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二、三、四图是网上资料图片) </p><p class="ql-block"> 以前,曾经听朋友提过并邀请我去参加驴友团爬黄梅雪后。</p><p class="ql-block"> 黄梅雪后,因为有一个雪字,自然的,有点先入为主,当时以为是外省的一座山峰。</p><p class="ql-block"> 外省的山,太远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呢!于是就那么拖着,有机会再去吧。</p><p class="ql-block"> 不过,却也一直好奇:它在哪里?在哪个省呢?甚至,还以为是西藏的哪一座山峰。</p><p class="ql-block"> 哈哈……</p> <p class="ql-block"> 黄梅雪后,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其实是广东韶关曲江的四座千米高峰:黄思脑、梅花顶、雪花顶、后山顶。</p><p class="ql-block"> 黄思脑(海拔1364米)、梅花顶(海拔1384米)、雪花顶(海拔1342米)、后山顶(海拔1380米)。把这四座山峰连在一起,一起穿越,叫做四山连穿,各取第一个字,简称“黄梅雪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二图为黄梅雪后全景图,近处为后山顶。)</span></p> <p class="ql-block"> “黄梅雪后”位于我们曾经攀爬过的广东驴友毕业线路的船底顶东南方向,四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紧紧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极具魅力的绝美山脊线,高高矗立在北江西岸。</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户外路上,多少都会经历风吹,日晒,雨淋,湿身,干身,再湿身。</p><p class="ql-block"> 早期爬山过后曾经会酸痛难忍,有数次爬得气喘吁吁呼吸因难时候,还想下次一定不参加了。但是,还没有等到下山回到家,却又计划着下一条线路,而且,等到下一次的时候,又是情不自禁的报名,继续自虐!</p> <p class="ql-block"> 于是,2022年的春节期间,又屁颠屁颠的跟着登山群里的朋友们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领队带领我们去的居然是黄梅雪后。</p><p class="ql-block"> 真正出发了,才认真的百度了一下,去了解黄梅雪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梅雪后,四山连穿,路途8~12小时。为了争取不当“夜游侠”,我们住宿在黄思脑山脚下的天池山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海拔已经在400米的驴友基地,常常因为激情上脑的驴友多多而导致住宿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 山里的早晨,天还没有亮。头灯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急升坡,大多都在60~70度之间。</p><p class="ql-block"> 赶路,都无暇掏出手机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杂草丛生的山间小路,因为前一天才下过雨而有些湿滑。身旁略过的都是一些细高树木,偶尔也见一些奇形怪状的大石。</p><p class="ql-block"> 有一点走在每周必爬的西樵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天亮之后发现是大雾弥漫。</p><p class="ql-block"> 天呐,真的是一幅天然的国画水墨画啊!</p><p class="ql-block"> 在这迷蒙氤氲中,在这个无限畅想的空间,你可以天马行空,创意非凡。 </p><p class="ql-block"> 而我,则是一介俗人,自然的想象这是处身于天庭之中了,虚无缥缈,不断的寻找着传说中的亭台楼阁。甚至或者,那迷雾中隐约的一点红,就是人们希冀的仙子吧?</p> <p class="ql-block"> 漫天领队和麦子领队似乎正施展着凌波微步,不费吹灰之力便飘然而上。</p><p class="ql-block"> 我在后面佝偻着身子,拄着双杖吃力的努力跟随。</p> <p class="ql-block"> 曾经有前辈说过:很多人,都会感叹人生苦短,我倒是在想,与其伤感时光易老,不如趁现在,繁花未尽、身体健康,在登山杖换成拐杖之前,多出去走走,再不折腾我们都将老去。</p><p class="ql-block"> 说得真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登山杖换成拐杖之前,多出去走走,再不折腾我们都将老去。</span></p> <p class="ql-block"> 当然,路途是艰难的,我们一直都在克服,我们都很勇敢!</p> <p class="ql-block"> 东东说,这是我们团队里的五朵金花。</p><p class="ql-block"> 除了很老的我,还有年轻我一轮多多的玲玲、东东、文玉、陈珍。</p> <p class="ql-block"> 和我们一起住宿在天池山庄的广州32号团队的小鲜肉们很快就超过了我们,更是在不久的十多分钟后听见他们在前面发出的欢呼声……</p><p class="ql-block"> 咦,发现了什么新大陆?</p> <p class="ql-block"> 紧赶慢赶加速前进,在海拔大约一千米的山腰中间,我们发现了期待已久的挂满冰凌的树枝。满目的玉树琼花,却没有“笔墨”勾勒的痕迹,是湿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冰挂。</p><p class="ql-block"> 冰挂,有冰挂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今年春节期间有寒流,粤北有雨,温度在4℃左右,猜测粤北的高山上可能有雪。预防上山下山湿滑,我们还带上了冰爪。</p><p class="ql-block"> 这几颗挂着冰凌的小树,让我们几个人大拍特拍,高兴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1300米海拔时,已经爬上了可以看见天空的一座山顶。</p><p class="ql-block"> 向上望去,低矮的茅草上满是冰霜,白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 好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正处山口,寒风凛冽,耳朵开始发麻,手指都冻僵了。</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零度左右了吧?</p> <p class="ql-block"> 带好可以御寒的厚帽子、厚手套,我们加快脚步往黄思脑山顶冲刺。</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渐上,细观近处的“尤物”,通体透明。纤细的本草苇杆,好似伸长弯曲的玻璃丝,晶莹剔透;低矮的灌木丛林,又如浅海礁岩上簇拥的珊瑚群,造型奇特。</p> <p class="ql-block"> 晶莹剔透的冰挂真的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树叶变成薄片状和落在树枝上呈放射状的玉树琼花 ,美得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些小树挂上一朵朵的一株株的没有盛开的花朵以及鲜红的红叶,被冰凌包裹着,鲜艳欲滴,让人叹为观止。再加上那一层朦胧的水雾让此时更如仙境般的唯美……</p><p class="ql-block"> 真希望自己是哪个挥着衣袖的仙子,长居仙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积在树上的冰,仿佛融进了树木里,把树干侵染成了白色的流动的画。这流动的画,就像是笼罩在树木上的一个梦。</p> <p class="ql-block"> 矮小的灌木杂树也都已经挂上了冰凌,冰凌清晰地勾勒出树木的曲线,让这些冰挂奇观显得更加多彩多姿。</p> <p class="ql-block"> 当然,团队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被父亲耕总带来锻炼的11岁的俊仔(12个小时四星级的冰冷崎岖山路,他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一声不吭,如果没有抬头看见他,似乎都没有感觉他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黄思脑山顶1364米的标志。灰蒙蒙的天空,衬托着他庄严肃穆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打卡打卡!</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心吧进行冰雪大世界四山连穿的勇士们。</p><p class="ql-block"> 赞一个!</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冰雪世界里潇洒豪气的十位团友,前排:东东、我、漫天,后排:耕总、俊仔、玲玲、洪哥、文玉、麦子、陈珍。</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向上。</p><p class="ql-block"> 双手双杖双腿不断交替着用力,呼吸喘息间还不断的诉说着各自听说的奇闻轶事,笑声中,气氛都热烈起来,好像都没有那么寒冷了。</p> <p class="ql-block"> 地面上很湿,很滑。顺着小路不断前行,路两旁婷婷玉立的树木棵棵冰肌雪骨,尽显繁华。</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仿佛那是通彻天庭的汉白玉走廊,置身仙境。</p> <p class="ql-block"> 穿过树林竹林的时候,会不断的碰触到伸出的枝丫,于是,枝丫上的冰凌便哗啦啦的往我们的头上、脖颈上、背包上洒落。</p><p class="ql-block"> 我们蹦啊、跳啊,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孩童年代,那喜悦的感慨便撑满了胸膛,激情飘荡。</p> <p class="ql-block"> 越往深山,越发寒冷,冰柱冰花越发大片而沉重,让并不粗的树枝低下了高昂的头。</p> <p class="ql-block"> 最惹人喜爱的是这些突然遇冷而瞬间凝结为冰花的小冰珠,晶莹剔透,犹如串珠一般。</p> <p class="ql-block"> 更有不畏严寒怒放于前的花朵和菌类。</p><p class="ql-block"> 被冰晶包裹着的嫩黄不甘心的向外伸出她弱弱的头颅。</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也被她的美所倾倒了,醉到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 高高低低上上下下,从黄思脑走向梅花顶,不断的数个大“V”字上下陡坡,寒冷刺骨,有些地面甚至看见满地积雪。</p><p class="ql-block"> 双手麻木、道路陡峭湿滑,大家已经对拍照兴趣大减,再加上拼命赶路,所以,往后的照片越发减少了。</p> <p class="ql-block"> 当然,在一些向南的大石头周围,是没有冰雪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除了灰蒙蒙的一片天空,仍然是一片天空灰蒙蒙。</p><p class="ql-block"> 数个小时过去,对犹如北国风光的欣喜已经有些麻木,于是便怀念起以往爬上高峰时看见的令人炫目的蓝天白云、让人心潮澎湃的涌动云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不可以一边山脊阳光明媚、云海茫茫,另一边山脊冰天雪地、白雪皑皑?</p><p class="ql-block"> 曾经去过的318川藏线就可以是这样的!山前绿草青青,牛羊成群;山后积雪数寸,没入脚踝。</p><p class="ql-block"> 怀念川西318川藏线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哎呀飘了飘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很多冰挂开始融解了,地上越发湿滑泥泞。我们只能穿上带来的冰爪。</p><p class="ql-block"> 然而,泥泞的山路不久又变成了上上下下攀爬不断的石头陡壁,穿着冰爪又无法抓地,又得脱掉冰爪。穿穿脱脱之间又浪费了许多时间,令人抓狂。十几人的队伍至少拉出了一公里长。</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原定应该中午一点)终于到达了第二座山峰梅花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时,浓雾散去了许多,近处以及远处的景色都清晰起来了,虽然还是不如人意,但还能勉强随了我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站的高还是能看的远!</p><p class="ql-block"> 山,总是那么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已经是将近下午四点,天色已经昏暗起来。</p><p class="ql-block"> 天呐,遥远的远方还有两座山峰呢!</p><p class="ql-block"> 据说,就算到达了第四座山峰后山顶,下山到山脚的后山村,还要两个半小时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乖乖,等着当夜行侠吧。</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天色将晚,呼啸的北风越演越烈了,山坡也越来越陡。几个团友慢慢的体力不支,放弃了四山连穿,准备到达第三座高峰雪花顶后,从雪花顶下撤。</p><p class="ql-block"> 漫天领队带着玲玲和我继续穿越雪花顶到后山顶下山至后山村。</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坚强的队友陈珍,在落后我们二十分钟之后,奋力的追赶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一直快速的在冰雪世界中穿行,一直走得怀疑人生。</p><p class="ql-block"> 人生已经过了几十年了,第一次走那么长时间的冰雪泥泞山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梅花顶距离雪山顶不是非常远,一个多小时。我们没有上打卡点打卡停留,毅然快步通过。</p> <p class="ql-block"> 磕磕碰碰多次又到了后山顶。</p><p class="ql-block"> 来到后山顶,夜色已经降临了。</p><p class="ql-block"> 天气越来越冷,本来就感冒的玲玲,又开始咳嗽起来。</p> <p class="ql-block"> 高山深山里,总是没有手机信号,总是联络不到跟在后面的陈珍。</p><p class="ql-block"> 马上就天黑了,分岔路口又多,我们做的路标和别的团队做的路标就怕陈珍看不见了,真的是大件事。</p><p class="ql-block"> 怕在后面追赶我们的陈珍迷路,我们在后山顶上等她。</p><p class="ql-block"> 气温可能开始降了,冷得直打哆嗦,头上戴的帽子竟全无一点温度,赫然也结起冰来。</p> <p class="ql-block"> 1380米高空的后山顶,冰雪又渐渐的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可能后山顶风大的缘故,这里的茅草植被许多都倒伏着,没有黄思脑山顶那么好看。</p> <p class="ql-block"> 景色随着夜色的降临变得模糊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一直不停的拨打手机联系陈珍的我们,也终于在另一个带领团队从雪山顶下撤的领队麦子那里得到了陈珍的消息:陈珍跟上了走在我们后面的广州驴友团32号队伍,我们不必在山顶上等她了。</p> <p class="ql-block"> 路边发现两块狭长的巨石,好有特点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终于回到了没有冰雪的山脚。</p><p class="ql-block"> 已经是将近傍晚六点。</p> <p class="ql-block"> 陈珍也在落后一个小时的时候,晚上七点与我们在山脚汇合。</p><p class="ql-block"> 原来,她扭伤脚了。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她坚强的走了五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人生真不容易,自虐更是要有恒心!</p><p class="ql-block"> 最终,在自己喜爱的户外旅途中得到极大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没有和我们一起爬山的朋友源总,已经开车到了后山村路边,接到了我们,在夜色中九曲十八弯驱车23分钟回到了天池山庄。</p> <p class="ql-block"> 原来以为从雪山顶下撤的六位团友会比我们先回到营地天池山庄。然而,意外总会发生,因为一般驴友都会四山连穿,极少从雪山顶下撤。于是,下撤线路因为久无人迹,变得无路可走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六人变成了开路先锋!而且是夜行版和少年版(俊仔才11岁)的开路先锋。</p><p class="ql-block"> 于是,本来三星半的黄梅雪后四山连穿,由于冰雪大世界、由于融雪、由于开路、由于路途整整长达12小时,变成了四星虐狗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前辈大师说过:</p><p class="ql-block">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那是手机。</p><p class="ql-block"> 见面3分钟,喜欢一辈子,那是爱情。</p><p class="ql-block"> 但是出去一阵子,却是可以回味一辈子的,就是旅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热爱旅行,而且是站的高看的远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