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救母365

周瑞宏

<h5> ——写在母亲突发重病一周年之际</h5> <p class="ql-block">  朋友,你爱自己的母亲吗?</p><p class="ql-block">  当你在名山大川中“潇洒走一回”的时候,你可知道你的父母正在那里劳作?</p><p class="ql-block"> 当你在餐桌上尽享美食之际,你可知道那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的父母正在经历什么?</p><p class="ql-block"> 人类文明的词典里,不乏“鸦知反哺,羊知跪乳”这样的美言,而在华夏孝道文化中,也不乏“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类贬句。</p><p class="ql-block"> 当你的母亲突遭不测,奄奄一息时,你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当久病的父母长期卧床却一息尚存的时候,你会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本篇讲述的就是作者一家辛丑年救母的亲身经历,相信这种释怀能够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p> 一、引言 <p class="ql-block">  一滴、一滴、又一滴.....,吊瓶架上,这种专用的灭菌水日夜不停的滴着;湿化罐外的管路中,灭菌水与氧气混合且加热后转化成为湿润的气体,正缓缓的输入到母亲的体内,为祛痰化瘀提供着有利的支持。这液体,从辛丑年正月十二开始,滴过了温暖的春天,滴过了酷热的盛夏,滴过了风景如画的秋天,滴过了冷风刺骨的三九严寒,滴过了整整一个让人心碎的辛丑牛年。而今,又一滴滴的滴进到壬寅虎年,母亲那顽强的生命再次迎来了这阳光明媚的春天。</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挂在输液架上的灭菌水</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三个半“准老人”的近身护理</p> <p class="ql-block">  “翻身、吸痰、拍背、清理排泄物,尿护、口护、切管护,测量体温、脉搏、氧饱和、血压、血糖等指标,鼻饲食物和水”,这一连串的操作,如同可编程控制器中的一个个逻辑单元分支那样在依序运转,每隔3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每次时长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个半小时。近身守护在母亲身边执行这些操作的,是三个平均年龄69.3岁且患有多种疾病的子女,她(他)们就像电力拖动系统中那频率相同,幅度相等的A、B、C三相交流电源一样,每一相都在360度空间内相隔120度的相位角,靠着各自产生的旋转磁场,紧紧的吸附在母亲身边,全方位而持续不断的为康复中的老人家提供着动能。</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空间分别相差120度相位角的三相交流电波形图</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实至名归的“小棉袄”</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刚刚趟下不到2个小时,身为长女的瑞卿又被值夜班的二弟叫醒了,母亲出院回家这112天以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虽然不忍心,但为了确保按时给患病卧床的母亲翻身护理,弟弟还是把她叫醒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女瑞卿在母亲病榻前尽孝</h5> <p class="ql-block">  她是父母的长女,也是周家同辈中德高望重的大姐大,而在父母眼中,她更是实至名归的“小棉袄”。从小协助双职工的父母料理家庭,协管年幼的弟弟,使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成人后,无论回村务农还是返城工作,她都始终牵挂着父母的衣食住行和弟弟们的成长。出嫁后,她始终不忘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的每一次患病,都少不了她的照料,父母的每一件衣服,少不了她的精心挑选;周家每一个侄子、侄女乃至孙子、孙女无不得到过她的恩惠,享受过她提供的教育和温暖。她对周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成为远亲近邻有口皆碑的孝顺女儿。</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2005年,长女瑞卿陪同父母在绍兴的周恩来故居前留影</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打母亲2月23日入住阳煤总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以后,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瑞卿每天都度日如年的守候在监护室的门外,焦急的等着母亲的醒来。那170 天,是她心如刀绞的170天,只要一有机会,她就急不可待的进入其内给母亲进行仔细的护理;母亲转到天佑护理院的32天和在阳煤总院呼吸内科的52 天里,她一遍遍的给母亲翻身、鼻饲、喂水。为了母亲的康复,她学会了尿护、口护、切管护理,学会了膀胱冲洗;为了母亲,她任劳任怨,每天都要辗转多路公交车,往返数十公里。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暴雨倾盆,都挡不住孝敬母亲的那颗赤诚之心。一次乘坐公交车回家时,天黑路滑,泥泞的路面致使她摔倒在地疼痛难忍,踉踉跄跄回家后几乎瘫倒在地。</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了防止病房内空调吹坏母亲的肩部,她一针一线的为母亲缝制披肩</h5> <p class="ql-block">  3年前,积劳成疾的她在北京的解放军医院做了腰椎重置手术和右膝半月板手术,那节人造的脊柱体至今还在体内折磨着她,而今每次给母亲翻身移位,她都要使出最大的力气将母亲抬起,生怕自己出力不够,硬是抢着抬大头。而伴随着母亲的一次次翻身到位,给她带来的是胳膊的肿胀和腰椎的剧痛,还有身体上的一片片淤青。</p> <p class="ql-block">  再过不到20天,她将跨过72岁的门槛,是真正的古稀老人。在母亲病床前,两个弟弟可以倒班轮流,而她则是全方位、全时段的服务,母亲的每一次翻身移位、每一次排泄物的清理,都少不了她的参与;母亲的每一次三护(口护、尿护、切管护理),她都要亲力亲为;母亲的一日四餐,全家人一日三餐,都是出自她手;母亲衣服的更换,铺盖的拆洗,也都是她一人所为。盖在母亲肩头的每一块披肩,穿在母亲身上的每一件内衣,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就。她如同人们理想中的永动机,日夜不停地运转,不停的尽孝,她用自己对父母的忠诚,对正在康复中母亲的精心伺候,诠释着最美的中华孝道。</p> 2、勇于担当的“长者风范” <p class="ql-block">  夜半时分,急促的手机铃声将远在天津的长子瑞福从睡梦中惊醒,母亲突发重病的讯息令他深感震惊,向留下来照顾孙女的妻子做了简单安排后,便急匆匆的独自驾车向阳泉疾驰而来。从天津滨海新区到阳泉,全程400余公里,以往都是孩子们驾车送他往来,而今天,儿女都不在身边,忧心如焚的他顾不了许多,毅然独自连夜驾车驶上高速公路。靠着手机的导航,仅仅用了4个多小时,就风急火燎的赶回了阳泉。随后,便参与到母亲治疗方案的一系列决策当中。作为父母的长子,他深知自己责任,这种大事的决策非他莫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累极了的长子瑞福趴在母亲的病床边打起盹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 无论是少年时期返乡务农,还是成年后回到矿上当采煤工,母亲对他最为惦记,关怀备至,对他的安全操碎了心,在家庭事务、孩子成长上也最为关心。而家中每逢大事,母亲最先想到的就是找他商量,征求他的意见。由他来操办。从小的恩恋,让他对母亲充满了敬畏。母亲的每一次患病,他都要亲自出面协调解决。</p> <p class="ql-block">  母亲入住ICU的170多天和在呼吸内科的50多天中,每天凌晨3点,他和妻子都要准时起床,给母亲把一天的饭菜做好,用粉碎机打碎后装入一个个瓶子内,天亮后送到医院,这样的日子,他们坚持了8个多月,直到母亲出院回家为止。担心医院电热水器的水垢太浓影响母亲的健康,他每天都要一壶一壶的把家中的矿泉水用暖瓶送到医院的病房,这样的日子,他们持续了52天;手术单上、医药单上的每一次签字,他都要一笔一划的认真签注。ICU病房内,每天只允许一名家属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作为全家人中的首席代表,每一次他都要充分利用,给母亲按摩,洗涮,涂抹滋润皮肤的甘油,为了母亲的康复,他竭尽全力。</p><p class="ql-block">  一份份餐饭,一壶壶开水,手术单上的一次次的签字,无不彰显出长子瑞福和妻子的责任担当,体现出他们对母亲的深情大爱。</p><p class="ql-block"> 为了母亲,他不顾自身患有严重的肺炎、气管炎、鼻窦炎,关节炎等多重疾病的折磨,一便便的往返于家里和医院。为了母亲,他带着老花镜,一点点的给母亲把脚趾和手指的指甲剪得干干净净,一次次的给母亲洗脚按摩。</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子瑞福使用微型按摩器给母亲按摩</h5> 父亲逝世后的8年来,每逢偶数年时,他都要陪着母亲到南国深圳去过冬(2020年因新冠疫情未能成行),让母亲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尽情的享受人家的欢乐。深圳的 大街小巷、旅游胜地以及繁华闹市,都曾留下了她推着母亲轮椅行进的车辙印。<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6年12月,瑞福推着母亲在深圳东部华侨城赏景</h5> 随着新年的到来,他也正式加入了古稀老人的团队,母亲出院回家这110多天来,本应尽享天伦之乐的他,每天都要乘公交车行10多公里赶回来伺候母亲,有一次赶上了下雪天,光等车就等了一个半小时,但为了母亲,他全然不顾。一周前,由于长期的劳累,使得他肺部的旧病复发,被迫住进了医院,即使这样也每天都关心着母亲,每天都要通过家族中“一母同胞”的微信群了解母亲的病情,根据病情的变化适时采取对应的措施,还常常不顾劝阻,在输液结束后亲自赶回家来照料母亲。用他的忠诚,来回报母亲的大恩。 3、不离不弃的“次子情怀” <p class="ql-block">  凌晨3点20分,母亲的房间传来“啪”的一声,按照惯例,这是母亲起床完成小解后盖上马桶盖子发出的响声,也是次子瑞宏每天夜半时分要到母亲身边给她盖好被子的信号。</p><p class="ql-block">  而今天,眼前的一幕让他瞬间血脉喷张,只见母亲双腿交叉垂头坐在地上,一只拖鞋甩在床边,而另一只还在脚上。突发的情况让他忘记了一切,撕心裂肺般的喊着扑向母亲,力图将母亲从地板上抱起,完全忘记了医生对肾穿刺患者三个月内不能干重活的告诫。这一幕,发生在农历辛丑年的正月十二(2021年2月23日)凌晨3点20分,这一幕,永远定格在瑞宏的记忆里,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加深刻。</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母亲的恩德一幕幕的显现在瑞宏的脑海中:幼年的瑞宏胳膊经常习惯性脱臼,是母亲抱着他一步步行走在刘家垴到石卜嘴的铁路边上,找到当地的一位老羊倌按摩,方才得到彻底根治;上小学时,瑞宏曾高烧40多度,是母亲用自行车推着他从悬窑沟走到十多里外的三矿医院救治,方才转危为安,如此大恩大德,瑞宏焉有不报之理。</p><p class="ql-block"> 救母!救母!一定要救活母亲!对于瑞宏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命,母亲对他恩重如山,没有任何人可以撼动母亲在他心中 地位,哪怕自己倾家荡产,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一定要救活母亲,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然而,面对深度昏迷且瞳孔变大、中线左偏、已经发生脑疝的患者,医生无不摇头。</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早上5点,母亲被送进了阳煤总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UC)</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4点48分,阳煤总院急诊室内,做为现场唯一的儿子,在与姐姐瑞卿、姐夫保天和外甥石新明一起推着母亲做完“CT"检查后,瑞宏毫不犹豫的在手术单上鉴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在母亲抢救过程中最早签下的第一个名字,虽然只是次子,但为了母亲的生命,瑞宏敢于承担这个责任。 然而面对医生"可能下不了手术台"的告诫,瑞宏犹豫了,为了能让远方正在赶来的亲人们最后见到活着的母亲,瑞宏和姐姐瑞卿不的不放弃了手术,再次在转往重症监护室的黄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早上5点,母亲被转至重症监护室〈ⅠCU)内。面对值班的粱晓栋医生"是否同意做穿刺治疗"的提问,瑞宏和姐姐瑞卿又一次在手术单上签上了我们的名字,只要能挽回母亲的生命,什么样的责任我们都敢于承担。</p><p class="ql-block"> 5点30分,面对理发师"穿刺术可能影响老人家仪容"的善意提醒,瑞宏和姐姐再次陷入了犹豫之中。</p><p class="ql-block"> 紧急联系在高速上疾速赶来的长孑后,为了母亲的尊严,为了能让随后赶来的亲人们见到不被破坏仪容的母亲,我们不的不又一次无奈的选择了退缩,而这也是瑞宏一生中最不情愿的一次退缩。l</p><p class="ql-block"> 重症监护室内,“盐酸瑞芬太尼”用上了,“去肾上腺素”用上了,......,各种医治手段用上了。</p><p class="ql-block"> 重症监护室外,远在深圳,北京、天津、太原的亲人们都在第一时间赶来了,急切的等候中,每个人心中都默默的为母亲祈祷,期盼着老人家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在温亚丽主任医生和梁晓栋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在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下,母亲的危险期初步度过去了。3月1日的CT显示:母亲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血减少,中线移位较前好转,蛛网膜下腔积血亦较前减少,母亲的生命开始迎来了转机。随着中医科赵瑜主任的妙手回春,肠道阻滞的难题得以解决;随着足踝科冀敏波主任亲自操刀,母亲右大腿骨折得以接活。又通过两次手术,右足根部因外伤导致的溃烂部位被冀主任成功的进行了植皮再造,到7月底,母亲先后闯过了最初的肾病综合征袭扰、头部出血、右大腿骨折、右脚腕植皮再造、褥疮等多种重病,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经过10多次CT检查,母亲的症状一次比一次好。于8月11日顺利的结束治疗离开了ICU病房。后又经过呼吸内科和阳泉市天佑护理院各两次治疗和康复,终于在11月3日出院,回到了离别近9个月的家中。</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left;">8月2日,姐弟三人代表全体家人向ICU的医护人员赠送锦旗,感谢他们对母亲的救治,左起,周瑞宏、梁晓栋(医生)周瑞福、温亚丽(主任医生)、周瑞卿</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这幢大楼11层中的5号病床上,母亲曾静静的躺了172天</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过去的365天中,母亲的病情始终是全家人的头等大事,更是瑞宏心中的头等大事,每次给母亲做“CT”检查时,瑞宏和瑞福都要守护在CT机旁,而瑞宏是唯一全部陪伴了母亲17次“CT”检查的人,他深知射线的厉害,但是,相较母亲的生命,这些根本就不重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365天中,瑞宏和大姐大哥一样,始终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安心的 吃过一顿放心饭,尤其是母亲离开ICU后,无论是在护理院还是在呼吸内科乃至回到家中,大部分时间里,瑞宏都选择了夜间照顾母亲,因为他知道,大哥需要白天给母亲做理疗,姐姐除了护理之外,还要负责母亲的一日四餐和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负责母亲每天的更衣洗涮。 父亲走了八年来,除了每逢偶数年母亲要随着大哥到深圳过冬和在太原的姐姐家短暂小住之外,母亲的大部分时间都和瑞宏在一起。每天睡觉前,瑞宏都要把移动马桶给母亲摆在床前,母亲躺下后,他又要给母亲的被窝里放置好“电热宝”,掩好被角,滴上眼药水,等到母亲入睡后才会离开。他熟悉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轻咳,熟悉母亲的每一个眼神。所以,上夜班照顾母亲,瑞宏是最合适的人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2天,瑞宏就将迈入人生的第68个年头,和姐姐哥哥一样,每次给母亲翻身料理,对于身患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人来说都要付出极大的体力,都免不了一身汗水。但是,相较于病榻上的母亲,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母亲健在,孩子永远都是母亲的孩子。有人说这是“愚忠”,瑞宏却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做不到“愚”的地步。还怎么面对自家的列祖列宗?什么是人生的幸福?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是无所事事的养尊处优,而是百分之百的付出,是实实在在的为父母尽孝。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八年前,伟大的父亲咽气时露出的那种特殊的眼神,使身边的姐弟三人明白了父亲目光中那深邃的意涵,深知父亲在托付什么,那就是照顾好母亲的后半生,姐弟三人各自也在心中默默的向父亲保证:一定要善待母亲,照顾好自己的母亲。为了母亲的安康,即使再苦再累,即使伤筋动骨也在所不惜。八年来,姐弟三人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临终嘱托,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数九寒冬,姐弟三人中必有一个形影不离的陪伴着母亲。</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6年12月,瑞宏陪着母亲在深圳蛇口的著名景点“明华轮”前留影</h5> 4、来自“姑爷”的奉献 <p class="ql-block">  母亲身旁的群体中,还有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也是这个群体中唯一的“40后”,他就是父母的女婿保天。</p> 俗话说:女婿能顶半个儿。这话放在保天身上可一点也不假。多年来,由于妻子经常回娘家照顾父母,女婿保天也把岳母家当成了自己家,每天都会前来协助照料老人,买菜、买干粮、拖地、扫院子等等杂活几乎都是他的事、甚至家中的卫生也由他来打扫。父亲在阳煤总院住院的两年多里,他就经常顶班到医院照顾老岳父。母亲曾说过:这辈子她最过意不去的就是这个女婿,如果没有这个女婿的奉献,女儿不可能放放心心的在娘家照顾父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瑞卿、保天夫妇1981年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的留影</h5> <p class="ql-block">  岳母发病时,接到电话的他第一时间打出租车赶到家中,在将岳母抬上急救车后又一起来到阳煤总医院,接着就是跑前跑后的协助办理住院手续,直到转入ICU后才坐了下来,还真的没有愧对“姑爷”这个称号。那段时间,岳母的每一次“CT”检查,他都要站在机器旁,帮着将老人从CT床 边抬上抬下。岳母住院治疗的近9个月时间内,妻子和小舅子轮番在医院里照顾,而他留在家中买菜、买粮、洗菜、做饭、洗碗、倒垃圾、收拾家务。被妻子戏称既是采购员,又是卫生队长,还是“最佳洗碗匠”。为了确保上夜班的二小舅有限的睡眠时间,他每天都要早早的把晚餐准备妥当,最后才把小舅子叫醒。 </p> <p class="ql-block">  三、“远"亲近邻齐心协力</p> 母亲发病后,分布在各地的家人们和母亲的至亲们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母亲的救治当中。 1、三子的爱心奉献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起三子、母亲、父亲、长子在北京东安市场前留影</h5> <p class="ql-block">  他是父母最小的儿子,也是在地理上距父母最远、一生中与父母相处时间最少的儿子,但是,他对父母的爱心却丝毫不减。当年在深圳时,就曾多次陪同父母游览港澳和深圳的景观;到北京后,父母的每一次住院治疗都离不开他的倾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母亲这次病倒后,远在深圳的他和妻子第一时间就订购机票飞了回来;母亲腿部手术时,他们两人一直在手术室外等候了近6个小时,直到手术结束;母亲转院时,他冒着大雨赶了回来,来回驱车往返在两家医院间运送物品。得知“牛黄安宫丸”对医治母亲的 脑出血病有疗效时,又专门订购了一批给母亲服用。母亲患病后,他和媳妇专门从北京订购了多批“肠内高效营养液”,交替配合着哥哥和姐姐做的饭菜给母亲食用。</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院回家后,他还专门订购了一批口护,切管护理的物资到家。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他们夫妇仍然尽其所能,为母亲的治疗提供物质保障。</p> <p class="ql-block">  2、来自外甥的专业相助</p><p class="ql-block">  母亲发病时,作为乡村医生的外甥石新明在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从专业角度给抢救工作以有利的支援,并和救护人员一起赶到医院,参与了母亲最初抢救的全过程。母亲治疗期间,又多次带着家人赶到医院探望。</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院后,曾有两次高烧,都是他在第一时间赶到,帮助抽血取样化验,结果出来后,又和长期为母亲提供医疗支持的陆宪英主任协调治理方案,与医院协调特效药品,并每天都要赶来给母亲输上液体。</p> 3、龙的传人、“龙”的风采 <p class="ql-block">  爷爷属龙、爸爸属龙,他也属龙,就连他娶的媳妇璐璐也属龙,是不折不扣的龙的传人。作为周家的长孙, 学智在第一时间就乘飞机赶了回来。从小深受爷爷奶奶的恩宠,使得他对爷爷奶奶有着特殊的情感。在母亲的病房外,他久久的等候,大有奶奶不醒来他就不返回深圳的劲头,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恋恋不舍的离开。</p><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季,学智又专门带着妻子和考上深圳高中的儿子回来探望母亲,疫情期间,家属很难进到ICU去探望奶奶,一直等到奶奶被推着去去CT室检查时,他和儿子趴在奶奶的床边大声呼喊。</p><p class="ql-block">  </p> <h5>2021年夏天,长孙学智带着妻子张璐和儿子仁杰回到阳泉探望奶奶,这期间,他们还专程赶到周氏祖籍——白羊墅的周家祠堂去祭祖。</h5>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3日,获悉奶奶出院的准确日子后,学智专门从深圳飞了回来,迎接奶奶回家并陪着奶奶度过了整整9天。期间每晚都要起床多次来给奶奶翻身移位。为了方便奶奶翻身,还专门给奶奶买了特制的医疗床,担心家中可能会发生停电,又专门买了一台大容量的应急电源;为了给奶奶房间进行除尘,又特意购置了一台大功率除尘器。母亲发病以来,学智购置的护理垫、湿巾纸、医疗用品等早已超过了万元,为了奶奶,他倾尽全力。</p> <h5>  长孙学智特意为奶奶购置的大容量备用电源(UPS)</h5> 4、长孙女的爱心奉献 <h5>  2020年国庆期间,长孙女学慧专程回到家中照料奶奶的起居</h5> 凌晨接到奶奶病危的消息时,长孙女学慧正忍受着胳膊被开水烫伤的煎熬,本想在当天做手术的她,紧急联系了手术医生,将手术时间改在当天早上进行,手术一结束,麻药还没释放完,就立即乘坐当天中午的航班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来到医院的第一时间,就急匆匆的陪着刚从天津赶回来的母亲进入ICU探望了奶奶。 <h5>  长女不顾胳膊被烫伤,急匆匆的从深圳赶回来看望奶奶</h5> <p class="ql-block">她和哥哥学智一样,从小就受到爷爷奶奶的恩宠,对奶奶有着特殊的情感,每逢年节,她都要用各种手段给奶奶送回上好的礼物。母亲在深圳期间,她和哥哥一起,驾车陪着奶奶游厦门、逛桂林,让奶奶尽情的享受美好生活。</p> 听说牛黄安宫丸可以有利于奶奶的脑病恢复,她当即购置了一批寄了回来。奶奶回家后的呼吸需要湿化器,她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在获悉奶奶要回家康复后,学慧又专门快递了翻身垫、支撑海绵等许许多多可以帮助翻身的辅助器具,以利于奶奶的康复,那几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好几个学慧发来的快递。她用自己的爱心,把对奶奶的爱戴发挥到极致。 母亲发病以来,她克服疫情的影响,科学安排工作计划,两次从深圳飞回来探望。当得知姑姑和二叔因照顾奶奶很累时,他多次发来暖心的慰问,还想方设法的定制了大批的辅助翻身的器材快递回来。 5 、二孙子的爱心 母亲发病的那一刻,远在京城的二孙子学勇刚刚接待完客人睡下,由于手机处于充电状态,没能及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醒来后得知父亲已经奔驰在返回阳泉的高速公路上的消息时,立刻惊出一身冷汗。随即,懊恼的学勇当即把电话打给身在阳泉的妻子田芳,身为孙媳妇的田芳闻讯大惊,立即赶赴医院去看望奶奶。随后,这个孝顺的孙媳妇又亲自驱车往返800多公里,将婆婆从天津置换回来。而学勇在安顿好京城的工作后,也急匆匆的乘坐高铁于下午赶回了阳泉医院。 <p class="ql-block">  学勇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当年出生时脐带缠身而难产,是奶奶及时叫了救护车将她母子送到矿务局医院,方才使得母子平安。每次从京城回来汇报工作,他都要设法赶到奶奶家探望,少不了带给母亲京城的礼物。</p> <h5>  2005年,学勇(左)陪同奶奶爷爷和姑姑在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前</h5> 这次奶奶发病后,他和他媳妇都积极出力献策,4月28日,奶奶的腿部手术做了将近6个小时,他和媳妇田芳也在室外的椅子上等候了6个小时,足见他们对奶奶的那份爱心。 三个月前,为了给出院回家后的奶奶解决吸痰的问题,学勇专门给奶奶购置了一台制氧机并亲自陪同奶奶从医院回到家中,直到制氧机调试好后才返回京城 6、外甥女的爱心 <div>  </div> <p class="ql-block">  与孙子、孙女、孙媳妇一样,对姥娘有着不舍情缘的是外孙女郑欣芳和重外孙宋昕泽。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身在太原的欣芳就急匆匆的驱车赶了回来,这个从小就在姥娘恩惠下长大的外孙女,最懂得此番该怎样报答姥娘的恩情;而从小就在姥姥身边玩大的宋昕泽更是对姥姥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守候在ICU门前的他,非要进去看看姥姥不可,只是受限于疫情期间医院的严格管理,才遗憾的未能如愿。</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6年,外甥女芳芳拉着姥娘在刘备山上留念</h5> <p class="ql-block">  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外孙女时不时的从太原赶回来探望姥娘,了解病情,出主意想办法,闻知姥娘治疗短缺护理垫等急需物品,这个外孙女立即通过网上订购了大量的护理用品到位,除了所需的护理垫外、纸质布、鼻贴、吸痰管等等物品,只要是对姥娘治疗所需,都可以迅速快递到位。</p><p class="ql-block">  和她姐姐学慧一样,当得知牛黄安宫丸对治疗脑出血有特效时,欣芳当即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购了一批回来。为了配合回家康养的姥娘治疗,又专门订购了可以翻身、防止产生褥疮的气体床垫。</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这是郑欣芳为姥娘订购的气体床垫</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获悉老娘的湿化过程需要大量灭菌水后,欣芳赶忙购置了四箱的灭菌水回来</p> <p class="ql-block">  365天来,奶奶的病情始终牵挂着贤孙辈的心,只要一有时间,他(她)们就会通过微信与姑姑和叔叔通话。了解奶奶的病情,通过视频适时观看奶奶的病况。</p> <p class="ql-block">  四、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自然界中动物的这种自然属性与生俱来,而孝顺则是一种人性,是人魂,是人特有的社会属性。 孝顺不是商品,而是人品,更是人格的象征。金钱买不来孝顺,更改变不了人性。当你在父母病榻前尽孝之时,当你为父母尽孝而受苦受累之际,你得到的是一种人格的升华,是一种别人无法享受到的幸福。久病床前有孝子,这才是做人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感谢一年来所有为抢救,医治、护理母亲的救护人员,医护人员,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都能得到儿女的孝顺。愿华夏的孝文化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3日3时20分完成于母亲病榻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