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至理名言的相对正确性

留缘草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盏摆渡的灯,虽然可以温馨陪伴,但是要看提灯的人,如果高高举起,可以照亮彼岸,如果低低放下,只能看到船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碗精制的鸡汤,虽然可以浸润心脾,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喝,有人喝出了营养,有人喝出了嘌呤,有人补充了钙质,有人增添了脂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网上看到有人喜欢运用这样一段至理名言来表白自己,大意是:“……无论你怎样做都会有人说三道四,与其讨好他人,不如取悦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他们有嘴,但不一定有脑。”我看后颇有感触。这段感言或者说是格言,单就内容而言对于一个人的修心养性独善其身无疑是有裨益的,因为它包含了一定的生活哲理和处世哲学。但是任何哲理和哲学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这段格言也一样,它只是相对正确,而不是绝对正确,为什么呢?下面我尝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阐述一下个人观点,请大家不吝赐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我敢于使用这段至理名言来作为个人格言的话,那么首先我要具备至少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我是一个与世无争独往独来的人,我的言行举止不会影响和妨碍到别人,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良后果。第二,我努力做到了独善其身尽善尽美,对得起天地良心和人情道义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个体的还是团体的,都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要发生各种关系的,来维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遑论,我们在团队担任各级职务的人,我们是很难做到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所谓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那是在证明你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的前提下,比如当年我不顾别人的反对坚持创建公益组织并坚定自己的发展理念。即使在大正确的背景下,我也会犯小错误的,我也必须要听取不同的意见来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和脚步,才能维系团队的发展与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学时代,我读过毛主席的雄文四卷,主席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傲”,其中“斗私批修”是最深入人心的,“斗私”就是要不断地反省自我,防止私心杂念一闪念,严格自律厚道做人,古人云“处事无奇但率真,传家有道唯存厚”正是此意;“批修”就是要坚决反对和铲除各级干部队伍里面滋生蔓延的修正主义,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我觉得,“斗私批修”至今仍然是净化灵魂的法宝,是个人修行的参照。因为很多人正是秉持了这种处世哲学“与其讨好他人,不如取悦自己。”最终难以“独善其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说,这段至理名言是相对正确的,就看用在什么人身上。我们作为社团干部适不适合用这段话呢?我认为用也不为过,不用是明智的,因为你做不到我开头说的那两点,你要带领团队意气风发大步朝前走,你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在影响你的战友,无时不在影响你的个人威望,能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吗?能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吗?别忘了金盾之光的价值观是“爱党爱国,同心同德,互帮互助,共创共赢。”这十六个字核心含义就是:只有价值观一致的人,才能走到一起成为战友,才能相互扶持风雨同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听民意顺民心,民意是磁场,民心是能量,我们重视了这两样东西才能耳聪目明方向清晰放大格局,这样我们的生活、事业、生意等方方面面才能顺风顺水顺心顺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