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随想——“野孩子”和“神兽”

淡淡飘香

<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常被家长呼作“野孩子”,现在的娃被父母称为“神兽”,差别还是挺大的。</p><p class="ql-block">“野孩子”不是个贬义词,顾名思义经常在外面野的调皮捣蛋分子,所谓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也。</p><p class="ql-block">“神兽”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是指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阳幽荧)与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生物。现在的孩子被称作“神兽”,想来与家长的宠溺、养育成本高、网络原住民时代的聪明却难管有很大的联系吧。不谈学习,如“神”般被对待,疼着、爱着、侍奉着,全家的中心;一说作业,如打怪兽,难缠、难搞、难说服,鸡飞狗跳。</p> 在家 <p class="ql-block">“野孩子”基本不在家。在家的时候帮父母烧火做饭、喂鸡喂猪,男孩子劈柴,女孩子缠线……忙的空档,自己找乐子玩:自制手枪,弹弓,沙包,要不踢毽子、抓子儿、跳房子、推铁圈、打“耳”(两边削尖的小木头棒子)、甩“炮”……常浮现在我眼前的一个场景:我推着家里的小椅子,当自行车骑,双手握椅子搭脑,一只脚蹬地,一只脚踩椅腿间横木,嘴里念念有词:“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你也去,他也去,就是不让妞妞去,不让去,我也去,吱纽、吱纽、吱纽……到了,下车!”妈妈说椅子腿都让我拖坏了。作业,肯定是要写的,老师说谁写不完作业就等着挨打吧,大部分小伙伴在这种威严下总是会写完的。爸妈忙着和黄土地打交道,没有闲的时候,哪顾上管我们。被打被骂,常是因为裤子扯破了,鞋子跑丢了,书包找不见了,或者摘了谁家的西瓜了……</p> <p class="ql-block">“神兽”喜欢宅家。一个手机,一天都可以不出去,甚至不知道喝水、吃饭、睡觉。打游戏,刷视频,又是QQ,又是微信,再借上“线上学习”之名,这就是最大的娱乐。写作业呢?别提!首先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就是个大问题;其次写作业时怎样能不让孩子拿手机查资料又是个问题;教半天教不会,讲半天讲不明白,血压气得噌噌上升也是个问题;好不容易写完后发送、打卡,又得拿手机,拿起来又很难放下,新一轮家庭大战又将上演,好多时候,终是无奈。</p> 上学 <p class="ql-block">上课时,“野孩子”听讲、背书、练习、实验;下课了,同学们成群结队玩。没有完成作业或者调皮捣蛋了,手心上、屁股上挨上几教鞭。回家还不敢吭声,生怕父母说,“我看你就是皮痒了,敢不听老师话……”,然后再棍棒伺候。没见一个“打坏”的,“打好的”倒是不少,臭毛病改掉,浪子回头,长大后常回去看老师,一个个重情重义。</p> <p class="ql-block">“神兽”在学校学的科目多,参加的社团多,才艺不少,见识广博,更有参加各类竞赛,搞小发明、小制作获奖的,令人羡慕,让人佩服。确实是聪明、机智,“神乎其神”。只是爱听表扬的太多,受挫能力太弱,“快乐教育”,“夸奖教育”,家长的过分宠溺、包庇,使得教师重话不敢说一句,更别提惩罚。也许是我多虑了:这样下去,“神兽”会不会“神性”少了?“兽性”多了呢?</p> 放学 <p class="ql-block">“野孩子”的放学路上,那简直是“天堂”——无人保驾,无人看守,如一群无纪律的鸟儿,叽叽喳喳、随心所欲,天黑了、肚饿了,仍不着急回家。</p><p class="ql-block">一路上东家下了几只小狗,西家养了几只小猫,谁家的杏儿好吃,谁家的葡萄甜;哪个小卖铺新进了新鲜玩意了,哪个挑货郎卖的“玉米杆儿”长;小山头、小破屋、小溪流;这儿香、那儿臭……都会在某一时刻与我们上演着某种关系。</p><p class="ql-block">正如有一篇文章中所形容的: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认识历练的风雨操场……</p> <p class="ql-block">“神兽”放学,大抵是这样一幅场景,小人儿们还没走出校门,大人们便蜂拥而上,一个个孩子像“失物”一样被招领,像“宝贝”一样被呵护,随即电动车、小轿车一哄而散。孩子们玩耍、打闹、互相亲近的时间就这样被剥夺了。</p><p class="ql-block">当然,疫情期间,安全第一,闭环式管理,是最该有的规矩。</p> <p class="ql-block">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日月其迈,岁律更新,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依旧振聋发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