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头这本《中国画技法》,是1996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一共发行10100本。</p><p class="ql-block">家里书籍不少,各种门类,尤其书法、绘画、文学。书法字帖倒是经常翻阅,毕竟写字还断断续续维持着,文学的书也时不时的心思起来看看,唯独绘画尤其国画看的不多。好多年我是没动笔画画了,虽然孩子绘画期间买书不少,都是西画较多。如果不是重新燃起绘画的激情,这一堆国画的书将一直束之高阁了。</p><p class="ql-block">原来并不是不喜欢国画,只是没动过手,当我动手时,脑子里仅有的一点知识也形同陌路了。郭德纲在他的相声里曾经说过,艺人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相信这是老郭这么多年从艺经历的真实感悟。</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学画,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老师课上讲的那一点知识,就学有所成吧?老师只不过是领路人,路还是要自己走,怎么走也是自己的事,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面貌反映到作品上,你首先得厚积薄发,胸有成竹,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技法理论总要了解一下吧?山水、花鸟、工笔的流派、形成、代表人物、各自成就不能一塌糊涂吧?</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中医为“国医”,中国武术为“国术”,京剧为“国剧”等。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后大都已经改掉,唯有中国画一直保留“国画”的名称,这不能不说“国画”这一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其实,古代的人画画比我们纯粹的多,他们只不过记录生活,反映生活,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表现的画面也是对生活的艺术提炼和再现,陶冶性情而已,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已经掺杂了很大的功利。</p><p class="ql-block">他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无不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和眼界,寄情生活一种精神田园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明代王履《华山图序》:“余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极其简单的就是作者对自然山川的无限景仰。</p><p class="ql-block">艺术都是相通的,都是相互促进,我们只知道王维的诗有名,却不知道他也是水墨山水的起源,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确实是绝大多数人所不能相比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诗,大多数牵强的凑个字数而已,自己都不知道写写什么玩意,哪还有境界可论?XX大师、当代诗人不过是满足自我虚荣的名头,几个能配得上?</p> <p class="ql-block">学习国画过程中,好多东西似懂非懂,熟悉而又陌生,倒逼着自己去翻书充电学习艺术理论,真的荒废多年了,好像又重回年轻的激情。</p><p class="ql-block">艺术可以眼高手低,首先你得有一个自己的高度,才能在表现在手上功夫,此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在我捋顺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一个的熟悉的名字从眼前掠过,我忽然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从五代的荆关董巨到唐朝的吴道子、王维、李氏父子等,再到宋元明清几大家,以及近代巨擘。好像和他们又建立了联系,了解了他们的绘画特点、对绘画史的传承贡献。</p><p class="ql-block">文化和传统才是我们要真正去传承的东西,画作,不过是一种载体,一种“术”而已。</p><p class="ql-block">余生有画相伴,岂能无趣!</p> 郭伟写于镂云轩<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022.02.18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