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401(古巴1)在哈瓦那住民宿

刘生生

<p class="ql-block">四年前的今天,我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住在老城西北边一个普通的胡同,百年老楼是世界遗产(整个老城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感觉非常惬意,有归属感,像极了我们七十年代,温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内没有直接飞古巴的航班,我们是在美国迈阿密转机到墨西哥,再转机到古巴首都哈瓦那。这里的气候很像海南岛,没有冬季,只有雨季和旱季。2月底的天气非常好,不冷不热,蓝天碧海,非常舒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民宿是一幢联排的老房子,圈楼中间带天井,二层楼能有几十户人家,就像我们六七十年代住的那种筒子楼。我们住的这家靠小马路,有阳台,尽管屋子不大,但老楼举架高,自家改造成阁楼能住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房主是个工程师,很有头脑,把自己家变成民宿,接待外国人,赚点收入。我们很愿意住这样的民宿,接地气、有生活,有感受。大家进进出出都是一个小门,偶尔会看到邻居,互相点点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吃的早餐,由家庭的女主人来做,按当地的习俗。每人一个荷包蛋,鸡蛋当地人是凭票供应的,不随便买,家里如有外国人来,可申请特殊供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攒了一个下午,坐在很小的老式阳台上,喝着茶水,看着小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时地用手机拍拍照。傍晚之前,胡同里来了大型供水车,家家户户派人排队打水,这里每天吃水定时供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往的女人多,年龄大的多,穿着都很时髦,老城人住得密,天天见,互相热情打招呼聊天,一阵儿寒暄,各自散去。对面的阳台上,黑人妇女站在那里瞭望,看来也是闲人,我们隔着个小马路,尽管互相陌生,但也像老邻居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巴总人口不到1200万,其中白人占66%,黑人占11%,混血种人占22%,华人占1%。城市人口占75.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主要信奉天主教、非洲教、新教和古巴教、犹太教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地域和气候的差异,西部地区以哈瓦那为代表的人更显具有现代民族的文明、更有教养、懂礼貌、温文尔雅,平静友好地向世界人民敞开心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炎热的东部地区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人则更显出具有加勒比人粗犷、勇敢、尚武和不屈的性格,大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的那种民族精神。因此,那里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瓦那旧城是在西班牙人殖民统治时期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地区,同时又是21世纪初,哈瓦那城15个行政市中的一个。1982年,哈瓦那旧城及其防御工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旧城位于哈瓦那湾西侧的一个半岛上,面积不大,街道狭窄,如今的哈瓦那旧城,依然留有许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这里也是总统府所在地,大部分华侨也集居于不远的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我在2015年和2016年发表400期《微欧洲》,从2017年起,5年时间,发表500多期《走中国》。近日,听朋友建议,我将《走中国》和《看世界》交替进行。有兴趣看前400期,请翻阅到《走中国》之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