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八章,尾声)

Lancet430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八章 近事与随想</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韶华似水,流年永逝,弹指之间,百年往矣。<br><br><br>今天的章节,是一个关于告别的篇章——与先前的故事告别、与故事中的人们告别、也与曾经的自己告别……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79年,第二军医大学派出医疗队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记得刚考入母校的那年夏末,我们这些连学校的方位还没搞清楚的新人,却在那么一天,被全体从新训操场拉到了大礼堂,为一位老教授守灵。这位去世的教授,名叫朱鹤年。<br><br><br>那时的我,其实并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要为他而站在这里。<br><br><br>那天的我们,还只知立正、稍息,以及队列纪律,于是,木木地看着一拨拨的白发学者徐徐步入礼堂,为这位朱鹤年教授送行,心中只是奇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呢?她会让自己的新学员为老教授站岗守灵。<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中越边境对峙的十年里,第二军医大学数次派遣医疗队员参战,其中还甚至有高年级学员,成建制地前往“两山”作战前线进行毕业实习。这是当时的校领导为凯旋归来的师生们颁奖。</font><br></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1978年,学校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招生。这一年,医学研究生的招生也正式开启了。朱鹤年教授与屠开元、徐印坎教授分别作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导师,开始为新中国、为人民军队的研究生培养揭开帷幕。<br><br><br>这一年的研究生招生,其实更应该说是前一次悲催的探索的“续弦”。严格说来,中国军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br><br><br>那是在1954年,也就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第二年。刚刚步入和平年代的解放军,招收了53个医学研究生:其中41人放在协和医学院培养,12人放在当时的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后来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培养。<br><br><br>培养研究生,是这支军队从“革命化”走向“正规化”的里程碑式标志之一。1954年的这次招生,展现的就是国家和军队的这份初心。<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上图:楼方岑教授担任改革开放后创刊的《中国内科年鉴》主编,这是他与另一位内科泰斗陈思聪教授一起统稿的场景。两位都是从旧军队阵营走来的一代名师。</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下图:楼方岑教授在建国后不久,还与后来的校长吴之理一同编撰过抗美援朝卫生救护经验汇编。这份资料的第一批只印了四十册:毛泽东等最高领导人一人一册,十位元帅人手一册,各大军区和军医大学各留一册。</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p class="ql-block"><br></p> <div>在1954年的这次招生之后,研究生选拔却在第二年戛然而止了,而且这一停就是八年。直到1962年,军队才开始恢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到1968年为止一共培养了71人,分别是由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来承担的。<br><br><br>悲剧的是,当时的整个中国,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国家学位制度。因此,这些接受了“研究生”培养的人们,统统都没有获得学位。<br><br><br>到了“文革”期间,研究生教育就更是被束之高阁了。<br><br><br>因此,1978年的这次研究生招生,朱鹤年、屠开元、徐印坎教授从一开始,完全是在国家缺乏学位制的情况下干起来的。好在到了1981年的时候,中国正式颁布了学位制度,于是这一年,军队有了第一位硕士研究生(路长林教授,导师朱鹤年)。<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81年8月12日,第一位硕士研究生路长林的毕业论文答辩合影。前排左一为朱鹤年教授,前排左三为当时的校长向进;后排左一:路长林;左三:陈宜张院士;左四:卢振东教授;右二:富维骏教授。</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85年4月13日,第二军医大学的两位研究生路长林和包聚良,双双被授予了医学博士学位,路是基础医学,包是临床医学——<b>他俩都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首个医学博士</b>(参见《解放军报》1985年6月3日号)。<br><br><br>来自生理教研室的路长林,当时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猫怒叫中枢的结构与功能》。他在朱鹤年教授的指导下,对哺乳动物的发音机制及其神经通路提出了全新见解。按我国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教授的说法,他“把前人工作推进了一步”。<br><br><br>包聚良则来自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的骨科,也是1978年的那批研究生。那个时候,他的导师之一——徐印坎教授,在屠开元教授的支持下,已经开始了中国人在颈椎手术领域的一系列挑战。骨科也从创伤战伤的中心,向脊柱外科这个世纪热点延伸,并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攀上巅峰。<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84年12月20日,博士研究生包聚良的博士论文答辩会</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包聚良教授日后成了首屈一指的脊柱肿瘤专家。有意思的是,他当时的博士课题方向,却是“腕关节生物力学及损伤的研究”。<br></div><div><br></div><div><br></div>第二军医大学这年的博士研究生论文原件,被北京的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人民军队从1954年起就开始孕育的那个正规化教育之梦,终于在1985年的春天得圆。这,也是新中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春天的开始。<br><br><br>新中国的双双“首个”医学博士,诞生在第二军医大学,这是一件让我这个后辈医学博士感到激动万分的事。<div><br><div><br></div><div>多年以后,我也在这个学校成了一名年轻的医学博士。而在我的医学开蒙的那一刻,为素不相识的朱鹤年教授所做的那次守灵送行,现在想来,真是一种时空交错下的特殊告别。</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新中国的第一位医学博士包聚良教授,后来告别了母校,晚年的生活平静而恬淡。这是他在大洋彼岸的近照。</font><br></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与屠开元、徐印坎两位先师的告别,则要近距离得多。<br><br><br>1999年伊始,农历腊月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作为骨科的第一批七年制硕士生,正在心内科的病房轮转——病区走廊尽头的一个小小单间,就是屠开元老人的病室。因为这样的便利,我得以进入师爷爷的病室几次,偶尔还帮着屠老家人跑跑腿……<div><br></div><div><br></div><div>1月24日,病房里的监护仪拉出一条直线,一代宗师屠开元教授走完了94岁的浩瀚人生。<br><br><br>徐印坎教授则是在2010年、以96岁的仙寿去世的。他的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医院和科室。一袭白大褂,是他每天在科室走廊里踱步的标配。</div><div><br></div><div><br></div><div>许多从他身边快步而过的年轻研究生、进修生,甚至都不知道这位安静、孱弱的老人是何许人也,更不消说他在抗战年代里的那些万里跋涉了。<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两位杰出的导师——徐印坎和屠开元教授,依然在为新技术的探索而探索不息</font><br></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那年,我的恩师苟三怀教授病重住院,隔壁病房的徐印坎教授闻听后,不顾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执意来到他的病床边,看看自己的学生。此时,由徐印坎教授打开局面的,已是一个每年颈椎手术逾万例的庞大学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隔不久,徐印坎教授仙逝了。后来多年,留给我的恩师一直怀念的,是两人在病榻前的握手——那是跨越世纪、度尽风雨的人们,所做的一场薪火相传的告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所悠长学脉的大学、一群跨越山海的学者,他们是如何看待过往岁月流逝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应元岳教授在军医大的纪念大会上,作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讲,回首自己八十多年的求索历程,“无非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地从事医疗、教学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之服务而已,别无其它可言……”</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应元岳教授人生中最后的一次演讲,波澜不惊地回首90年的人生历程。</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b>应元岳教授注视着台下的师生,说道:“人生就好比仲夏之夜的萤光一闪……”</b><div><br><br>很多人与事,如同萤光一闪,倏忽间就消逝了。一所学校的历史,也是这样,辉煌过后,也是很容易被忘却的。</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国防医学院部分师生迁台后,始终保留着纪念上海江湾岁月的传统。两岸交流放开后,国防医学院的校友们数次组团,前来上海“寻根”。在这些校友中,有一位两岸都很熟悉的人物——新党主席郁慕明,是国防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生。这是他2006年与校友们一同回上海参观校园的场景。</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至于1980年代之后的军医大学,这段历史是轮不到我来书写的。尽管我本人是亲历者之一,但正在读着这个终篇的你们,其实才是最好的作者。<br><br><br>如果一定要我对过去的那三十来年随便写点什么,我的看法是:那是一个老师和同学们手中攥紧六便士,同时也在仰望着月光的年代。而我何其有幸,能够来到这样的一个学校。<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94年初一场大雪后的军大会堂,是我用陈旧的海鸥135相机拍摄的,用光、构图那时候还很生涩。</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那时学校是军营,也有大学的烟火气,让人很喜欢,也很踏实。在那些求学的年月,自己对于将来的生活、以及心目中理想的校园,有过各种的不知足与想象。在跨入工作后的多年里,也遭遇过种种的磨难,萌生过无数的人生假设……现在回首,却依旧还是觉得那时的母校最好。<br><br><br>今天,正在缓缓老去的那个中年的我,在查阅资料、伏案书写的过程中,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几十年前大礼堂守灵、病房里凝望屠徐二位先师的那些瞬间。一种莫名的暖流,油然充盈我的胸膛。<br><br><br>窗外的夜空里,有历史的星光。我想,正是从入校之初“守灵”的那个神圣时刻开始,母校开始把她的学术基因和血脉认知,烙刻在了我们这些学生的骨髓里,并赋予我生活的勇气。<br><br><br>史海钩沉,叙事不易。第二军医大学是一所身世奇特的学校,由于不同的解读视角和立场,人们对她的历史书写,有着不同的着眼。而这些不同的书写(或删改),本身也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2017年访问台北国防医学院的时候,我看到了大厅里的这根柱子,以及上面的话。</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虽然政治阵营不同,但我还是觉得莫名的感动。</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就用图中的这八个字,作为我这篇百年校史和学脉的终结吧。</b></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以上,聊作告别……并非忘却的告别。<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全篇完结,谢谢鼓励</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