-block"> 我总是喜欢称呼他们为“小朋友们”,他们就像是我小小的朋友,像一面镜子似的映照出过去的我,又折射着各自独特的光彩。做学生时常用一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来赞美老师,如今短暂地当了一周老师,心里清楚远远担不上这句话,但却真切地感受到了许多“爱有回响”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林鸿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撰稿:陈扬赛(复旦大学支教队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李慧君 张伟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审核:周景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