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个小村,安卧在大山的脚下,村前一条小河不疾不徐地流淌着,安静又远离尘嚣。正月,小村的节日气氛尚浓,鞭炮的碎屑撒满了小村的房前屋后。初六早上,村东的黄老爷子撒手人寰。此时正是滇东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黄黄的油菜花在山坡、山谷弥漫、流泻着。隆重的葬礼将在小村隆重登场。</p><p class="ql-block"> 滇东乡下最隆重的不是婚礼,而是葬礼。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死者为大,家里与亲朋好友要为他们体体面面送行。每当村里有老人故去,先是为老人洗净身体,穿上寿衣,待子女们看过,敛入棺椁,接着竖起高幡,搭起灵篷,箍上束带,系上青松翠柏,黑色的棺材前供起香火。然后,架上高音喇叭播放哀乐,瞬间山谷里充斥弥漫起悲痛的气氛。得到信息,全村的乡亲就要翻过山梁踏着小路踩着田埂从四面八方赶来。这时候,葬礼便正式进入章节,请饱读诗书的先生写祭文,以文言文的方式书写老人的一生。同时,披麻戴孝,迎亲待友,杀猪宰羊,以流水席款待闻讯前来悼念的亲朋与全村邻里。为了让死者顺利升入天堂福佑子孙,大家不断唱孝歌,敲木鱼,播放哀乐,燃放烟花爆竹及礼花,哀乐声、啪啪啪啪的鞭炮声和腾腾的礼花声,隆重地为赶往天堂的死者送行。</p><p class="ql-block"> 安葬,在村里人的眼里是天大的事,关乎着全家人的兴衰与子孙们的前程。尽管政府已三令五申提倡火化,但在偏远的小村,土葬依然执拗地进行,乡亲们认为只有入土为安才是必须的正道,才能让死者安心地福佑子孙。有老人的农户,都早早地准备下棺材,用从山上漆树上采来的有毒性的漆,将棺材一遍遍刷黑,尔后存放起来。因此,城里及北方乡村早已罕见的棺材在这里并不稀罕,土葬已成为乡俗。</p><p class="ql-block"> 入土为安的时间一般由风水师确定,下葬时间短则几天,长则离去世时间一个月之久。如果离下葬时间较长,人们便为死者及棺椁进行防腐、密封处理,全家人甚至全村人无怨无悔地等待着那个指定的黄道吉日。这期间,哀乐依旧低回,鞭炮声依旧不绝,流水席依旧延伸。入土为安的地点也一般由风水师确定,风水师的罗盘指向哪,哪里就是风水宝地。近的就在房前屋后,远的则在高山之巅。邻村里一位老人在山顶放牛时被雷电击毙,风水师认定老人山顶身亡处就是他的风水宝地,于是,人们费尽周折将老人葬在了无路可走的山顶。</p><p class="ql-block"> 黄家从乡里请来了风水师,中年的风水师不仅带着罗盘,还带着电脑,两种反差太大的风水工具为黄家确定着老爷子入土为安的时间与地点。</p><p class="ql-block"> 还好。出殡时间定在七天后,地点也不远,就在家不远的向阳山坡上。出殡了,不等于葬礼结束,人们还要修墓、立碑、守孝。接下来,黄家让女人与孩子守灵、迎亲待友,几个儿子要商量修墓的事。</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墓一般修得硕大,墓碑要用上好的石材,雕龙刻凤气派为佳,修得越好,越能体现子孙们的孝心。这些坟墓在滇东乃至云南、贵州,山上、田野随处可见,气派、雅致、考究。在村里,为老者守孝的传统至今还延续着,少者几个月,多者三年。在小村,一位守孝者为母亲守孝,在坟茔前建了一间简陋的房子,门上写着四个大字“守孝报母”。三年结束后,他没有离开,索性拆掉旧屋盖起了三层小楼,携家人终生陪伴在母亲身边。</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四,是黄家出殡的日子。这一天,鞭炮声、唢呐声、哭喊声刺破云霄。<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再一次走近了他们的葬礼,静静的阅读着葬礼的章节,看全村人为远离他们的老人送行。在族长的指挥下,大家有秩序地为亡者祭献贡品、叩头。起灵时,子女们在棺椁前跪成一排,黑黑的棺椁抬起,依次从子女们的头顶上漂过,村里人恭恭敬敬地抬着棺材向大山进发。又窄又长的山路上逶迤着长长的送葬队伍与鲜艳的花圈与栩栩如生的纸人纸马。此刻,这位高寿的从没有走出过深山的老爷子,安详地躺在棺椁里再一次走向他稔熟的大山。</span></p><p class="ql-block"> 我并没有追随送葬的队伍,而是行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小村。正是春节,家家户户贴着春联。这里的春联并不是只有红色的,颜色大抵四种,家里有人故去不到一年的贴白色春联,家人故去两年的贴黄色春联,故去三年的贴绿色春联,三年守孝期满才有资格贴红色春联。这些春联多为手写,春联上的内容也多为自拟,对仗工整,情深意满。诸如“悲泪长流斑竹上,哭声哀绕白云间。”我曾到村里抄过这些春联,为村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这些应该是小村白事的延伸与孝文化的积淀。</p><p class="ql-block"> 步出小村,在想,四十年前,这些丧葬文化还能在中原及北方看到,四十年后,这些丧葬文化却在这里原汁原味的延续着。守旧?过时?与现代丧葬文化格格不入?应归入移风易俗之列?然而却转念在想,这些守朴如拙抱残守缺的一部分,抑或就是我们正在丢失的传统民风,人们对生命、人性与传统文化的尊重。归去来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