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前眼里总是“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去对比,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总是找不到好的方法,让我家的孩子聪明。</p><p class="ql-block"> 今天河南教育厅关于开展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公益讲座活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利用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让爱的陪伴更有力量。特邀周彦伟校长为我们带来“加强习惯培养,奠基美好人生”。我们新程街小学六(六)的老师,家长和小伙伴们一起搬起小板凳聆听。</p> <p class="ql-block"> 光聪明的人到社会上不一定有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学校学到的东西都忘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好的习惯真的是能够影响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看,我们听的多认真!好习惯一定要坚持!</p> <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培养孩子行为养成的最重要的场所。但是在习惯养成上家庭比学校比老师更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但不同的行为变成习惯,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也是非常大的。第一个阶段是强制阶段,尤其是最开始的不良习惯,自带兴奋剂,轻而易举就能经常做到。而好的习惯往往需要用抑制,用意志来坚持。比如不用家长提醒,孩子每次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他就想着看电视,玩手机,而无论家长怎么催促孩子,还是不愿意写作业。所以说在习惯培养的开始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排除困难强制执行。比如约定放学回家先写作业,不能玩,也不能安排其他的,比如到商店购物,还有先吃饭的等等。 第二阶段是激励阶段。比如孩子放学回来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写作业?如果先看电视给的时间少,如果先写作业,再看电视时间长。这样作为激励奖励给孩子,会激发他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p> <p class="ql-block">那如何养成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只要掌握好以下八个要点:</p><p class="ql-block">有利的环境 耐心的引导</p><p class="ql-block">及时的表扬 良好的示范</p><p class="ql-block">默契的合作 有趣的游戏</p><p class="ql-block">恰当的规则 坚决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哇!好像说的都是自己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好习惯我养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习惯。不管是学习习惯,日常习惯,还是善于思考的习惯,都是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p> <p class="ql-block"> 总之,习惯的养成,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当我们发现走偏的时候,给他纠正回来,重新回到这条道上,不久形成了一条小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养成,而是在于坚持的做下去。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