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故事】杨洪富:万物负阴而抱阳(Z117ZW020)

皎皎书苑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杨洪富,1961年12月出生于白驹镇,1978年白驹中学毕业,1980年考取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政教系,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共盐城滨海县委党校、县委办公室工作,1987年9月调至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先后在行长办公室、住房信贷部工作,历任科长、副处长,高级经济师。2000年4月调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先后任股权管理部、资产管理部高级经理。2005年10月就职于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职务,兼任东台中玻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北京秦昌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江苏省建材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玻璃协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白驹镇老街)</p> <p class="ql-block"> 【一生二】</p><p class="ql-block"> 佛说:世上一切,皆是因果。哲学家讲:存在即是合理。当我们每个人仔细回想已经发生的过去和思索将要发生的未来,莫不如此。</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社会经历了巨变。1977年底国家恢复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我是78年白驹中学的高中毕业生,恰好赶上了第二年的高考。当年参加高考是多数同学的必然选择,每个参加高考的人都怀揣梦想,希望幸运之神能够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我的高考之路,比起他人走得要长一点、更曲折一点。</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学、中学时期,是知识不被重视、知识分子不吃香、教育要“革命”的特殊年代。学生在校学习并不追求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更没有高考的压力,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过着一种轻松、快乐且有趣的生活,很少会去想长大以后的事情,貌似生活在童话般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小学时,没有参加过少先队,却当过红小兵,写过小字报;中学时,没有春游秋游,却有学工学农,搞斗私批修、批林批孔,造反派黄帅、“白卷学生”张铁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时除了寒暑假,还放农忙假,进行学农、支农。在同学中我是比较玩皮的,尤不喜纪律约束,是课堂上的“活跃分子”,课外的“积极分子”,思想上的“落后分子”。各种调皮捣蛋的事情数不胜数,举不胜举,属于不受老师待见的一类学生,家长会被老师请到学校里谈谈话。当然偶尔也有作文在课堂上被讲评、作业被人抄写的高光时刻,也还参加过作文比赛。学校基本上没有课外作业,更没有什么预习和复习,上课之外的时间就是我们最惦记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从小学到中学的玩伴有王勇刚、李爱祥、李志宁、陈于定、杨少成等,大家在一起尽情地玩耍,享受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除了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做家庭副业,减轻家庭负担,这也是白驹人勤劳能干的一面,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做副业。我最拿手的是做蛋撇子,一天能做三百多个,大体上,是白驹镇上的“冠军级”选手之一,这也曾给镇上的其他小伙伴们带来不小的压力。另外,糊纸盒,涮纸箱,做玩具布娃娃都有做过,还会结渔网,从小培养了较强的动手能力。</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生活,一方面是贫苦艰辛、物质匮乏,另一方面是内心快乐、无忧无虑,两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1976年刚上高中不久,中国的世纪伟人毛泽东逝世,紧接着“四人帮”垮台,77年,另一位伟人邓小平复出,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p><p class="ql-block"> 77年的高考,是冬季考试春季入学,那时我刚上高二,离高考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对于我这个学习成绩一般的考生来说,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把之前拉下来的课补上,赶上成绩好的同学,还要与上届及老三届的考生同场竞技,要考上大学,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当年学校老师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一个基本分类和排队,我是排在种子选手之外的第二梯队,处在冲一冲、跳一跳的行列里,如果考试时能超常发挥才能成功的那一类。从理性和客观来分析,自己纯属陪考,就是个打酱油的。老师、同学、家人都没看好我,但当时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信心满满,可没想那么多。</p><p class="ql-block"> 78年的高考录取率是6%左右,从参加高考的人数来看,我们应届生只能有2-3%人能够进入大学。因此我的第一次高考失败是很必然的,也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 同学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种子选手王勇刚、李爱祥如愿以偿分别考上了南京工学院、江苏师范学院,也有应该能考上但又未能如愿的种子选手如胡学新之类的同学,属于考试发挥不太正常的;而那种“超常发挥”的同学,只存在想象之中。那一年白驹镇上除应届生外考上的也有不少。</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高考结束以后,考上大学的同学对我是极大的刺激,对于落榜,我自然心有不甘。高中毕业后,闲在家里无所事事,自己暗下决心好好准备,继续参加下一年度的高考。</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时候,学校和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帮助。赵仿模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他对我进行了及时的鼓励与专业指点,在对我各门学科优劣势做了全面分析后,建议我改考文科,这样考上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我听从了赵老师的建议,从一个理科生变成了一名文科生,开启了我的第二次高考和第一次文科考试之旅。</p><p class="ql-block"> 因已高中毕业,学校还没开设补习班,我只能在家中进行自学和复习,有问题时去学校向老师请教。当时考文科的人较少,能够在一起学习交流的人也找不到,复习资料基本没有,仅有的历史、地理等教科书和考试大纲还是向老师和学校借的。一人在家复习有种孤立无援、孤军奋战的感觉,夜晚陪伴我的是小阁楼上那盏15瓦的白炽灯和从屋后大会堂传来的电影放映声。日复一日,高考的日子很快就来临了,这次考试也还在刘庄中学考点,一个人默默地骑着自行车去参加考试,但最终结果是再次失败。</p> <p class="ql-block">(1980年高考准考证)</p> <p class="ql-block">(白驹镇老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 【二生三】</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虽然还是落榜,但是距离录取分数又更近了一步,仅差3分,算是一步之遥吧。是坚持继续再战还是放弃?是一个艰难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如果当时能够进县城的事业、机关单位,或者好的工厂企业,我的高考极有可能就此划上句号。</p><p class="ql-block"> 我和其他多数镇上同学有个很大的区别在于,我是城镇居民“定销户口”,白驹人口中说的“软本子”。</p><p class="ql-block"> “软本子”是段历史,据说是当时地方政府发明的一项土政策,在三年困难时期,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城镇居民吃粮问题,对人口多的家庭要压缩一人指标,每月供应粮食计划指标减少一斤,把城镇居民分为了定量和定销两种,定量人口的粮食本子是硬的,定销人口的粮食本子是软的,俗称“硬本子”和“软本子”,因此我的每月的粮食供应量是23斤。其实每月少吃一斤粮食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供应得少也不一定吃得少,但是在70年代末进行就业安排时,两者的区别对待就成大问题了,持软本子的人只能安排在大集体单位和社办企业就业,即只能在白驹镇范围内企业单位工作,白驹镇之外是“硬本子”才能去的。上帝给我关上了通过就业走向外部世界的那扇门。</p><p class="ql-block"> 想一想吧,学习好的同学考上了大学,将来前途无量,硬本子的同学可以进县城的单位上班,小日子也会不错,而自己只能在小镇子上的企业混饭吃,这种“低人一等、矮人一节”的做法,似乎就是命运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也就在这时候,大丰县中学开设了高考补习班,将全县相差几分的高考落榜生招收进来统一集中复习,冠名为“中五”班,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更好的再次进行高考,进军大学的机会。记得我是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时,收到丰中复读通知书的,于是,两次高考未果后,我成了大丰县中学中五三班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能够到丰中复读需要真正感谢的人是我的父亲,是他的毫不犹豫的支持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的家庭人口较多,负担较重,高中毕业已在家复习一年,未能考取,到丰中复读花费更大,而且能否考取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纸箱厂(前身综合厂)一名普通的工人,他出身于兴化县的佃农家庭,虽然不识字没有文化,但有思想和智慧,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45年他就加入了共产党,在白驹从事过地下工作;文革期间他还做过中小学工宣队的负责人,因此与学校里的校长、老师有些来往,也喜欢结交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文革前我三哥考上丰中初中,是他变卖了家里的东西去交学费,在他的后人中能够出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是他心中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在复读期间,从前的小伙伴们的鼓励,也坚定了我的复读之路。王勇刚、李爱祥两位同学给予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假期回来总是鼓励一番,并带来了大学校园美好的景象,王勇刚送我的绿色塑料封面的活页笔记本至今记忆犹新;在大丰县城上班的同学回到白驹时也来到我家里一再鼓励我,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讲事不过三,第三次高考之旅开始了。在丰中复读期间,白驹的同学大都已在县城工作了,这期间与他们走动来往较少,重要使命在身,我把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学习上。丰中是县里最好的高中,师资力量雄厚,而复读生均是落榜生,且大多是农村户口,更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家都希望通过考取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同学们学习都非常认真且自觉,特别是年龄比我大的,学习更是用功和刻苦,夜以继日,埋头苦读,是一种常态。这时我也较从前更为认真,学习成绩也排名前列。</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系统复读学习,终于如愿以偿,我被江苏师范学院政教系录取(1982年改为苏州大学政治系),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上帝的另一扇窗终于为我打开。</p><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变化最大的阶段。中学阶段处于朦胧状态,少不更事,自我感觉天资一般,开化较晚,花九牛二虎之力才敲开大学校门。进入了大学校门,有种顿悟的感觉,清醒许多。</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刚改革开放,社会上各种思潮涌现,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实践真理问题的讨论、异化论、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文学领域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新概念不断显现,西方的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科学哲学不断地被介绍到中国,实际是一次新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因为政教专业的关系,我阅读了近现代西方思想家、理论家的一些著作,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均有所涉及,系统地学习了马恩列的主要著作,通读了毛泽东著作;对于历史、文学名著方面也有所涉猎。苏州大学的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安静,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在读书学习以外,积极地参加学校、系里及社会的各类活动,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与老师、同学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此外还能走出校门,走进工厂、农村搞社会调查,周末还会穷游,走遍苏州郊区的文化名镇,假期到南京、上海等地高校的同学那里游历。四年大学生活,是充实丰富的,除了学习了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外,特别是通过对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初步掌握了认识社会、建设社会的理论和方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初步锻炼。大学毕业时,自己内心充满使命感,满怀信心地踏入了社会。</p> <p class="ql-block">(2002年在南京钢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p> <p class="ql-block"> 【三生万物】</p><p class="ql-block"> 我的职业生涯从党校教员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学时期学习认真,积极向上,表现优秀,毕业时作为“选调生”被组织上安排基层锻炼培养,分配到盐城市滨海县委党校。在党校,我主要负责干部中专班和短期培训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两门理论课的教学工作。面对的学生均是年龄比我要大很多的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对于深奥的哲学原理我能够深入浅出讲出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党校领导都很满意,大家反映也比较好,工作的第一年就被评为“县优秀工作者”受到表彰。</p><p class="ql-block"> 在党校工作不到两年,又被调到县委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主要是协助县委主管农村工作、乡镇企业的李声源副书记开展工作。李声源副书记是大丰人,曾经在我们白驹公社工作过,因此,我感到非常亲切,他对我也非常关心,我跟着他走遍了滨海县的每个乡镇,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他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宽厚仁慈的人格品质对我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在滨海工作三年后,我被组织上调到了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工作,职业上有了一个较大跨度。在工商银行工作十四年里,我从事过秘书、信息、对外宣传、住房信贷业务管理等工作,发表过数十篇新闻稿件和文章,是省工行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开创者之一,制定起草过江苏工行系统第一个住房信贷管理办法。也曾经在基层行学过会计、出纳、信贷。自己被纳入工商银行总行的百千人才工程计划和专门的培训。期间,晋升为高级经济师,副处职务。</p><p class="ql-block"> 2000年初,国家为支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决定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专业处置不良资产。这个时候负责组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的省工行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能去华融公司工作。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终于跨出银行的大门,来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了专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是中国金融业一个全新的业务,是我以前工作中没接触过的,需要法律、财务、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总部的专业培训,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由我主持制定对江苏省内的熊猫电子、南钢、南汽、徐工等十多家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的评审方案,得到国家的批准和实施,部份成为了经典案例,同时我也成为这些大中型企业的董事、监事。我还直接参与处置了近百亿元不良资产,被公司评为处置能手。</p><p class="ql-block"> 在华融公司工作的五年时间内,我与同事们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这是一个企业和资产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的阶段,这个过程中,自然也是我们自身价值被发现和认可的阶段,那是一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岁月,我们成天“累且快乐着”,我们为此也获得了精神上真正的愉悦和满足。</p><p class="ql-block"> 2005年5月,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CEO找到我,邀请我加入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是从事浮法玻璃生产的制造型的集团公司,在香港上市时,拥有着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远大梦想,正是在这样的梦想下,我来到了这家公司。</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选择和以往有很大的差别,以前的工作变化还都在体制内,基本没有风险,现在是自己砸掉金饭碗,端上泥饭碗。2005年底,我的职业生涯开启了最后一站。从开始在北京筹建集团公司总部,投资并购行业其他公司,负责公司投资、人力资源事务,工作地点在北京、宿迁、东台、威海等地不断变换。目前我已接近退休年龄,但仍服务于这家公司,公司的目标仍在路上,我仍在尽我最后的微薄之力。</p><p class="ql-block"> 从开始高考时,我读过两所高中、考过三次高考,近四十年职业生涯,在五家不同单位、公司上班。有党校、党政部门、国有银行、金融公司、外资企业,体制内、体制外,可谓是丰富多彩。工作跨度之大,内容之广泛,确实也是不为多见的。能够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利用拥有的资源,把握时机,抓住机遇,正确抉择,是人生职业生涯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坏,决定走得远近和高低,决定成功和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了一些机会,也失去一些机会,有得也有失,福兮祸兮,祸兮福兮。</p><p class="ql-block"> 最为庆幸和自豪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在货币拜物教的时代,能够中流击水,始终把握自己,不迷失方向,不忘初心,所获得的一切,均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打拼,问心无愧。人生的旅途就是一个过程,有人简单,有人复杂,有人雁过留痕,有人痕迹难踪,但只要能够创造价值,对社会做出贡献,无论大小,均不枉此生。</p><p class="ql-block"> 高考曾经是小镇人人生的敲门砖,由此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在当下大多数考生都能走进大学殿堂,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高考只是人们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手段之一,使得高考的难度和从前不再一样,但高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生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点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 更为重要的是,高考仅仅是人生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之后,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事关个人发展和成败得失的抉择,高考,不再是一劳永逸的“敲门砖”。诗和远方存在于从高考开始仍然永不停息的努力和坚持之中。</p> <p class="ql-block">(2007年11月白驹在宁部分中小学校师生相聚)</p> <p class="ql-block">(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编辑/陈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