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1日,今天天气真好,下午决定外出走走。临时决定去离家不远的1933老场坊和上海音乐谷。本人对创意园区很感兴趣。由于整年忙于在外旅游,离家6公里外的1933老场坊却没有去过。</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初上海还没有现代化的大规模的宰牲场地,只有民间的小作坊,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1843年之后,随着外来人口的持续迁入,上海人口猛增,对肉制品的需求也急剧扩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民众的健康,当时管理部门决定设立都市宰牲场。1891年,先在斐伦路买了一块地建造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宰牲场,后又在虹口沙泾路购了一块地,开始建造大规模的现代宰牲场。由建造过“邮政大楼”的余洪记营造厂承建,于1933年11月竣工落成。后虽历经战火,但建筑有幸得以保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仍然是肉类食品的加工厂。1970年改为一家制药厂。2007年,这个老工业遗址功能重新定位,在保留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修缮改造成为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园区。</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p> <p class="ql-block">1933老场坊由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出资兴建,由英国设计师设计,由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设计者将建筑工艺与工业生产工艺完美结合,所有水泥皆从英国进口,坚固无比。营造者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将设计蓝图营造成宏伟而雄浑的建筑实体。</p> <p class="ql-block">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我现在看到这个建筑还感到很震惊,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中心园三层之间靠X形的物流楼梯和旋转弧度很大的法式旋梯相通。这三层是创意项目活动区,致力于把中国甚至全球最具创意的活动带到上海来,各种的艺术类活动、公益活动会在这里举行,为公众提供一个零距离接触艺术和享受时尚生活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于1933年的大楼空间布局奇特,外方内圆,东南西北4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这里改建后添加了许多元素。</p> <p class="ql-block">从上往下看,有这么多不规则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法式旋梯 位于中心圆2层到3层之间的法式旋梯一人宽左右,优美的弧形旋转出大的角度。如此大的角度其实是为了工人逃生而设计的,中心圆是当初屠宰动物的地方,动物到此处一般会惊慌失措,为了避免因受到惊吓伤到人,特备设置了大弧度旋梯供工人逃生。</p> <p class="ql-block">廊桥,使整个生产工艺井然有序。如今的1933老场坊依然保留了这一原先的建筑特色,游客拾步而上,依稀间仍可感受七十多年前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今天下午时间较晚,光线不佳,没有看到好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有人在拍艺术照。</p> <p class="ql-block">图左边是牛道</p> <p class="ql-block">牛道 是1933老场坊的建筑特色之一,当时生产流程和工艺已经跟国际接轨,实行人畜分离的制度。便于动物行走的牛道经过特别的防滑设计,道面粗糙不平,配合有分流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站在 牛道 朝下拍</p> <p class="ql-block">1933老场坊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1933老场坊改成创意产业集聚区后继承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由于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质,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见证废旧的工业老厂房如何脱胎换骨的建筑正在这个艺术觉醒的时代重获生机。</p> <p class="ql-block">空中舞台 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空中舞台”位于1933老场坊四楼,8米挑高的空中舞台的中央600平米面积悬空而设,全部用钢化玻璃制成,透明炫目,每平方玻璃可承重400千克。圆形穹顶的结构增加了视觉冲击,更具空间感。此照片是竖拍,黑色的是舞台的圆形穹顶的结构顶,绿色的玻璃是舞台。</p> <p class="ql-block">迄今,这个舞台已经成功举办过法拉利F1派对、雷达表50周年庆、巴黎艺术设计展、《蓝莓之夜》亚洲首映派对、奔驰新车发布、保时捷60周年纪念、雪铁龙新车发布、世界工业设计日、“NIKE摩天争霸篮球赛”,等众多顶级品牌的精品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圆形主楼的3楼是家玩具店。</p> <p class="ql-block">如今1933老场坊融汇了国际美食购物,戏剧音乐演出,主题狂欢派对,可谓周周精彩不断。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建筑中多元化的场地也成为国际顶级品牌活动的舞台,上演一场场视觉的饕餮盛宴。现在看来今不如昔。我是第一次去,我觉得可能是疫情关系,现在也很阴森,冷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利泽得音乐学院 中国营运中心。</p> <p class="ql-block">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p> <p class="ql-block">“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整栋建筑来源于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在建筑方形的外围体量中,独立支撑起雄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是该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八角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西侧,方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其他部分。</p> <p class="ql-block">空中舞台</p> <p class="ql-block">玩具店</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走廊</p> <p class="ql-block">1933老场坊历经战火硝烟,虽然数度关闭,难掩萧条,但是建筑本身却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历史,使这座建筑掩映在尘埃中成为一块“璞玉”;历史,又将使这块璞玉蜕变重生,被打磨成一块尊贵的美玉。</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1933老场坊以生活方式、创意、求知为核心要素,融时尚发布、创意设计、品牌定制、文化求知、创意休闲为一体,汇聚艺术家、设计大师、教育家、企业精英于一堂,形成机体和内核整合互动为一、风尚诠释复古的创意生活体验中心。经典欧式历史建筑中的潮流生活。</p> <p class="ql-block">花格窗 镂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于本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窗户的水泥全部是30年代从英国进口过来,坚固异常。考虑到宰牲工艺气味浓重的因素,窗户全部镂空设计,便于空气流通。同时,窗户正面朝西,与上海常年风向一致,可以更好的达到通风的效果。同时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极乐世界,有让动物死后更好的轮回和超度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上海时尚表演、发布、展示、交易、设计、服务、消费、休闲的中心,以旅游业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结合虹口区北外滩的改变形成互动,成为极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特色产品;成为承接世博游,客居住、旅游、消费的重要特色基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1933老场坊对面的1930国际设计园。</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走了两个地方,先看了上海音乐谷1913老洋行的创意园区,走上音乐谷1913老洋房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嘉兴路、哈尔滨路留有多个石库门里弄,曾经拥有的菜场、酱园、浴室、剧院、中药铺、警署、老虎灶、混堂、鞋匠、饮食店、染坊、酒楼、杂货店等仍有许多遗留痕迹。现在一片红瓦下都是待拆迁的房屋已有很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深宅大院与欧式联排住宅完美的融合,堪称中西合璧的上乘之作。与新天地、田子坊不同,嘉兴路地区的石库门不是孤立的一个街坊。</p> <p class="ql-block">与1933老场坊临街相对的沙泾路29 号占地约1 亩半,建成于1935年,整个建筑为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烟囱底座和整幢处理车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谷为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上海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核心区域面积约28万平方米。片区内俞泾浦、虹口港、沙泾港相交蜿蜒环绕,并保留八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桥梁,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的历史文化风貌地区,遗存有许多独具虹口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是上海城市演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地标和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谷为AAA级旅游景区,同时是列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和《虹口区北外滩金融和航运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上海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项目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为中心,以海伦路、溧阳路、四平路、梧州路的围合区域为主体范围,核心区域面积约2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谷所在的虹口嘉兴路-哈尔滨路地区是历史河道虹口港、沙泾港和俞泾浦交汇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虹口港曾经是上海浦(黄浦江)的一部分,黄浦江正是在这里的嘉兴路桥附近汇入吴淞江的,故有“黄浦口”之称。在上海中心城区留有这样丰富水系的地区已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音乐谷片区内俞泾浦、虹口港、沙泾港相交蜿蜒环绕,河道全长1200多米,并保留八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桥梁,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的历史文化风貌地区。还遗存有大量独具虹口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其中瑞康里和瑞庆里被列入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名单。是上海城市演变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地标和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德必·老洋行1913是德必旗下第六个文化创意园区,地处国家音乐产业发展基地核心位置,是规划中的“音乐谷”重点项目。</p> <p class="ql-block">“老洋行1913”的前身,最早是英商“和记洋行”。从1843年,上海滩出现第一家洋行,到20世纪三十年代,洋行林立,外商云集,洋行,创造并掌握着这座城市的金融、贸易等所有重要行业,也自此缔造了上海“远东第一”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现今的“老洋行1913”,延续了建筑本身的欧洲风尚与英伦格调,广阔的公共休闲区域释放创意的灵感,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五重临水平台,从河岸层叠到建筑最高处。沿着各层平台进入建筑内部,推门而入便是宽敞的空间,悉心保留百年前风格迥异的英式钢柱,素简的水泥立柱和地面。透过现代气息的大幅玻璃窗门穿越历史,找寻古老印记,品味时光流转。</p> <p class="ql-block">音乐谷包含8个项目,分别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933老场坊、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老洋行1913、1930鑫鑫创意园、SNH48星梦剧院、三角地艺术园、音乐谷游客中心。这个区域还遗存有大量独具虹口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群,留存的建筑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与人文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是以前的三角地菜场,现在改成三角地艺术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