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出游哥伦比亚(2) - 永春之城麦德林

见薇知著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Medellin),位于安地斯山脉北部、阿布拉山谷之中,得益于1538米的海拔,这里年平均气温为22°C,因而被誉为“永春之城(the city of eternal spring)。可是这座宜居之都过去曾是毒品之城,因为这里是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Pablo Escobar 的故乡,而西半球甚至全球大量毒品都以麦德林为集散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埃斯科瓦尔为首的麦德林贩毒集团建立了庞大的贩毒网络,在权力鼎盛时期,麦德林集团每周赚取 4.2 亿美元,埃斯科巴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一生中直接或者间接杀掉的警察和平民有4000人,炸掉了一架飞机,甚至联合M19游击队铲平了哥伦比亚最高法院。麦德林那时候就是人间地狱,街头杀人稀松平常。埃斯科瓦尔的一生亦邪亦善,他曾为麦德林的平民改善房屋,修建学校,医院与教堂。这里当年贫民窟受过他救济的人和后代,仍对他崇拜有加。他的葬礼居然有千人落泪。但是他滥杀无辜甚至政府官员军人警察和最高法院大法官,可谓无恶不作,使当年的麦德林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1993年Escobar于44岁生日后的隔天在家乡死于哥伦比亚警方的枪下。随着埃斯科瓦尔的去世,这段历史也告一段落,近年来麦德林已经成为拉美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从一座谋杀犯罪之都变成了一座花园之城。</p><p class="ql-block">在私人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位于麦德林市城西的13号社区(Communa 13)。13 区位于城市的山坡上,这里地势险要, 道路逼仄,当年是左翼游击队和毒贩的据点,谋杀等犯罪率居高不下,为最暴力的社区。2002 年10月(Operation Orion猎户座行动 )哥伦比亚政府军跟左翼游击队交火时,13 区的10 万余名居民被困在围攻搏斗中, 大量无辜群众被打死或受伤。</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不是有点像美剧Nacors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俯瞰麦德林市。</p> <p class="ql-block">一系列的和平努力最终平息了武装冲突。近二十年来, 13 区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建筑师 Carlos Escobar 提出修建一款沿山坡运行的室外自动扶梯。2011 年六个橙色屋脊玻璃顶盖的自动扶梯,投入使用,总长384 米,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之前人们爬坡,至少相当于 28 层楼,半小时才能到达半山腰或山顶的家中, 而有了这些电梯, 只需 6分钟就可以轻松来回。我们在乘升降梯时看到不少人,肩扛手提重物,上下奔忙。</p> <p class="ql-block">各种小画廊描绘有13区五彩缤纷的生活。主人的一条Husky 狗, 也在画作上出现。达利和鹦鹉一般多彩。</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民居涂成彩色,窗口装饰得很艺术。</p> <p class="ql-block">13区里无处不在的涂鸦艺术, 改善了贫民窟乏味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上山入口处一副画介绍英国作家所写有关13区的书(Amazon有卖), 既是漂亮的广告,也起了路标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壁画更多地反映了人文主义关怀,历史与现实, 不仅艺术造诣高超色彩鲜艳, 丰富的想象力更是让人赞叹。</p><p class="ql-block">多颜色的面孔代表哥伦比亚多种族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这幅大型壁画,分五个部分,描述了13区及哥国的今昔。第二幅图,人脸的两边各有一幅小插图,左耳那张代表13区的居民转辗来自农村,右耳那幅代表居民历史上为城市所作贡献。</p> <p class="ql-block">安第斯神鹰Andean Condor是哥国的象征,保护神,也出现在国徽上。</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色调明快,代表哥国的文学艺术音乐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升降梯旁一幅壁画最令人震撼,反映的是哥伦比亚50多年的动荡岁月。各派势力包括政府军,极右翼准军事组织far-right paramilitary group , 极左翼游击队FARC,及贩毒集团Medellin Cartel在13区争夺势力范围, 伤及无辜, 人们只能默默忍受,充耳不闻,闭目不见。一只眼潸然泪下,另一只眼一叶障目。着迷彩服的大手伸入13区摧毁民居。哥伦比亚国旗在风中战栗。这幅画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画手的那个女艺术家在附近还开了一家咖啡馆,店内装修充满涂鸦艺术。</p> <p class="ql-block">有幸遇到13号社区发展委员会的董事。他认为要使社区的居民摆脱贫困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过去二十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过去不同的是,人们觉得境况会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麦德林是座山城,政府为了方便山上贫困区的群众出行, 修建了公共缆车(metrocable)可以和轻轨在 San Javier 站或Acevedo站换乘。将麦德林从毒品和罪恶深渊里拯救出来的,正是令当地人深感骄傲的城市交通系统: 缆车+轻轨/地铁。用缆车来通勤是麦德林一大城市特色, 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将缆车作为交通系统而并非观光或滑雪用途的城市。 依靠世上独一无二的缆车交通系统出行,3 条缆车线路每天运送 3万多名乘客,贫困区里的居民可以便捷地来到山脚下,再通过地铁/轻轨抵达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增加了流动性, 提升了就业率。有缆车、自动扶梯的地方,今天更加和平,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p class="ql-block">San Javier 缆车站。</p> <p class="ql-block">一辆缆车大概能坐 6 个人。</p> <p class="ql-block">缆车外的风景及缆车下方城市边缘群众的市井百态。</p> <p class="ql-block">麦德林的Metro 系统是当地人的骄傲,深得人们的爱护和尊敬(导游原话:people respect metro), 车厢车站都保持得干净无比。人们对Metro系统的爱护也不知不觉改变了他们对其他事物的态度,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政治生态更加平衡。麦德林市长Gaviria说:”麦德林的交通系统是强大的联合力量,它不仅在地理上团结了城市,还团结了不同的社会阶层。 它消除了障碍,并在麦德林市民中产生了归属感。通过为所有公民提供相同水平的服务,它创造了平等。”</p> <p class="ql-block">提到哥伦比亚的艺术家,有一个人绝对绕不开。他就是出生于麦德林的哥伦比亚著名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绝对看到过他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都充满着一种形体饱满的夸张感,这种标志性艺术特色也被称为博特罗风格(Boterismo)。位于市中心的博特罗广场(Plazoleta de las Escolturas)上有大师本人捐赠的23座铜质雕塑。</p> <p class="ql-block">毗邻广场的博物馆(Museo de Antioquia)里展出了博特罗大量的绘画作品,表现的是同样体形肥胖的人物和动植物。作为土生土长的哥伦比亚艺术家波特罗一方面参考欧洲传统艺术流派风格,另一方面以形体饱满的夸张表现着意加强了拉丁美洲的独特风貌,成功地奠定了哥伦比亚当代艺术的基础要素。被誉为拉丁美洲最知名的现代艺术家之一,蜚声世界。</p><p class="ql-block">Pedro on the wooden horse - 纪念画家因车祸而逝去的儿子。(博物馆内不允许拍照。网上资料)</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二楼的窗户望出去是占据广场另一边的文化宫。后面伸出的一座尖顶楼房很有名,Coltejer 大楼。楼高 175m,是麦德林最高的建筑之一。自1930年起,麦德林就是全国纺织工业中心。Coltejer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哥伦比亚最大的纺织公司之一,成立于 100 年前,</span>其建筑物的顶部形状像缝纫针,顶端的窗户形似针眼。 Coltejer公司热心公益,曾举办了多次绘画双年展,博物馆二楼馆藏的哥伦比亚现代画大多数出自1968, 1970, 1972年,三次双年展的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博特罗广场上人流熙攘,当地人携家带小在享受周末时光。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乌里韦文化宫(Rafael Uribe Uribe Palace of Culture), 一座黑白哥特式复兴建筑,麦德林最有趣的地标之一。 原由比利时建筑师 Agustin Goovaerts 设计,建造期间人们不喜欢建筑的美感,迫使Goovaerts 离开。几年后哥伦比亚政府决定自己完成该项目,所以文化宫具有混搭的欧洲和哥伦比亚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麦德林最繁华的步行街(Junin) 始于那座缝纫针大楼,一直延伸到都市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各式花摊。麦德林四周是有名的产花区,四季如春的气候,盛产鲜花。每年八月麦德林都举办鲜花节。这里的插花艺术很是独特,花朵构成一种梨形排布或者扎成圆形架子。</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其实是鲜花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在世界上占第二位,仅次于荷兰。哥伦比亚很多地方,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鲜花的生长。荷兰有冬天,而哥国鲜花产地全年四季如春,花棚可以用塑料造的大棚,故而鲜花生产的成本较低。加之离美国较近,在各种节日的前夕,圣诞节、情人节等,会有大量的鲜花运往美国。</p><p class="ql-block">鲜花节里卖花的称为silleteros。花农常年将种植收获的花卉带到附近市集出售。 silla 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椅子,起源于当地农民背着木椅载着物品、孩子甚至当地贵族的时代。 如今silletero这个词适用于任何背着木框载物的人,特别指麦德林附近的花农。我们在瓜塔佩的墙裙画中看到过silleteros。</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Junin街的尽头是玻利瓦尔公园(Parque Bolivar)。历史上一直是当地人的聚会场所。 广场的中心,有一尊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 的雕塑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玻利瓦尔是19世纪解放南美大陆的英雄人物,也被誉为南美的华盛顿。他领导军队先后使六个国家摆脱了西班牙三百年的殖民统治,改变了南美洲的历史进程。但独立后的南美殖民地没有联合成一个他所梦想的大国,却分裂成五,六个小国,但都尊他为国父。公园附近的一些街道则以这位委内瑞拉政治和军事领导人所援助的国家命名: 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在南美各国看到的玻利瓦尔雕像大都是马背戎装,据说他常年征战骑行万里,因其在马背上的耐力而被昵称为“铁屁股”(culo de hierro)。</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街心花园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有著名的圣阿莱霍市集San Alejo Market, 我们来得巧,正好碰上。看到果车的主人,可以领悟博特罗的灵感来自哪里。</p> <p class="ql-block">供应甘蔗汁的小摊 - 夹着柠檬果的甘蔗被推进榨汁机,开口处流下清澈的果汁,这就是当地有名的饮品Grandolo, 高档餐厅也有卖,甜而微酸很好喝。</p> <p class="ql-block">捏糖料的小摊 - 一位妇女拉制糖料,另一位妇女将糖料绕转成小圆团粘了坚果碎,递给买家。此情此景令人想起少时看路边卖各种甜食的小摊贩,或者拉风箱爆米花的老头。</p> <p class="ql-block">玻利瓦尔公园尽头的麦德林都市大教堂 (Cathedral Motropolitana,设计于1883 )是座罗马式的建筑,百年的砖木结构教堂宏伟壮观。由于教堂完全由砖块组装而成,建造持续了近 50 年。据称此教堂有着用砖数最多的世界纪录,一共用了一百一十万块砖头。</p> <p class="ql-block">玻利瓦尔广场出来后,我们一路向南沿着主路Oriental Carrera 46 走向圣安东尼奥广场。行人脸上大都洋溢着笑意。南美人的幸福感起点比东方人要低一些,但真实的满足感还是可以觉察到的。</p> <p class="ql-block">圣安东尼奥广场 (Plaza San Antonio)上有两只著名的 Botero 鸟雕塑。 1995 年6 月,一枚附在这只鸟身上的炸弹被引爆,造成 29 人死亡。 博特罗认为如果毁坏的雕塑被简单地丢弃,麦德林永远不会从中吸取教训,这将只会是埋藏在历史史册中的另一场悲剧。 他后来捐赠了第二个鸟雕塑,名为和平之鸟 (El Pájaro de la Paz)。这两个鸟雕塑并排放置,永久提醒麦德林动荡的过去。</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上的圣安东尼奥教堂 是一座著名且历史悠久的罗马天主教堂,也是麦德林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其巨大的圆顶是城市中之最。</p> <p class="ql-block">麦德林山城有7座山,努提巴拉山 (Cerro Nutibara)是其中一座,而且是具有神性的一座,至今还常有人上山祭祀。山高80米,山顶坐落着一个巴依萨小镇(Pueblito Paisa ), 是典型的20世纪初安蒂奥基亚省(Antioquia)小镇的精华版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寄生在大树上的兰花。哥伦比亚的国花就是“王冠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观景平台,可以一览麦德林全貌。</p> <p class="ql-block">麦德林市政府实施的城市规划,二十年里使麦德林逐渐脱胎换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麦德林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转型的灵感源泉,社会创新是其变革的核心。许多国外城市也派人参观效仿。麦德林在2014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城市。2019年麦德林获得了 UNESCO 的学习型城市奖(Learning City Award), 奖励该市在促进当地社区的全民包容性教育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真诚地祝愿永春之城,生机勃勃,春光永驻,和平永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