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大年,与朋友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转悠,忽听说从江县高增乡的天鹅山地区在举办芦笙笛比赛,从未听过、见过芦笙笛的我赶紧和朋友们赶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赶到地方,老远就听得似芦笙,又比芦笙高亢,节奏整齐的合奏声传来。只见吹奏者排着方队,手捧芦笙笛,身躯随着吹奏的乐曲整齐划一的大幅度左右摇摆,响彻行云的宏大音响配合着演奏者舒展大方的肢体动作,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现场了解到,芦笙笛主要是在以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为中心的方圆不过一二十公里的天鹅山片区的十几个侗族村寨流传,因其用竹筒制作,与芦笙相似,音色兼备芦笙的洪亮和竹笛的悠扬,当地人将它称作“芦笙笛”。</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在有识之人帮助下,它开始走出了大山,2015年被列入《中国乐器大辞典》,因乐器是靠竹簧共鸣发声,专家们将它命名为“从江簧管”,但当地老百姓对此命名并不认可,仍叫它为“芦笙笛”,或简称“芦笛”。</p> <p class="ql-block">芦笙笛主体仅巴掌大小,用粗细不等的竹子截成竹管,在靠近竹节处镂空一个长方形的孔,直接用竹的外皮雕成竹簧,而不是像芦笙使用另制的铜簧片。吹奏者介绍,芦笙笛是全部用竹子做成,竹簧制作是关键,吹奏起来也比芦笙更费劲。</p> <p class="ql-block">为扩大音量,人们在发音的主体加上形状各异的扩音竹筒,有简单的稍粗点的竹筒,有之字型扩音腔,有圆形共振体,扩音竹筒不一样,发声自然也不同。</p> <p class="ql-block">吹芦笙笛不是男人的专利,尽管比较费力耗气,侗家妇女吹起来也不让须眉</p> <p class="ql-block">芦笙笛多为集体演奏,在几十人的群体性演奏中,各种音高和节奏形成合谐的混响,在加上吹奏者如痴如醉的表演,整个音响和表现充满力度,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让我们来听听芦笙笛的集体合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由于芦笙笛发源于贵州黔东南从江县侗族地区不大的区域,流传不广,一般人对它知之甚少,就像藏在深山待人识的瑰宝,其精神文化价值还需现代人们大力挖掘、推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