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忆当初少年<br>——:<br> (一)春到校园<br> 年年岁岁春相似,1980年代初期,故乡小学的三层教学楼还没出现。当时的教室是一排排的平房。春到校园。老师在窗前的空地,建了一个简易的花园。三年级的学生,那年我读小学三年级。从家里带上铁锨,筐子。去校园南边的半山坡松树下,挖山土,抬回校园,种花。种上朴素的指甲花,鸡冠花,鸡蛋黄花,菊花,喇叭花。<br> 一路花香,一路书。<br> 课间学生在院子里放飞简易的纸飞机,看谁飞的高。放飞着快乐。<br> 校园操场上简易的秋千上,放学后学生争想飘荡,惊险富有挑战意义。欢声笑语。<br> 操场四周,老师带领学生亲手栽下一棵棵法桐树。从小培养劳动的乐趣。<br> 小学毕业,离开校园的那个午后,依依惜别,我摘下一片法桐叶,夹在纪念册里,散发着淡淡的香。<br>(二)故事会<br> 小学时代,最愿意听老师讲故事。老师也会在语文的课堂上读一些《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开启了写作的启蒙。<br>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讲故事比赛。每个班派出一名同学在学生大会上讲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br> (三)喝凉水<br> 天暖的时候,学生会从家里用瓶子,各式各样的酒瓶。带凉水到学校喝。买上一根长长的细塑料管,用管吸水喝。<br> 偶尔会在水里放一粒糖精,特别甜。记得那时我很少买糖精,都是好伙伴送给我几粒。其实喝的不是水,喝的是快乐!<br> (四)最初的替考<br> 那年我读五年级,数学成绩还算好。当时镇上的小学组织四年级考试比赛。老师找到我说,明天你去替阿暖考试,一定在试卷上写阿暖的名字。即使早做完了也不要提前交卷。那样容易被发现猫腻。<br> 那年,作为学生我很听话。后来回忆起来,觉得有失诚信。<br>(五)如烟往事<br> 小学毕业的那天,学生问家长要几毛钱,买上盒廉价的烟。一个老师,分上几颗。老师不吸烟,学生也硬塞在手里。<br> 那时小孩子,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学生的从众心理,模仿心理是很强的。<br> 临近小升初的学业考试,也曾在校园的树下背诵历史,自然。全然不顾,蚂蚁在上树,知了在鸣叫。记得一下午背诵完了2本书。<br> 成功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你只管努力不问结果。后来有幸进入镇上的中心初中。记得当初80个人,录取了11个,不是金榜题名,名在孙山之上。<br> <br> <br>(六)学习张海迪<br> 那时的张海迪,也是个青年学生。身残志坚,乐观开朗,铿锵玫瑰。班会上老师宣读海迪大姐的事迹。<br> 多少年过去了,海迪大姐成长为,中国残联主席!<br> (七)童年散场,奔东西<br> 聚散离合,童年散场。少年的伙伴,各自经营着自己的人生。联系的已经很少。偶尔有几个还在朋友圈,大部分时间沉默是金。话又无从说起。<br> 回忆真的有毒吗?答曰,否也。<br> 大浪淘沙,留在记忆里的,都是经过流年过滤后的珍珠。<br> 少时岁月,沉默寡言。周围人说,看这个小孩也不说话,像个傻瓜。<br> 中年岁月,胡写八写,周围人说,看这个人,像个傻瓜。<br> 傻瓜也许是我宿命的标签。谱写平凡人的八卦人生。<br> <br><br><br><br><br> <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