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门是古吴越的交界处,镇上有许多关于界的记载,京杭大运河的拐湾处就有古吴越交界的磊石弄,元至元《嘉禾志》载:“越王垒石为门,以为界限之所,故名石门,或曰石夷门”;镇西北的沈店桥港上有一座通市桥,桥东就有一块界碑,上书“吴越界”。可惜的是这块石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水利时被移除,连照片也没有留下。通市桥是一座古桥,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屡建屡废,石柱上原镌有一副对联:“霅泉北来南会苕水入京杭,傍临辟塞横骑吴越两界地”。由此可见,说它为吴越界桥并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近日在与友人的交谈中,得知在石门镇周墅塘村和吴兴练市的交界处,还有一座界桥,而且保存得相当完整,也有人说它是古吴越的分界点,但没有资料可以查证,清光绪《桐乡县志》只标志界境桥在二十都四图字样。清同治《 湖州府志》亦有载,但建筑年代失考。但我心里总缠绕着一个问题,如此明了的边界节点,为什么现在却划湖州一方呢?</p><p class="ql-block"> 为了一睹古桥的风采,便约了原安兴乡的老乡长房指南先生,房指南是个石门通,在安兴乡没有并入石门前,曾在这里做过十多年副乡长,尽管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但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仍记忆犹新,在他的指引下,顺利地找到了这座古老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泽国水多桥也多,千姿百态的桥不但是华夏文明的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和地域文化。初春时节,天还有点冷,我从石门镇出发,一路驾车往北,经陆家庄村陈家庙后,再往西北行驶,就进入了一条通往练市方向的乡间便道,当导航播报“你已进入湖州市境内”时,汽车已缓缓地靠近了一座石拱桥。从远处望去桥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横跨在静静的水面上,桥面几乎高出了村居的房顶,宁静的画面中似乎能弹出了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 界境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高4米、长15米、宽3米,两坡各有踏步11级。拱圈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尽管历经风雨,但桥上的石雕仍历历在目,清晰可辨,桥名和对联皆为隶书阳刻,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气。西侧的桥联为“界分南北通途远、境涉嘉湖利济深”,北侧为“碧水回环堪汇通、长桥萦带却缠灵”,将界境桥三字镶嵌其中,一眼就能看出此桥是当时湖州府与嘉兴府分界标志之一。现为桐乡市石门镇周墅塘村塘家浜组与湖州市练市镇界境桥组交界处。沧海桑田、几经变迁,而这古老的桥梁、古朴的石刻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蓦然间,我想到了一篇最新读到的报道:《跨区域河道怎么治——跳出藩篱 联动治水》。这是浙江在线2015年11月3日的一篇报道,文章说:界境桥港全长4945米,却一水跨两地,分隔了桐乡石门、南浔练市两镇,自西向东流经湖州和嘉兴6个行政村,是嘉兴与湖州两市的界河。由于二区联动共治,使河流流水潺潺,清可见底。那又为什么在桥南几百米处导航会播报“你已进入湖州市境内”提示呢?</p><p class="ql-block">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北岸的自然村,村子门前的界境桥港河水清澈、秀水碧波;两岸阡陌互错,翠竹桑林遍野;界境桥港原本就是活水,东西两头分别与白马塘港、周墅塘港相连,村庄、居民、石桥或伴水而栖或迎流而建。大有“先生家住练溪南、栽柳迎门映碧潭”、“水桥门径垂杨柳、老圃家风蔬菜香”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界境桥堍稍东北,在新建的房子前,还矗立着一个高耸的门头,村民告诉我,这是古时钱家厅的遗物,门头历经风雨,还是巍然不倒,上面的砖刻依然十分清晰,"聿脩厥德"四个大字,告诉你: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p><p class="ql-block"> 站在界境桥的脚下,元代马致远笔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又一次在这个小村子里呈现,如入仙境一样。 不竟使人浮想联翩,这桥记录了多少辛酸,承载了多少来去匆匆的脚步;连接起多少感情的纽带……界境桥港是一条供着子子孙孙的河,而界境桥则是一座连结嘉湖的友情之桥。</p><p class="ql-block"> 正在河南地里拔萝卜的村民李锦荣(84岁)告诉我,土改以前,桥北有桐乡的田地,桥南也有桥北村庄的田地,靠近南桥堍的地方就有界境桥自然村的六亩土地。到这里,我似乎恍然大悟!在封建土地私有制时期,土地是允许买卖的!在区域划分上,桥归入了湖州,但在老百姓心中,这桥还是嘉兴与湖州的分界点!</p><p class="ql-block"> 界仅仅是行政区之间的一个地标,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又是无形的,桥南的姑娘嫁到了桥北,桥南的小伙娶了桥北的新娘,路越走越短,情越来越长……</p><p class="ql-block"> 跨过桥,便可一脚跨过嘉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一切都已焕然一新。老房子变成拔地而起的小洋房,桥边新建了一座水泥桥,保存了历史,方便了百姓,泥石路变成蜿蜒的水泥路,自行车、三轮车等变成豪华的汽车,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站在老桥上倾听流水的声音,放眼新桥,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首速写大自然的旋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