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9日,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党委书记、常务副团长张建军书记受邀前往临沂新世纪职业中专学校讲课,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分享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全校教职员工《道德经》学习进行了启发引领。张</span>书记运用《道德经》的高等智慧,助力实现天下无孤,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入体悟道德经智慧,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结合教学实际,将《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广大师生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临沂新世纪职业中专学校青年教师居多,近50名教职员工齐聚一堂。张书记在现场做了小调查,有近4/5的人没有阅读过《道德经》。</p><p class="ql-block"> 讲课前播放了《道德经》宣传短片,对《道德经》的基本常识进行了普及。《道德经》作为万经之王,由2500年前的老子所著,无关信仰无关宗教,合乎科学又合乎自然,全文5000字,是中华文化国魂经典,是中华文化献给全世界的一份厚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课前静心,由兰山区孤困儿童服务团志愿者王海月领读前20章《道德经》,接着,张书记深入浅出,结合教师这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职业岗位,从如何学习好道德经智慧,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到运用《道德经》智慧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一代有用人才,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深深吸引了教职员工的注意力。《道德经》浩瀚的内容不可能在一个上午 详细铺展开来,只能结合教书育人,施教等于积德行善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解。</p><p class="ql-block"> 说到救助心灵,积德行善,现场播放了纪录片《天下无孤》,王海月分享了学习《道德经》的感悟和自己在帮扶孤困儿童过程中的感受和做法。《天下无孤》的善举深深感动了教职员工,许多人通过现场扫码加入了帮扶孤困儿童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 讲课过后,张书记建议在学校建立起《道德经》读书群,定期对学校《道德经》学习进行辅导,引领,广大教职工纷纷响应,一个50多人的读书群很快建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新世纪职业中专学校闵校长为大家做总结分享。</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听了张老师的关于《道德经》学习的报告,受益颇多。作为第一次接触《道德经》的初学者,虽然感觉听起来有些吃力,但是还是从老师的讲课中感受到了很多,收获到了很多。因为时间有限,老师首先从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起,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我个人理解,不知是否恰当,就是我们学习西方哲学的“物质和意识“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特别是视频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以及总书记的讲话,听了很受鼓舞。也燃起了我对《道德经》的学习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讲述中,不只一次的提到了“无我利他”的思想,这也是学习《道德经》的根本。确实,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相处,与家长沟通,特别是与学生的师生关系,都是要求我们初心不改,有一颗利他的心。老师讲了学习《道德经》的好处,特别是谈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讲了“厚德载物“,确实受益颇多。最后,让我深受震撼的是,什么是善?怎么做?如何去践行,看到了视频中,原来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有那么多无私的为爱奔走的家人,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时也深深的思考,我能做些什么?当然是做好本职工作。那么怎么做好?那就是要日日精进,时时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最根本的是立德树人,把爱的种子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让学生离开学校后,不论走到哪里,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堂堂正正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必将是功德无量的事。同时,我也立志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真的很感谢张老师的讲解</p><p class="ql-block"> 刘晓丽 </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9日</p> <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9日临沂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全体教师在二楼多媒体教室聆听了<<道德经>>的学习讲座。</p><p class="ql-block"> 我先谈一下自己对老子的认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p><p class="ql-block">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必须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学习《道德经》的时间虽然短暂,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精彩授课中,却大致了解了《道德经》,和学习到了其中的一些人生哲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所以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人生中宝贵的一课,使我受益匪浅。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许多自我独特的见解,他还进取向我们提倡每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彼此之间应当多交流讨论。在此,我就来说说学习了《道德经》之后,自我的一些见解和讨论成果吧!</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约意丰,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资料博大精深。今日,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理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精神圭桌。“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字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和心得体会,谢谢</p><p class="ql-block"> 蒋金花</p> <p class="ql-block"> 感恩学校感恩闵校长让我有幸跟随张书记学习了《德经道》,每人赠送一本书,真的很感恩大爱的张书记,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找到了人生方向,这正是我一直想找的道,在张书记的引领下,一上午时间过的太快了,真的很想跟着张书记再学很多年。</p><p class="ql-block"> 拿在手里《道德经》很薄,只五千余言,《道德经》又很厚,它包罗万象,其中有哲学有政治有自然科学有人文社会,这样的书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却很难,幸而遇良师。</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的语言很美散整有序,读起来有种韵律感,深刻地道理蕴于浅显的事例,极具思辨性,这是《道德经》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过阐述“道”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来表明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神奇之处,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现代物理,可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智慧。</p><p class="ql-block"> 老子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赞誉给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万物而不争。”老子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会蓝图是“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整本书最让我动容的一段,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对他心中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绘,也是人类最终的走向,也是我们喜欢传统文化人的一个梦想!</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的学习,我立志于践行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把工作做到极致,把所有的爱都给家人朋友同事学生家长,带欣喜智慧和爱上路!</p><p class="ql-block"> 学习传统文化我已起航…..</p><p class="ql-block"> 新世纪职业中专学朱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