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丛中悬停采蜜的“亚洲蜂鸟”叉尾太阳鸟

海阔天空(刘佳)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别称燕尾太阳鸟,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一种体型非常小而纤弱的鸟,体长约9厘米。共3个亚种。叉尾太阳鸟是太阳鸟科中的一种,该科位于进化树上与莺科相近的一支,生活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因适应环境需要,逐渐进化成和同样吸食花蜜的鸟较为一致的形态;该种最早由斯温禾1869年在中国海南岛发现并定名,由于中央尾羽羽轴为形特殊,1876年谢利曾将其单立一属。这种鸟的嘴细长下弯,舌呈管状,喜欢在开花的矮树木丛生活,且能悬飞在枝头食蜜,有“亚洲蜂鸟”之称,也被认为是中国最小的鸟。</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指名亚种),雄性成鸟头顶至后颈间为绿色,具金属光泽,背羽绒黑,腰呈鲜黄色,翅为暗褐色,外缘以橄榄黄,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金属绿色,在不同折光下或呈蓝紫色,中央尾羽羽轴先端延长如针状,外侧4对尾羽具清晰纯白端斑和翠绿色羽缘;眼先、颊、耳羽概黑,头侧或渲染褐红色,髭纹翠绿而具金属光泽,或呈辉紫色,颏、喉、上胸暗褐红,下胸橄榄黄,有时染以灰褐色,下体浅绿黄色不鲜亮,近下胸处渲染灰色,胁部丝白或微缀黄色,翅下覆羽白色。</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雌性成鸟冠部或冠部羽基灰褐至褐色,上体橄榄黄染绿,两翅暗褐,狭缘以橄榄黄,尾羽褐黑,中央尾羽羽轴不延长,外侧尾羽具明显的白色羽端,向外渐形大;眼先灰黑,头侧浅橄榄绿,颏、喉或为灰绿色,胸部呈较深灰绿黄,腹部为灰绿色,渐转浅淡,尾下覆羽淡乳黄或乳白色。幼鸟冠部羽基隐约可见暗褐色,头、颈两侧灰绿,下体羽毛呈绒状;喉灰微沾黄绿,胸部黄绿色较深,腹和两胁淡黄,余与雌性成鸟相似。</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华南亚种与指名亚种在其特殊的尾形和羽色上均相近似;华南亚种雄性成鸟背橄榄绿,喉与胸皆赭红,雌性成鸟上体橄榄黄绿色,较指名亚种鲜亮,两个亚种下体羽色均不稳定,羽色变异与季节、分布高度无关。叉尾太阳鸟体型纤细;嘴细长下弯,上下嘴缘先端约1/3呈细锯齿状;翼短圆,第一枚初级飞羽短小,尾呈楔形;跗蹠纤细而长,具盾状鳞。</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多见于中山、低山丘陵地带,栖于山沟、山溪旁和山坡的原始或次生茂密阔叶林边缘,也见于村寨附近的灌树丛中,或活动在热带雨林和油茶林。常在高树顶上活动,尤其喜在檞寄生丛或开花的树、灌木丛中活动。叉尾太阳鸟性情活跃不畏人,行动敏捷,总是不停地在枝梢间跳跃飞行;多常单独活动,有时成对,或亦有结二十只左右的小群。</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食性与其它太阳鸟相似,以花蜜为主食,兼捕食飞虫和树丛中昆虫和蜘蛛等;野生状态下常扇动双翅悬垂于花朵上空,以微呈弯曲的嘴和管状的长舌吸食花蜜;也吃种子等食物。叉尾太阳鸟鸣声婉转动听,常间歇发出悦耳而富旋律的鸣声,有如金属铿锵之音;在育雏期的雄鸟发出如“pe-et,pe-et”之声,逐音升高,随发出急促的“pit-pit”声。鸣声细而尖,具有容易识别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每年3~5月间繁殖,由雌鸟(据1984年广西观察)在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海拔490米的竹-阔叶林缘的藤本灌木丛上营巢,巢呈长梨状,约高11.6厘米,宽6.3厘米,用草茎、苔藓、枯树叶和木棉絮等野生植物纤维及毛、羽为材料编织构成,系于悬垂的横枝下面,里层敷以地衣、软细的木棉絮和细的草根等材料。</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越南以及老挝。在中国东南及南部的江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包括香港)、福建、海南岛等地常见。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级别,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991年列入中国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张晓明《鸟儿对花说》</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广州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