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巜情系大仪镇/第二故乡行!(相约相聚篇》发表后,得到了许多大仪知识青年战友们的关注和鼓励…支持…今选用王輝战友的跟帖大作,用此美文作为开篇…</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选用刘和刚《父老乡亲》,歌声嘹亮飘过,寄托我们知识青年对第二故乡的思念,歌曲词意表达了我们的真情实感…</p> <p class="ql-block">陈霞珍,南京栖霞中学67届乙班初中毕业,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之日,过大桥,穿仪征,经陈集万集,来到大仪人民公社双塘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闹革命)当年的17岁花季少女…照片中“志在农村炼红心”见证了时代的潮流和我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1968年那个不平常的年份,全国成千上万的老三届知青,在经过两年多的狂热文革后,离开校园,背起行囊,到农村,边疆和农场插队落户… —王辉</p> <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村艰苦,落后,乏味的劳作,使我们懂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念意,也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知识来改变农村现状而徒奈其何。 —王辉</p> <p class="ql-block">梅雨晴时插秧忙,通往“大冲田”的田埂路上,我赤脚走着,一絲凉意一份寒,脚底板象被抹了油似的,一不小心,滑了一跤,像乌龟一样“趴在”地上,满身的泥巴惹来了老乡们哈哈大笑…男人们挑着秧,一把把抛向冲田…女人们一字排开插秧,手抓秧苗,你追我赶把秧插上,老乡们插的快,我也不甘落后,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大冲田”…农村轶事虽过53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思念第二故乡写短文……泗涧大队知青—李华</p> <p class="ql-block">收割季节,我们三人怀抱收割的稻把,享受“丰收”的喜悦,那种快乐与自豪是别人无法体验的… 知青生活之苦,乐在甘甜,伴我们一生! —苏桂英/2022.2.22</p> <p class="ql-block">夏收夏种是最繁忙的季节,因为劳动力少,白天挑肥料,平整土地,割麦插秧,晚上加班加点脱粒收场… ——王辉</p> <p class="ql-block">秋收秋种结束了,很快进入万物萧条的冬天,这时候又是兴修农田水利的大好时机,每年冬天都有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身体无恙的男女劳动力都要参加挑河,直至临近春节。 ——王辉</p> <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7日,我们四个人分配到高田大队南庄生产队落户,没有多久,66届的初中毕业生姚子如哥哥也下乡到大仪公社,因哥哥落户生产队离街近,工分值也高了不少,他调离南庄生产队,剩下沈宁,纪耀瑚和我,为了省钱,节约开支,用伙食费的结余买了套理发工具,相互理发,有时也帮邻居家小朋友们理发…这張照片是我用海鸥135照相机拍摄,记录下来的生活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晚秋,生产队里的大片棉田,远远看去,非常漂亮,一朵朵棉花竞争开放,丰收的景色看不够,像欢迎我来采摘,我头顶烈日,戴上大草帽,穿着长袖衣服去采摘的照片。 —夏冬涛(夏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多次偶遇。我西装笔挺,门口迎接贵宾,她和她的女校长与我擦肩而过,俏声告诉校长,好象是“同学”校长:“蛮帅的,还不打招呼”一声“老同学,认识我吗?”我请他们共进晚餐,她连连摇手“不!不!”</p><p class="ql-block">她是扬州师范出身,三尺讲台,桃李遍天下,退休后,河西名校,发挥余热,公交站台上偶遇,大声急呼“老同学…”我称她“退休再干,赛如高干…”同学们聚会,他常常逗我开心,我一句“红颜知己”她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XXX”我双手:🙏🙏🙏“甘拜下风”</p> <p class="ql-block">走过人生漫漫路,淌过时光涓涓流。</p><p class="ql-block">依然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这才是生活中的岁月/栖霞中学高中(67届甲班)柴宁秀</p> <p class="ql-block">美篇发表后,老同学送我一张旧照片,叫认一认照片的中人。我放大一瞧,非常激动,除中间的董美华,其右手边就大仪广播站的徐德礼师傅,中排第三个是站长徐永信,还有公社的小潘,小刘,陈X宝等等,都是我在大仪公社,各大队的广播线路维修员,是我的广播事业上的战友们。他们为大仪公社的广播事业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在此只说一声“我想你们!”照片是1974年4月4日期,我已经离开大仪三年了</p> <p class="ql-block">插队大仪公社后,由于我在栖霞中学当过广播员,公社选调我来到公社广播站当播音员,兼职内勤工作…食堂,招待所,院子,留下我的青春美好的记忆。合照中的是公社赵同生书记爱人朱大妈…背景房屋是70年代的最好住房。/董美华</p> <p class="ql-block">栖霞小学幼儿园的我…年青活力,充满阳光的素颜照…扬剧团的台柱子… 王慧之</p> <p class="ql-block">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p><p class="ql-block">若非群玉山头见,会会瑶台月下逢。—金凤</p> <p class="ql-block">一个知青家庭,沈宁与我,三年后招工回宁,纪耀瑚十年的大仪坚持,返宁第一件事合影留念,庆祝再聚首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插队五十年纪念日,汉中门广场留影庆余生。老归老,生活还是要点“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容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飘飘兮回风之流雪,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多才多艺的小美女/孙蓉</p> <p class="ql-block">知青(陈霞珍)大仪双塘小学女教师,用一颗赤诚的心,喚醒了贫困儿童的迷惘,哺育培养了多少孩子们的自信,点燃了心里的希望,使他们多了一点理想,开拓他们的视野,你的奉献和无私得到了贫下中农的认可…学生们常用:“陈老师,我崇拜你”</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小帅哥王宏魁在大仪供销社的经历值得回忆,每年棉花收购季节,特别忙,这时就有一批季节临时工来收购棉花,脱籽,轧花,加工皮棉,打包运输…非常辛苦劳累,可他认为这是充实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办实亊,是每个知青应出力,接受再教育,锻炼自己绝佳机会…</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知青当赤脚医生,乡村教师,为乡村医療卫生亊业,教育文化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促进,发展,是有贡献的!而女拖拉机手这是很少的,而知青的杰出代表杨丽娟,就一名女拖拉机手…</p> <p class="ql-block">选用栖霞中学67届高中学姐(一回回梦回故乡)的照片文章(王霞兰是我们栖霞中学的骄傲,是大仪知青的优秀代表,后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摄影师,美篇作者美猴王也是栖霞中学的学长,返乡知识青年…工作的原单位是734厂,是一位工作能力强,思想进步的党务工作者,他退体不退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休后担任退休支部书记,把社区工作做到有声有色…是一位优秀,模范,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栖霞中学的“小文人”王辉,67届初中毕业生,父亲王曼洛老师人人皆知…</p> <p class="ql-block">本篇文章用王輝同学的诗词作为结束。谢谢大家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