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与建筑

Raymond

<p class="ql-block">拿破仑于1848年当选法国总统,1851年建立了第二帝国。随后他启动了将巴黎彻底改造为“首都之都”的项目,巴黎改造计划来自于他在美国和英国的经历中获得的灵感,把旧巴黎打造成国际时尚之都是他执政时期最伟大的政绩。</p><p class="ql-block">佩戴红绶带的路易·拿破仑三世 Louis Napoleon III (1808-1873),手拿鹅毛笔<span style="font-size: 18px;">签署了文件</span>,严肃地对身穿银花图案黑礼服 (右五) 的奥斯曼男爵说:"我要在这个拥挤的城市中建造<b>大</b>的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拿破仑将合并巴黎多个社区的法令交给奥斯曼男爵》1865 阿道夫·伊冯 Adolphe Yvon 法国卡纳瓦莱博物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男爵十分清楚拿破仑三世对建造林荫大道的三大原因:第一,给巴黎带来具有下水道系统的林荫大道意味着更好的交通,其次,旧城改造带动了经济和资本的流动,新的百货公司建在这些林荫大道两旁,将提振消费,第三,他在回忆录中说,拿破仑三世希望建造这些林荫大道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对以往几次内战,包括1830年至1848年的多次革命起义,人们在大街小巷设置路障的历史记忆犹新,因此他<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下令</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建造林荫大道以杜绝路障。</span></p> <p class="ql-block">具有法国特色“路障”题材的艺术作品,生动地重现了当年残酷的斗争场面,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索夫洛街的路障与街战》 1848 韦尔内 Vernet 柏林历史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莫特勒里街的路障》1848 梅索尼埃 Meissonier 卢浮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1871年5月路障》1911德瓦姆贝兹Devambez凡尔赛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 Baron(1809-1891)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高级公务员,他于1853年6月被任命为塞纳省长,负责改造巴黎旧城改造项目。改造前的巴黎,有许多违章搭建的棚子,像疥疮一样溃烂着巴黎的建筑,塞纳河岸边遍布贫民窟,极大影响了巴黎市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奥斯曼男爵肖像》1860 莱曼 法国卡纳瓦莱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黎公寓楼层的截面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1850年代巴黎公寓横截面图 1852 埃德蒙·特克西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典型的奥斯曼建筑旨在容纳社会各个阶层,不同楼层显示了租客的经济状况。高天花板的一楼是商店,并附有"夹层" ,用于店家存储或住房,贵族家庭住三楼 (主层) ,设有阳台和优质的窗框,当时民用电梯尚不存在,它避免了富人爬楼梯的“繁重任务”,为了与三楼保持平衡和美观,六楼也有阳台,阁楼成为未成名艺术家的栖身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典型的奥斯曼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男爵于 1855 年建成的第一条里沃利林荫大道 de Rivoli boulevard,为其它林荫大道的建造树立了典范。里沃利街是巴黎市中心的一条著名商业街,领先的时尚品牌店都在这条大街吸金。</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男爵随后又建造了圣米歇尔林荫大道Boulevard Saint Michel,斯特拉斯堡林荫大道Boulevard Strasbourg和圣丹尼斯林荫大道Boulevard Saint Denis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圣丹尼斯林荫大道的冬天》 1875 莫奈 波士顿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经过奥斯曼男爵大刀阔斧的巴黎旧城改造,巴黎的卫生和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彻底检修,杜绝了污水溢出和异味。巴黎狭小、弯曲的街道变成了宽敞笔直的林荫大道,新建筑的每一层都有水和煤气供应,林荫大道宽阔的人行道吸引漫步的行人,咖啡馆挤满了顾客,剧院、餐馆和百货商店迎合了寻求快乐的顾客需求。明亮的街灯鼓励市民们夜间大胆外出,不必担心自身安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蒙马特大道之夜》1897 毕沙罗 伦敦国家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是拿破仑三世新巴黎的核心杰作。著名建筑师查尔斯·卡尼尔Charles Garnier 将这种风格直接描述为"拿破仑三世" 。虽然汽车已取代了华丽外观的马车,但巴黎歌剧院仍以举办歌剧,芭蕾舞和音乐会独领风骚,并于1923年被列为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在1853年至1870年期间担任塞纳省长。他主持的重建计划,拆除了大量旧建筑,宽敞的大道取代蜿蜒的小巷,最终使巴黎成为一个由林荫大道和绿地公园组成的国际大都市。作为巴黎的象征,这些被称为“奥斯曼建筑” ,不仅在设计上力求美观清晰,而且在视觉上保持一致性。效仿这一模式的公寓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1851年至1900年间,在巴黎市中心范围内建造了近1240座奥斯曼式样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奥斯曼男爵在巴黎新建的林荫大道 (红线) 示意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巴黎有一条奥斯曼林荫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1851年拿破仑三世宣布为皇帝时,未来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 21岁,马奈19岁,德加17岁,西斯莱和塞尚都是12岁,莫奈11岁,雷诺阿、莫里索、基约曼和巴齐耶正好10岁,卡耶博特才3岁,他们都赶上了奥斯曼男爵把旧巴黎打造成时尚新巴黎的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时尚新巴黎</span></p> <p class="ql-block">爱德华·马奈 Edouard Manet (1832-1883) 的作品都取材于巴黎的现实生活,在奥斯曼阳台上观赏巴黎街景,成为当时巴黎中产阶级追求的生活方式。马奈一生都在寻求学院派沙龙的认可,《阳台》入选1869年的沙龙展。在这幅画中,马奈试图探究户外强光与室内人物暗影之间的对比。整幅画的总体印象充满了真实的深度感。他中意的模特莫里索(也是印象派画家)首次出镜他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阳台》1868 马奈 奥赛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 Claude Monet (1840-1926) 的《卡普辛的林荫大道》是一幅描绘奥斯曼建筑的作品。卡普辛林荫大道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天空、建筑、树木、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呈现出各种色彩,莫奈描绘林荫大道局部受光与逆光的细微变化,从城市风景变化的光线,捕捉瞬间的色彩魅力。他以变幻的色彩记录一种真实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卡普辛的林荫大道》1873 莫奈 普希金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莫奈笔下的作品,虽然描绘的主题是火车站、教堂和公园,但他都把奥斯曼建筑作为画面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 莫奈 私人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圣日耳曼奥赛尔教堂》1867 莫奈 柏林国家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主花园》是莫奈描绘奥斯曼城市改建和林荫大道的经典之作。莫奈这幅被认为是"前印象派"的早期作品,已经有印象派风格的萌芽出现,特别是天空云彩的描绘,具有明显可见的笔触和运动感,这些都是印象派风格的关键要素。街上的行人和马车也采用了相同的笔触,但是《公主花园》的前景仍然以逼真的现实主义风格绘制。这幅画是莫奈从注重细节和轮廓清晰的现实主义与反映整体视觉效果的印象派的融合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公主花园》1867 莫奈 俄亥俄艾伦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分别于1872年和1875年创作了《新桥》和《巴黎的林荫大道》。他描绘了繁忙的新桥和林荫大道,展示了工业化和奥斯曼改造巴黎的风貌。这几幅画被认为是雷诺阿最著名的巴黎城市景观题材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新桥》1872 雷諾阿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巴黎的林荫大道》1875 雷诺阿 费城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阿尔芒德·基约曼 Armand Guillaumin (1841-1927) 是一位擅长风景画印象派画家,1861年就读苏伊士美术学校 Academy Suisse *,与毕沙罗和塞尚同班,他参加过六次印象派画展。1886年,他结识梵高的弟弟提奥,提奥帮他卖过一些画。基约曼在《巴黎瓦尔休伯特广场》这幅作品中,也不忘把奥斯曼建筑作为其画面的“模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美术学校的校长是查尔斯·苏伊士 Charles Suisse (1846-1906),校名用他的姓,有些书籍和网站都把 “苏伊士美术学校” 误译成 “瑞士学院”,特此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巴黎瓦尔休伯特广场》1875 基约曼 奥赛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尔弗雷德·西斯莱 Alfred Sisley (1839-1899)是一位纯风景画印象派画家,住在距离巴黎市中心以西15公里的马尔利小镇。他笔下的马尔利街景还是一些二层楼的旧建筑,可见风魔巴黎的奥斯曼建筑尚未惠及马尔利小镇和阿让特伊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马尔利街景》1876 西斯莱 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阿让特伊街景》1872 西斯莱 奥赛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卡米尔·毕沙罗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 于1897年写信给在英国发展事业的儿子吕西安 Lucien,他在信中説道:“我忘了告诉你,我住在卢浮宫大饭店 Grand Hôtel du Louvre ,从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歌剧院大街上的壮丽景色.... 我很高兴有机会画这些巴黎的街道,人们常说它们丑陋,但实际上它们是那样的银光闪闪,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歌剧院大道》1898 毕沙罗 法国兰斯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新桥》 1901 毕沙罗 布达佩斯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新桥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精确的绘画是枯燥的,不要把描绘物体的轮廓限定得太紧; 正确的笔触和颜色应该是创作一幅图画的关键…不要一点一点地画,这样不利于整体印象,而是通过在每个地方都放置色调,并试着立即画出你的感知……不要害怕涂上颜色,画你观察和感觉的东西……” 这是毕沙罗对年轻画家勒·贝尔Le Bail 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蒙马特大道的阳光》1897 毕沙罗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古斯塔夫·卡耶博特 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在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这些大名鼎鼎的印象派大咖名单上,似乎并不为大众熟知。但他的作品却因为对新巴黎现代化城市的独特描绘而让人回味无穷。卡耶博特的画作呈现奥斯曼男爵为巴黎建造的新林荫大道和现代公寓住宅。他以艺术家的眼光,细腻地描绘了巴黎奥斯曼建筑和街景。他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巴黎的城市化进程的崭新角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俯瞰哈莱维街景》1878 卡耶博特 巴贝里尼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豪斯曼林荫大道的阳台》 1880 卡耶博特 私人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巴黎街道:雨天》是卡耶博特非常有名的画作。前景是穿着考究的一对情侶,挽着手、撑着伞在雨中行走,画面的背景是奥斯曼建筑勾勒的都市轴线。街上行人在潮湿的鹅卵石街道上不期而遇或交叉而过,安闲而不匆忙。近景、中景、远景的人物相互交迭,体现出巴黎人的优雅品位。《巴黎街道:雨天》是19世纪末期巴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幅画是介于写实与印象之间的艺术佳作,这是卡耶博特对艺术史的杰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巴黎街道:雨天》 1877 卡耶博特 芝加哥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莫奈十分喜欢卡耶博特的作品,笔者于2016年9月在法国莫奈故居的墙上看到莫奈收藏他《巴黎街道:雨天》的另一个简约版本。</span></p> <p class="ql-block">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接触到卡耶博特的杰作便是馆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的《刨地板的工人》。这幅作品最具社会写实特色,其灵感来自卡耶博特家中翻修地板。三位刨地板的工人露着背,逆着光,俯身跪着,埋头苦干,整个画面充满活力,极具临场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刨地板的工人》1875 卡耶博特 巴黎奥塞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佩克Le Pecq 小镇位于巴黎西北郊,距巴黎市中心18.4 公里。从澳大利亚著名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John Russell (1858-1930) 的《佩克桥景》作品中可以看出奥斯曼建筑尚未影响此地,大桥后面的建筑群都是二层楼公寓,三层楼建筑凤毛麟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佩克桥景》1887 约翰·罗素 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span></p><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于1886年2月底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来巴黎投靠弟弟提奥,赶上了第八届、也是最后一届印象派画展,梵高大开眼界,真正体验印象派的色彩和风格。梵高在巴黎潜心学习绘画,调色板逐渐从荷兰的灰暗色变成巴黎的明亮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从勒皮克街的房间俯瞰巴黎》 1887 梵高 梵高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克里希的林荫大道》 1887 梵高 梵高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对比梵高笔下的巴黎奥斯曼建筑与阿尔勒的旧建筑,可以看出奥斯曼建筑风格尚未涉及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小鎮。阿尔勒当时不过是个三四线小镇,不可能有巴黎一线城市的眼界,何况也没有大手笔的财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黄房子》 1888 梵高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马克西米利安·卢斯 Maximilien Luce (1858-1941)是一位被边缘化的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他与毕沙罗、修拉、西涅克等艺术家是画友。受新印象派的创始人修拉和西涅克的影响,卢斯擅长点彩画。卢斯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奥斯曼城市公寓和林荫大道的优美场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巴黎的街景》 1896 马克西米连·卢斯 私人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圣礼拜堂与街景》 1901 卢斯 旧金山蒙哥马利画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巴黎大街》 1888 卢斯 西班牙卡门·蒂森收藏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比较下面一组巴黎和上海的奧斯曼建筑,可以看出印象派艺术家卢斯创造的《巴黎大街》真实地还原了奥斯曼建筑。奥斯曼建筑风格不仅影响法国,而且也影响了其它国家,包括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德华·维亚尔Édouard Vuillard (1868-1940) 是受印象派影响的法国纳比斯派(Nabis)艺术家。《文蒂米尔广场》以不对称的画面,描绘了奥斯曼建筑、作曲家赫克托·柏辽兹 (Hector Berlioz) 的雕像,以及为婴儿车、游客、玩耍的孩子提供宁静安逸的街心花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蒂米尔广场》 1909 维亚尔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柴尔德·哈萨姆 Childe Hassam(1859 -1935)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印象派艺术家,以描绘城市和沿海风光著称。哈萨姆与美国画家玛丽·卡萨特 Mary Cassatt 和其他美国艺术家一起,在向美国的收藏家,经销商和博物馆推广法国印象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国庆日7月14日》1910 哈萨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法国奥斯曼建筑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印象派艺术家笔下的奥斯曼建筑和林荫大道作品一起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供后人学习与欣赏。感谢这些艺术大师们:莫奈、毕沙罗、马奈、雷诺阿、基约曼、西斯莱、卡耶博特、罗素、梵高、卢斯、维亚尔和哈萨姆,他们创作的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佳作,都是以无与伦比的天才与勤奋为前提,每一幅画作都生动描绘了有奧斯曼建筑的巴黎风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如今有些奥斯曼建筑摇身变成豪华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法国文豪莫泊桑对莫奈的作品赞美有加:“与其说他是一位画家,倒不如说他是一名猎手……他耐心地等待日光的出现和阴影的来临,寥寥数笔,千变万化的流光和形影莫测的浮云便在他的画面上束手就范。 ”</p><p class="ql-block">正是这些伟大的印象派艺术家们,用画布记录了法国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绘了日新月异的巴黎城市景观和小镇的闲情逸致,为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象派不朽佳作。</p><p class="ql-block">巴黎之所以被称之为“浪漫之都”,拿破仑三世及“首都之都”的执行者奥斯曼男爵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波德莱尔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借用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 在《1845年的沙龙》展评中的真知灼见为本篇的结束语:“真正的画家将是懂得如何抓住当代史诗般生活的人。通过色彩和绘画,他将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拥有的庄严和诗意。… 没有人会留意明天的风向,但现代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却围绕着我们,激励我们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艺术图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致谢法国卡纳瓦莱博物馆、卢浮宫、柏林历史博物馆、凡尔赛宫、伦敦国家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奥赛美术馆、普希金艺术博物馆、柏林阿尔特国家美术馆、俄亥俄艾伦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费城艺术博物馆、布达佩斯艺术博物馆、法国兰斯美术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梵高博物馆、旧金山蒙哥马利美术馆、西班牙卡门蒂森收藏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参考书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Impressionism in France by Peter Feist, Taschen, 20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Impressionism by Bouruet Aubertot, Flammarion, 2017</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顾睿 Raymond Gu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曾在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任英文翻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英语教师,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公司任高级经理,美国天合亚太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德国采埃孚亚太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过著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