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疫情当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以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教育局通知要求,新城区满族幼儿园进行了继续教育线上培训。在2月19日—2月20日两天时间,共计完成16课时。培训过程中,教师认真学习,同时做好学习记录。</p><p class="ql-block"> </p> 一、学习内容 <ul><li><span style="font-size:20px;">牛琳——《如何做好家校沟通》</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迟希新——《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幸福》</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秦德林——《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再思考》</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20px;">董艳菊——《教师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面对危机事件》</span></li></ul><p class="ql-block"><br></p> 二、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 对于这次培训,老师们有很多培训心得,我们一起来聆听——</p> 韩炜 <p class="ql-block"> 秦老师的讲座有理论高度、有实践依据、有哲学思考,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真心真情给我们带来了享受。“双减”的落实使学校和教师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坚守初心,身体力行,让教育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努力使自己成为快乐幸福的老师。</p> 侯莹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利国利民,功泽后代。我们必须坚持对教有公益属性的坚守,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p><p class="ql-block"> 朱永新先生强调,不管怎么改变,教育就是一件事情:第一,给人幸福;第二,让人成为自己,成为完全的人;第三,这不仅仅是未来的事情。那么课堂和作业这两大教育阵地就应该让人感到幸福、认识自己、完善自己。</p> 李阳(大) <p class="ql-block"> 学习了董艳菊老师的内容后,我深有感触,虽然大多数的心理问题出现在青少年时期,但幼儿时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长大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有成就、有贡献或者是一个平凡、平庸的人。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注重我们的言行举止,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我心目中最棒的幼儿教师!</p> 李阳(小)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要紧跟“双减”政策,从实际出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断地钻研创新教育内容,做到寓教于乐。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游戏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因此我们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提高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兴趣,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提质。</p> 李景怡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时代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幼儿心理的观察识别者,情绪的调节者,行为的疏理辅导者,特别是当前处于疫情时期,我们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 孟君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秦德林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剧场效应”,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却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秦老师讲述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我对如何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p> 牛婷 <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社会变迁下,科技发展、文化变迁、环境变化,每个个体的成长除了身体的变化还有心理变化。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3~6岁的学前儿童是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健康心理状态。</p> 宋敏敏 <p class="ql-block"> 秦老师给我们看的一个短片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几个学生补课,是提高分数,所有学生补课,是提高分数线。”这句话我十分认同,当补课成为潮流,成为大家都要做的事,那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成绩,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双减”政策势在必行,今天的听课丰富了我的教育理念,是一次美好的心灵之旅。</p> 苏门门 <p class="ql-block"> 董艳菊老师细致的讲解了一些学校危机事件以及一些处理办法,虽然只有短暂的三个小时,但我的感触颇深。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不应该单一的抓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孩子们的情绪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为孩子提供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p> 王琼 <p class="ql-block"> 2月20日,我有幸聆听了秦德林教授讲座。秦教授的讲座《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秦教授的讲座深深震撼了我们。他用自己的人生路径告诉我们,既然选择做教师,就要把这个职业做到极致,把平凡的职业,做成有价值、有地位、有荣耀的事业。</p> 王鸾 <p class="ql-block"> 参与了秦德林老师的主题培训,双减之下,我们高度重视、了解需求、回应关切、认真落实。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将双减工作与发展路径相结合,坚持和遵循教育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优化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变化。</p> 闫璐 <p class="ql-block"> 学习了秦德林老师的讲座,学习后受益匪浅。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p> 于丽娜 <p class="ql-block"> 聆听秦德林老师的讲座后,科学双减,尊重教育规律,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素养。这是我听到最深的感悟。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遇到的孩子越来越思维灵活、越来越富有个性、越来越视野开阔、越来越见多识广。他们敢于辩解、勇于质疑、善于发现,所以,身为人师,想要不被时代淘汰,不被学生淘汰,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让我们每天都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通过培训学习,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进一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适应教育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切实做一个能肩负使命的新一代教师!</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牛 婷</p><p class="ql-block">初 审:徐 敏</p><p class="ql-block">复 审:周蒙艳</p><p class="ql-block">终 审:魏凤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