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些年,老同学聚会已是常态了。</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留下聚会的图片很多,留下的文字很少。</p><p class="ql-block">我这篇旧文“相聚初秋”恰恰相反,只留下了一些略显哆嗉的文字,没有留下一张当时的图片,实觉可惜呀……</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相聚初秋</p><p class="ql-block">上次红旗来家,我提到郑吕梁,说,到北京一年多了,由于各有各的事,加上我在“班级”上的时间短,没什么接触,十分不熟悉,我就没去打搅了,但毕竟同学一场,且近在咫尺,还是很想见见,看看岁月是如何给我们这位昔日的女同学刻下记忆的……</p><p class="ql-block">在他们的安排下,十四日下午,又有初秋的凉爽,在京的几位同学相聚了……</p><p class="ql-block">在木樨地西北角,我一眼就认出了郑吕梁,胖了些,但看不出是六十多岁。她肯定没认出我,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似乎还在努力的回忆,甚至似乎在说,眼前的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头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好在有红旗在场连连介绍……</p><p class="ql-block">到了钓鱼台附近的“同合居”,一看到这三个字,一缕古气袭来,透着传统文化元素,肯定是有来头的老店了;但门口轻声唱着“欢迎光临”的年青漂亮女士及堂内装修却透着现代元素,虽然并不反对这现代中国文化所认同的古今结合,但不能不隐隐的有一点惋叹……</p><p class="ql-block">落座单间“人和厅”,晚宴程序开始了,郑吕梁做东,都是老同学,也都是场面上的老“江湖”,自然也就不用客气了。</p><p class="ql-block">不劝酒;公共场所禁止抽烟,自然就不劝烟;也不劝饭;并不十分劝菜。这种随意,我十分赞同,也是改革开放,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只是苦了红旗同学,几个小时不能抽烟也是一种磨练啦,难怪他后来刚出“同合居”就迫不及待的点上了一支,要是那几年,我肯定受不了,也顾不得斯文,中间肯定要出去几次的……</p><p class="ql-block">虽然进步了,但中国是礼仪之邦,孔老夫子的后人,还是客气的成分多,似乎相聚必进饭厅,只有高档点主人才有面子,客人也多了几分光彩,还是脱不了俗。是否哪位改革一下,再简单点,君子之交淡如水,喝点茶,吃点点心就行?哈哈!我说说而已!也是尘世中人,凡夫俗子一个,自然还是要感谢主人的美意的!</p><p class="ql-block">席上都是六十开外的人,谈的自然是我们这个年龄的话,保健养身,上辈人,下辈人……. 说的 平静,听的安然,偶尔也对时局作点“点评”,也是一笑置之,没有年青人的激情……龙门阵摆得高兴,实在太晚,最后还是我劝大伙打住。</p><p class="ql-block">出了“同合居”,红旗,郑吕梁,我,三人走在一起,聊起她的父亲,1975年去世,虽然大不幸,但死得其时,时逢郑小平复出,给主持了追悼会,当时仍困在曾名噪一时的全国劳模“王国藩”所在的县的郑吕梁才得以回京……谈起那段蹉跎岁月,我们都再也无言了。其实,漫漫人生路,我们都沉淀了许多故事,在心底,往事不宜过多的提起……</p><p class="ql-block">握别了,相约再聚!</p><p class="ql-block">2008-8-31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