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历史性照片变动背后的曲折原由

行走与观看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次日,人民日报头版用整版报道了这个重大消息。但是版面上三张照片都是被人为作了变动处理的,并非原图。</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这张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下飞机后与周恩来握手的照片是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杜修贤所摄,是中国官方发布的版本,影响深远,至今一直被用作这一事件的经典图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但是无论在场的国外新闻记者的照片,还是电视转播镜头上总理身后的首席翻译都是周总理最为信任的冀朝铸,而不是新华社发布照片中的王海容。</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这是白宫摄影师拜伦·舒马克在现场从远处另一角度拍摄的版本,身材高大的冀朝铸先生需略俯身向前以便进行翻译,也不敢挨太近而影响记者拍两位领导人握手的历史性场面,而王海容则位于叶剑英后面较远处等候。</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纪录片视频截图显示冀朝铸紧随总理,向前迎接尼克松总统。在重要场合,翻译与高级领导人保持恰当的距离也是一种能力。</p> <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留在空军一号上的美国记者用长焦距镜头从上往下拍摄的总理与尼克松握手的场景,正是这一刻,冀朝铸为总理翻译了那句经典的话:“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已经25年没有交往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舒马克先生拍摄的全景照片的局部,尼克松夫妇正走下舷梯,红点标记处细看也可见到冀朝铸先生明显高出一头。绿点标记显示左上机舱口美国记者从上往下拍摄的机位。</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国内新闻记者还用不上彩色胶卷,可能新华社驻中南海的摄影师在一般情况下也没有条件用。这张黑白的官方版本后来经过手工着色,发表在在人民画报等刊物上。</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由于没能带美国摄影记者进中南海,所以毛和尼的会见只有中方拍摄的黑白照片。舒马克先生赠送给我的《尼克松总统的1972中国之行》这本摄影画册中也只能采用中方提供的这两张黑白照片。</p> <p class="ql-block"> 至于为什么要去掉冀朝铸的原因说法不一,据已故新华社摄影记者刘建生回忆,照片当时由周总理亲自审定。那时新华社有规定,事后除了审定版本存档留资料外,其它重复多余的一律销毁。如果具体当事人都已离世的话,就是一桩难以解释的悬疑,也不能妄加推测。</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这是人民日报刊登的尼克松当日会见毛泽东的照片,发表时裁去的右侧部分中还有参加会谈的基辛格特别助理的温斯顿·洛德和中方翻译唐闻生。</p> <p class="ql-block">  据后来曾任驻华大使的洛德回忆,这是尼克松亲自向周总理提出要求发表时作这样的处理,为的是不让没有参加会见的国务卿罗杰斯感到尴尬,也不至于给美国国内反对尼克松的人留下口实,因为洛德的地位要低得多。</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当洛德再次来到北京时,周恩来总理特地让人送给了他这张完整的照片原图,可见其细致入微的处世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如果将上面原图和下面官方版本加以细心对比,可以发现中间部分的毛和尼比左侧的周恩来及王海容,右侧的基辛格都大了一圈。毛前面的痰盂和基辛格的脚和沙发的位置就十分明显发生了位移。</p><p class="ql-block">&nbsp; 按照真实的透视关系和人物环形分布的规律,近大远小才是正常的比例。而当时的通常做法是主要人物必须突出,尤其是伟大领袖。况且这传统在中国人物画中按地位高低安排人物比例大小古已有之,不难理解。那时手工修照片也是一门技术活,至于具体操刀者又是谁就不得而知了。关于主席和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的情况网上已多有对比,我不了解详情,也就不重复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事悠悠,半个世纪过去,今天的大量自媒体,甚至官媒依然在使用这几张被人为改动过的历史照片,并没人太在意。我也是因为正好在画《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作品时积累了一些资料,故而略作考证,以辨真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