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板岩镇北沟寺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山川沟壑养育着一代代勤劳吃苦的北沟人。“高山出鹰鹞,寒门出英才”,这里民风淳朴,厚道善良,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北沟小学是北沟人从师起步的学府,学子们的梦想在此孕育;各行各业的北沟人才、精英也根植于此。拜读北沟人《回忆母校》,感悟着他们炙热的乡土情怀:书中记写着家乡魂牵梦绕的点点滴滴;回忆着这里艰苦求学的欢声笑语;聊抒着学情师情亲情的深情厚意。拜读之余,不由得也想起父亲和我与北沟的一段交集。</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与北沟挺有缘。一份缘,是源于父亲的一个故事。父亲今年91岁,2016年我调到板岩工作,他知道后,就给我讲起了六十多年前他去北沟寺学校附近借粮的一段经历。1956年春,农历二月半过后家里就几乎断了粮,门前的榆树皮也被剥了一半(剩下的还指望发芽摘榆钱呢),把榆树皮在碓窝里捣碎,搅和着红薯酸菜,就可以将就一家六口人度命。那年代,高山地带地广人稀,树皮掺和些野菜,节俭点儿就不至于饿肚子。河边川道地方,人多地少,劳力少的家庭每年几乎三个多月都是靠野菜、树皮、草根和借粮过日子,饿肚子是经常的。父亲饿着肚子重复着往年的历程-一借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一大早,父亲装了两个蒸红薯,从老家户家塬康岭村出发,过了河本想去陈坪队上试试借点粮,结果听说陈坪队上的成年人都去远处开荒去了,没办法,只有翻过梁去马滩的檀树,由于人生地不熟,没借到粮食。继续走,过檀树到青梁寨,过了马滩河到耿村,太阳快落了还是两手空空。在闫湾一个本姓家吃了一碗稀糊汤,听说北沟人厚道,生产队可能有点余粮或许能借到粮食。父亲就不敢歇脚,立即从耿村翻山直奔北沟试着去借粮。赶在天黑前父亲到了北沟寺学校附近,哪里村民正在地里点包谷准备收工,他就走过去试着攀谈,村民看到一陌生人,也都围拢过来,依次的递过一捏旱烟。大家知道他的来意后,就指着正在收拾粪桶的那个人说:那是队长你问问他。父亲走过去也给帮忙收拾着,把家里情况给队长说了,队长愁了愁眉,就召集大伙说:这是户家塬人,家里都断顿几天了,跑了一天到黑一斤粮都没借到,屋里一家人还指望他过顿呢,我们队里还剩有几十斤包谷种,几十斤黄豆,我也知道闹春荒大家都缺粮,就紧紧裤带,邻里乡亲的就救济他一点吧,大伙咋看?大家看到父亲沧桑的脸上两行泪珠,有的说,借给他点儿吧,有的虽没有说话,但也默许了队长的意见。队长立即安排保管和组长去给父亲称了三十斤包谷十斤黄豆。父亲偷偷的擦了眼泪,诚恳的说,我十月一定给还二十斤大米!大家用信任的眼神望着父亲。随后队长把他领到家里,给做了顿很稠的黄豆糊汤,让他吃饱,他吃了四碗,队长母亲又偷偷给他加了一勺,这是他半月来吃的唯一一顿饱饭。吃过饭天已经很晚了。天虽黑但父亲的眼前很明很亮,队长和他小脚母亲送父亲出了门,背着粮食,父亲翻山越岭,兴奋地赶回了六十多里外的家。</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对我说,从那以后他连续三年都去北沟借粮,有时候哪里的老人还送他萝卜干、柿饼,他也给他们带去节俭下来的红薯干、烟叶等。</p><p class="ql-block"> 九十多岁的父亲,很清晰的讲述着六七十年前故事,他记着的不是几十斤粮食,他心里惦念的是缘于北沟的深情厚意和淳朴善良,记住的是北沟人的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与北沟的另一份缘,源于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我在老家黄龙工作了十多年,哪里有一个秀才村—一宋川。孔、宋、刘三家大姓,都尊孔知礼,尊师重教。家家都重视孩子的培养,家家都攀比孩子上大学、有工作。至于此每每到开学和过年前家长都争着请老师到家做客,成了时尚。也正因为这样,那时的宋川村家家都有大学生,几乎家家都有吃国家饭在外工作的人。我调到板岩后,与北沟人的几次接触,二十多年前宋川秀才村的影子又一次在我眼前显现。</p><p class="ql-block">北沟有“状元之乡”的美称,涌现了省文科状元龚华平,市理科状元严道明、文科状元龚荣祥、英语状元陈音稳,后起的状元李泰毅,以及早年出去曾在省委工作的冯在才,后来的金明全、徐万发、李复奇、王荣金、黄大庆、夏亭、杨锐、王军、刘玉西等数以百计的大学生及知名人士,比起秀才村有过之而无不及。集团老总龚荣桥,年轻老总刘李生、黄伟等几十名创业精英,还有国企老总李丰,也都从这里走出,因此北沟寺也堪称“老板之村”。总之,父亲的故事,加上我所接触或了解到的这些从北沟寺学校走出去的人物,使我不由得不去思考北沟厚重而质朴的教育底蕴,甚至也想凑个热闹,在此写上一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春,板岩北沟教育促进会在北沟小学成立了。那天我亲临现场,各位成功人士的演讲饱含对故土母校的眷恋,寄托对家乡学子的股切厚望;龚老支书说:“北沟的乡机关在以前的机构改革中撒了,今天的北沟小学坚决不能撒,这是我们的根,我们有责任把教育越办越好!”。在龚总的倡议下,乡亲及爱心人士当天随即捐款,解决实际困难,踊跃捐款的场景让人震撼,三万、五万、一百、五十纷纷塞进临时捐款箱,二十多万元的现场捐款凝聚着对母校的深情厚爱。同时,吸纳100多会员每年缴纳会费继续支持北沟教育。从浙江赶回来的刘玉西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3万元亲手交给了胡万军校长。担任村支书的老板刘李生迅速启动校舍改造,垫付十多万资金。黄伟捐款后承诺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这一幕幕动人的场面,又一次见证了北沟人重教兴学的热情,吃苦好学的精神,乐善好施的情怀,感恩爱家的品质。这也是北沟教育事业发展繁荣的秘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生于北沟寺村的冯在才老先生说:北沟小学使他从蒙昧走向健康,奠定了一生对书法的爱好,培养了他认真做事的品质。黄大庆先生说:我求学、任职走过很多地方,但始终最念想的是我的家乡,最难忘的还是在北沟小学边读书、边劳动的艰苦岁月,我认为我是一个带着家乡泥土味的农民娃,怀揣梦想在外打拼的人,始终以此为自豪。龚华平回忆起“提着火笼去上学,煤油灯下写作业,父亲的风箱,这一切点亮了他前进的路,燃烧着对梦想炙热的追求”。刘栓“三代人走成一条路,成功源于北沟小学开启了希望之门”。王礼金老师回忆起他的老师毛全策“古板而古董”。还有人回忆说,杨锐、胡万军“严苛而认真”。……读罢《回忆母校》,的确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真同学情,最美家乡亲!家乡是土,父母是根,因为有家才会有牵挂,因为有根才会开花结果。这本《回忆母校》,用朴素的文字记写着北沟小学教师的责任和担当,逬发出厚重的家、校情怀,体现了对家乡、对母校、对父母、对亲情魂牵梦绕、藕断丝连的牵挂和感恩,那种牵挂、那段回忆无不在每个人心里翻动迁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忆母校》是真情传递的信使,是农家朴素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美德的记载,把北沟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回忆母校》已扎根在每一个学子的心里,北沟精神也在一代代传递,北沟的山弟旮旯有着游子美好的记忆!因为这里,亲情、学情、家乡情情浓意重!因为这里,山美、水美、人亦美美不胜收!根在家乡,梦在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愿《回忆母校》带着游子梦飘向远方!祝愿北沟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大有作为!</p> <p class="ql-block">撰写此文,源于北沟小学胡万军校长的邀请,也源于拜读了几位北沟人士的大作,更源于我对北沟人的感恩以及对北沟人尊师重教的敬畏。</p><p class="ql-block">人生弹指一挥间,或轻风细雨,淡雅轮回;或衣襟留香,一路高歌;或凄风苦雨,陌路飘零;但在静思往事,才会顿然明白,一切皆过眼烟云,唯厚重的至情,如“砂石淘尽始见金”般光芒耀眼。读罢北沟人《回忆母校》,自有一番感悟。</p><p class="ql-block">今以拙文作为《回忆母校》之序,非名人名家甚是惶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p><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李杰,系板岩镇中心小学校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