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景德镇自由行——勇攀景德镇最高峰瑶里五股尖

知行常乐

喜欢户外的人都知道,景德镇最高的山峰是瑶里境内的五股尖,它海拔1618米,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每每新年伊始,户外人,或不怎么户外,但喜欢新年登高祈福的人,便计划着去登一次五股尖。<br>现代人,出则车马,入则空调,日常生存环境中,很少再有需要身体活动的机会,这便需要我们主动去运动,主动去参加一些积极健康的室内室外活动,锻炼身心,加强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个心态良好,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走进大自然,攀登高山,便是非常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br>初三的时候,在上高中的女儿班级群里,看到班主任老师发的一个美篇和对家长的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平时节日如果家长有条件,与孩子亲近自然,特别可去攀登高山,培养孩子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年浮梁一中零班班主任重视躬行实践,知行合一,带领全班家长和同学攀五谷尖并成功俗登顶。”美篇记录的便是他们登山活动的经历,师生家长勇攀瑶里五股尖,图文并茂,让我深受触动,甚而有些心动。<br>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最好的生命态度,于是,借心血来潮之机,征求女儿意见,并半认真半玩笑地对她说:“登顶后,给你发一个大红包哈!”女儿竟也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又邀请女儿的表姐,再加上妻,四个人决定初五去攀登五股尖。<br>她们三个人都是初登五股尖,平常又不户外,我虽然登过二次,但都是跟着别人一起,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而这次要成为领队,自然还是要做些功课。<br>初四,我电话咨询了喜欢户外的同学有关情况,又请教了红旗户外群主,一位热心的老大哥,他刚好初一时,带了四个人去登五股尖,近况他最熟悉。可爱的群主大人真是知无不言,言必尽细,我问到的,没有问到的,他都详详细细和我说了一遍。根据他们的意见,我在初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br>初五,我们六点一刻便起床,一个小时后便从县城出发,开车去瑶里,上虎头岗。由于大雾,行车较慢,我们约九点半才到达。把车停在右龙的石拱门边。四个人背上行囊,便兴致勃勃出发了。 由于海拔高,虎头岗上温度明显比县城低很多,前几日下的大雪还没有化尽,特别是高山上,还是白皑皑的一片,路边尽是没有化尽的残雪,化掉的雪水结成了冰,进山的盘山机耕道上,一处处水洼里,尽是晶莹碧透的薄冰。<br>从虎头岗到我们开始登山的高山茶叶基地,大约有五公里,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残雪与冰冻的土路上。在路上,碰见原来的骑友骑士大哥,我们打了招呼,并留下手机号码,爬山时可以彼此有个照应。他们一行有十来个人,还有一个比女儿小几岁的小姑娘,我便趁机鼓励女儿 :“她这么小的人,也去爬五股尖,你应该有信心了吧。”<br>由于她们三个不怎么户外活动,即使是平坦的机耕道,只是有些地方湿滑,我们行进的速度很慢,用我对她们开玩笑说的话,这是在散步,甚而是晃悠。但大家能积极响应我的提议,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户外登山,而且首登就是景德镇最高峰,现在毕竟已经出发在路上,我又怎么能苛求她们呢?况且多年未见大雪,她们留恋于路边的未化积雪,更有路边触手可及的冰溜,把玩嘻戏取闹。特别是女儿,童心未眠,不断用脚踩路上的结冰,欣喜于发出碎冰的声响。其实,不管年龄如何,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颗未眠的童心,只要有一个激发的机会,或偶然遇见,或主动找寻创造,往往能收获意外的喜悦。于是,我们有意识主动去创造一些生命中的“小确幸”,或者童趣,日子便会过得更幸福些。于是,我能做的,只是耐心而和气地催促着她们快点,并提醒她们:“山上的雪更美呢,够你们玩的。”<br>快十一点时,我们才到达高山茶叶基地,我们沿着铺砌的青石板路开始了真正的登山。开始一段路,都是行进在茶叶地中,然后经过一段棕 林,便进入山林。石阶开始陡峭起来,加上一些始化未化尽的积雪,我们缓慢前行。此时,我一改前面催促她们快点的做法,不断提醒她们慢点,一是出于安全,二是要慢慢活动开,开始以为自己可以,一旦走急了,后面就难办了。缓缓往上爬,不追求速度,只是不要总是有点累就停下来。对于一般人来说,爬山就好比龟兔赛跑,能最终挑战高峰的人,往往要采取乌龟策略,在于不停歇的持续用力。我想,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欲速则不达”,保持必胜的信心,持久的动力,坚持的毅力,以及不向困难屈服,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br>一路上,她们不断问我,还有多久可以到达,其实我也只能想当然地给她们鼓励,“快到一半了,加油”,“过了一半了,你们真棒!”“最多一个小时,我们便可以到顶了。”至于真实是否如此,我也不确知,只能真诚地鼓励。做任何事情,我们只要不断地向前,不断付出努力,不断有进步,尽管要有目标,但我们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太在意或担心结果如何,过程努力了,至于结果,或好或坏,或如愿或遗憾,求得无怨无悔才最重要。过程才是最美的,我们要享受过程,享受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或艰难些,或轻松快乐些,都不要因艰难就去熬,因轻松就去盼,你要想到,这些生命中的日子,它们都不可能重新来一遍,好好珍惜把握才最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所说:“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当下才是我们最值得付出的,奋斗每一个当下,让每一个当下都能成为人生中最好的当下,我们又何愁没有一个幸福的人生!<br>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攀登,我们到达古寺庙遗址,一处平坦的开阔地,大地树木,残垣断壁,银装素裹,白皑皑一片。不同的树木,或高或低,或粗壮或苗条,形态各异,此时,因雪的装饰,更加上阳光的照射,让它们尽显妖娆身姿,满眼美不胜收。由于地势较为平旷,释放了身体,面对如此美景,我们一个个“哇”声不断,“哇,好美啊!”攀爬的艰辛与苦累,此时,在美景的冲击下,瞬间荡然无存,充溢心间的是,然后互拍自拍,单拍合影,大家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释放着最天然最真实的情感。不断有积雪从树木上掉落下来,发出一阵“哗”的声响,在宁静的大山中,仿佛天籁之音,给这一方独属于我们四人的天地,增添了些许灵动与生机。在登山的过程中,为了活跃氛围,我时常对着山下或山上,大声地叫几声,或巧合,或真因了声动的原故,惊得树上的积雪掉落,惹得大家开心一笑。<br>我们在古寺庙遗址遇见了走在我们前面的部分驴友,它们正在吃中餐,据他们说,他们中一部分人往山顶去了,并说到山顶来去还要三个小时,对以往的记忆,我觉得有点夸张了,“两个小时够了吧。”我心想着。看见那位小姑娘,我由衷地夸她:“哇,你好厉害哦!”小姑娘甜甜的声音,脆生生地回我说:“我本来想上去的,我妈妈不让我去。”听来,让人不禁莞尔一笑。补充了点能量,<br>从古寺庙遗址到山顶,都是没有人工铺就的野路,只是由于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再加上很多地方较陡,更主要的是,积雪在一拔拔人践踏过后,一路更多是一些已化未化的残雪,湿滑难行,给攀爬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现在想起来,整个爬山的过程,艰难从这时候才真正开始,也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br>在我的鼓励下,更加上侄女的信心满满,妻和女儿也同意再往上爬,于是,我们决定去登顶,到山顶后再用中餐。在古寺庙遗址处,我们简单补充了点能量,便向山顶出发了。<br>选择了出发,我们便要义无反顾。开始,我们四个人走在一起,走了近一个小时后,女儿便不断地问我还要多久,看来有些走不动了,我还想让她再坚持一下。我让侄女和妻上前,我在后面鼓励并助力着女儿缓慢上行。攀登越来越艰难,由于湿滑,增加了难度,严重消耗着我们的体力,女儿一度小腿抽筋,我给她简单处理后,继续前行。<br>为了确保安全,每过有些危险的地段,我便在前面牵着女儿,缓慢而艰难地向前推进。有几次,女儿因腿部无力,在障碍的牵绊下,摔了个平躺,开始时,我忍俊不禁,笑她狼狈的样子,她也躺在地上对着我苦笑,后来,摔的次数多了,也可能摔疼了,或实在是有些走不动了,有两次,女儿摔倒后,扯她爬起来后,在地方蹲趴着,竟委屈地小声抽搐起来,我再也笑不起来了。<br>我心里打着鼓:还要不要鼓励她继续坚持,更何况上去了,还要下来。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我们从古寺庙遗址处出发,已经又上行了近两个小时,都已经下午两点多了。对我来说,实在不甘心放弃,也总感觉离顶点不远了。我大声喊前面的妻和侄女,竟没有回声,我想,她们应该离我们有一段路了。此时,女儿在我的帮助下,还在坚持缓慢往上攀爬,并没有明确提出放弃登顶,可我已经预感到坚持的风险。<br>考虑到还要安全下山,及时控制风险,才是当前要重点考虑的事。在多次喊叫没有回音,电话也联系不上的情况下,我还是决定及时下撤。此时,遇见几位下山的驴友,他们也建议我们下山,不要登顶了,按我们现在速度,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到顶,并说我们一起的两个人,就在前面,建议也叫她们回撤。<br>我带着女儿开始下山,尽管没有喊应妻和侄女,电话也联系不上,心里充满担忧,但也只能在下撤途中再不断联系了。下撤了一段路后,终于喊应了妻和侄女,她们也正在下撤,忐忑的心总算放下。<br>俗话都说:下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不假。在下山的过程中,女儿可谓是战战兢兢,主要加上累得够呛,每下撤一步都“哦哦”地喊腿疼。这样的湿滑的路,确实需要费更大的脚劲才能撑稳。好在我陪着她一起,让她在前面,我在后面,用登山杖牵带着她,尽量侧身侧脚,就像滑雪一样往下,这样她便可以较快地下行了。但她偶尔的摔跤,还是不可避免,毕竟,她腿上的力量,有些消耗到了临界点。就这样,我们经过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艰难下行,终于回到古寺庙遗址。<br>我和女儿坐下来补充能量,边吃东西边等妻和侄女。我们吃好了,妻和侄女还没有到,我大声喊叫,却没有一点回音,我的心又开始忐忑起来:刚才不是喊应了她们吗?我们下来这么久了,又吃了东西,到现在怎么还喊不应她们,不会有什么意外吧?我便和女儿说:你呆在这里休息,我去接她们,再一起下山。<br>我一路往回赶,一路喊叫,却一直没有回音。又回到了一处水流哗哗的山涧处,我想:大概是水流声淹没了我的喊叫吧,再往前面走一段,大概可以接上她们了。我心里自我安慰着。过了山涧,再往上前进了几十米,终于,我的喊叫有了回音,知道她们安然,我的心又总算踏实了。<br>原来,侄女上山很有劲,但下山却异常艰难,在没有帮扶的情况下,下山的速度异常缓慢,以至于与我们落下不少距离。接上她们后,妻在前面,我在后面牵着侄女,加快了下山的步伐。<br>在古寺庙遗址,等妻和和侄女吃了些东西后,我们继续下山。女儿由于休息充分,和妻一起走在了前面,我在最后面压阵。到了陡峭的石阶处,我基本上是一路牵着侄女,双脚一级一级地下行,缓慢而艰难,但小心而谨慎,户外安全第一。让我欣慰的是,女儿此时不用我牵扶,竟一路跟着她妈妈,走到了很远的前面,让我安心护着侄女下行。<br>快六点时,我们才到达茶叶基地。我看着山对面那一抹美丽的夕阳,又回首身后的大山,脱口而出一句苏东坡的词:“回首向来萧瑟处。”不等我吟出第二句,侄女便接上:“也无风雨也无情。”安全到达山脚的欣喜之情,溢于彼此的言表。<br>尽管还有五公里的盘山机耕道要走,但基本都是平路,又加上一天的太阳照射,绝大部分路面都不再湿滑。<br>随着太阳的下山,山间的天气有些冷起来,我们加快了步伐。毕竟还是刚立春,随着太阳下山,温度降低,天也慢慢暗起来。到后来,我们不得不用手机电筒照路。再到后来,女儿却越走越慢了,不断地落在后面,说她走不动了。开始,妻用木棍扯着她往前走,后来,竟需要我搀扶了。<br>最后的两公里,我只能一直搀扶着她前进,开始只要稍稍用力搀扶,到后来,感觉女儿实在是走不动了,恨不能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我一会用手搀扶她,手累了,又一会叫她用手扒在我的脖子上,我用手撑着她的身子,父女俩就这样艰难而行。以至于后来,我的手和脖子被折腾得够呛,酸累酸累的。心里苦笑着:这是磨炼女儿的意志,同样也是磨炼自己啊!<br>我除了搀扶她,还要不停地安慰和鼓励她:“快到了,坚持就是胜利哦!你今天表现,真的太棒了!”并实事求是地肯定她:“像今天这样的路况,你能坚持下来,并爬到离山顶只有一步之遥,真的不容易,很棒。如果正常情况,到山顶完全没有问题,下次再来哈。”<br>就这样一路艰辛,再加上有些寒冷,两公里的平路,竟感觉走得如此漫长。想想,这便是磨炼吧,只有艰难才可以更好地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我深有所感。<br>终于到达右龙虎头岗,我们停车的地方,已经晚上七点多了。朦胧中,前方一块空地上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你们爬五股尖来吧,这么晚才回来,不熟悉的山,不要爬哦,危险!”让人听着有些温暖。凭着电筒的光线看去,平旷的地方,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正坐在一个烤炉前面。我问她:“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啊?”她说:“我等我老公来接我,刚才在这里卖烧饼。”“哦,你是下面汪湖人,还是右龙人呀?”我问道。她答到:“东埠的。”“这么远,跑这里来卖烧饼,不容易哦!”我惊呀地说。她呵呵地笑了一声。<br>此时,山顶上夜风很大,“呼呼呼”地吹在身上,让人直打哆嗦。我们赶紧上了车,发动车,打开暖气,车内很快便温暖如春了。想着独自还在夜风中等待丈夫来接的中年妇,我不禁对妻她们感叹道:“赚点钱不容易啊!”从虎头岗到瑶里,半个多小时的下山车程,一路都没有碰见上山的车辆,我对妻她们说:“那个人应该还在等她丈夫去接她哦,山上这么冷!”<br>回到县里,在排档吃晚饭时,我给她们三个各发了个大红包,为师出有名,我美其名曰:最佳坚持奖,给女儿,最佳奋斗佳,给侄女,最佳陪伴奖,给妻。四个人一起,边吃边聊,重温山上的经历,个个都说,一辈子难忘,虽然没有登顶,有些遗憾,但这遗憾中,更多的是欣慰,是美好,是生命中的难忘经历。面对这种遗憾,我们坦然而无悔。人生中,不免有许许多多的遗憾,但只要我们用心了,努力了,珍惜了,就足够了。我们都做到了主观上的最大努力,放弃登顶,及时下山,确保了这次登山的安全,明智而正确。<br>我想,任何事情,过犹不及,一味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坚持,可能就会带来意外的后果。带小孩登山,是让他走进大自然,释放身心,在攀登中磨炼意志。我们更需要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能否登顶这个结果。生命旅程中,很多结果固然重要,但没有过程中的努力、享受和珍惜,只一味在意结果,并不会带来真正的人生幸福。选择了出发,一路的风景才是重点,能否登上顶峰已经不重要,尽心尽力了就好。<br>期待下一次征服五股尖,我相信她们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