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有感】(26)论打狗

铁丁

<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 <b>先看鲁迅《秋夜纪游》原文:</b></p><p class="ql-block"><b> 秋夜纪游</b></p><p class="ql-block"><b> 鲁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已经来了,炎热也不比夏天小,当电灯替代了太阳的时候,我还是在马路上漫游。</p><p class="ql-block">  危险? 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p><p class="ql-block">  租界也还有悠闲的处所,是住宅区。但中等华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吃食担,胡琴,麻将,留声机,垃圾桶,光着的身子和腿。相宜的是高等华人或无等洋人住处的门外,宽大的马路,碧绿的树,淡色的窗幔,凉风,月光,然而也有狗子叫。</p><p class="ql-block">  我生长农村中,爱听狗子叫,深夜远吠,闻之神怡,古人之所谓“犬声如豹”者就是。倘或偶经生疏的村外,一声狂嗥,巨獒跃出,也给人一种紧张,如临战斗,非常有趣的。</p><p class="ql-block">  但可惜在这里听到的是吧儿狗。它躲躲闪闪,叫得很脆: 汪汪!</p><p class="ql-block">  我不爱听这一种叫。</p><p class="ql-block">  我一面漫步,一面发出冷笑,因为我明白了使它闭口的方法,是只要去和它主子的管门人说几句话,或者抛给它一根肉骨头。这两件我还能的,但是我不做。</p><p class="ql-block">  它常常要汪汪。</p><p class="ql-block">  我不爱听这一种叫。</p><p class="ql-block">  我一面漫步,一面发出恶笑了,因为我手里拿着一粒石子,恶笑刚敛,就举手一掷,正中了它的鼻梁。</p><p class="ql-block">  呜的一声,它不见了。我漫步着,漫步着,在少有的寂寞里。</p><p class="ql-block">  秋已经来了,我还是漫步着。叫呢,也还是有的,然而更加躲躲闪闪了,声音也和先前不同,距离也隔得远了,连鼻子都看不见。</p><p class="ql-block">  我不再冷笑,不再恶笑了,我漫步着,一面舒服的听着它那很脆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八月十四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再看:</p><p class="ql-block"> <b>谈鲁迅的《秋夜纪游》</b></p><p class="ql-block"> 山娃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迅的这篇《秋夜纪游》,我认为很失败,难怪没有被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当然,鲁迅笔下的叭儿狗寓意被统治阶级收买的文痞,而向左翼作家攻击,诽谤,诋毁,污蔑,造谣的这群人,虽然没有什么攻击力度,但总归让人心里不舒服,所以,鲁迅用石头击之鼻,让狗儿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如果单从字面看,或者给孩子们看,觉得鲁迅惧强凌弱,为什么不敢打藏獒,只是嘴里说听见藏獒的叫声心里就受刺激,并有战斗准备。从这篇文章,我实在没看出鲁迅的战斗力在哪里?甚至会被骂虐待宠物,估计肯定是没敢当着狗主人的面打的,打了一只叭儿狗的鼻子,我没觉得鲁迅的胆量在哪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 <b>铁丁如是说</b></p><p class="ql-block"><b> 铁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娃子在上文中第一句就说到:“鲁迅的这篇《秋夜纪游》,我认为很失败,难怪没有被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p><p class="ql-block"> 依铁丁看来,这第一句就很失败。这句话正着说“因为这篇文章是失败的,所以没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是错的;这句反着说“因为没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所以这篇文章是失败的”,也是错的。</p><p class="ql-block"> 文章“很失败”固然不能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但文章“不失败”也未见得就能入选,现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鲁迅的文章几乎撤干净了,这就是明证。反过来说,没有入选就是失败的,谁都知道这话是错的。</p><p class="ql-block"> 山娃子先生又说,“如果单从字面看,或者给孩子们看……”。这话也是错的,鲁迅的文章从来不是“单从字面看”的,也不是“给孩子们看”的。他自己就说过不希望青年们因为看了自己的文章而低落而颓废。</p><p class="ql-block"> 山娃子还说,“如果单从字面看,或者给孩子们看,觉得鲁迅惧强凌弱,为什么不敢打藏獒,只是嘴里说听见藏獒的叫声心里就受刺激,并有战斗准备。从这篇文章,我实在没看出鲁迅的战斗力在哪里?甚至会被骂虐待宠物,估计肯定是没敢当着狗主人的面打的,打了一只叭儿狗的鼻子,我没觉得鲁迅的胆量在哪里?” </p><p class="ql-block"> 这话有点混乱,让我先“从字面上看”,</p><p class="ql-block">捋出头绪来。狗围着孩子“吠”,孩子们一定是希望大人把狗赶走,而不会想到这是虐待动物的。孩子们看见大人打狗,自然是很兴奋的,但也绝不会鄙视你为何没有胆量敢去打藏獒。只有大人才会这样想。很不幸,这点小心思一百年前就有人用过,也早就被鲁迅看透了。他在《坟》的题记中说到:“君子之徒曰:你何以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呢?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这些诱杀手段的当的。”打藏獒和骂军阀,结果是一样的,结果肯定是不会好的,这样的人当然是值得尊敬的。但,鼓动别人去,自己看热闹,别人不去就说人家没胆量,这就有点别有用心了吧。</p><p class="ql-block"> 当然,山娃子先生也不会忘记往回找补的:“当然,鲁迅笔下的叭儿狗寓意被统治阶级收买的文痞,而向左翼作家攻击,诽谤,诋毁,污蔑,造谣的这群人,虽然没有什么攻击力度,但总归让人心里不舒服,所以,鲁迅用石头击之鼻,让狗儿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一千字的一篇小文,竟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还不够么?</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过,议论文要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密。</p><p class="ql-block"> 一篇文章也像一个人。论点是骨头,论据是血肉,论证是把骨头和血肉有机地组织起来。有骨头没有血肉那是骷髅,有血肉没有骨头那只是肉,有骨头有肉而没有很地组织起来那是没有生命的堆积。</p><p class="ql-block"> 杂文、小品文都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探讨,并无恶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