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摄影记录---贵州(七) 阳光雨后 南花苗寨

南通强

<h1><b> 我们离开千户苗寨去凯里,沿着巴拉河一路走来,发现对面河边有个苗寨和一座美丽的风雨桥,于是停车下来观察,感觉这是个特别不错的地方,于是决定开车进村----<br /></b><b> 南花村是一个依山傍水、民族风情浓郁的苗族村寨。南花苗寨有四百多年历史,现有187户人家,860多人口,全是潘姓苗族。据传,四百多年前,一个潘姓男子入赘这里,繁衍十几代,成就了今天的南花寨。后人将潘姓男子奉为先祖,并石砌祭祖碑,表达对这位先祖的崇敬。</b><br /></h1> <h1><b>  这里没有西江千户苗寨那样浓重的商业化气息,也不像郎德上寨那样名声在外,给人的感觉是民风淳朴,安谧又祥和。山上,错落有致的木制吊脚楼建筑,鳞次栉比,掩映在半山腰的绿树丛中,透着一种神秘。</b></h1> <h1><b>  我们从风雨桥开车过河沿着陡峭的山路到了山顶的一个广场,南花村村委会就在这里,广场是一个椭圆形的石铺的场地,很有民族特色,可能是节日期间苗族居民聚会歌舞的地方。在村委会前面遇到一个村干部,他很热情的介绍这个村的三个特别景致:芦笙场、神井、天主教堂。并让我参观村委会,村委会是一座独立二层小楼,有相当年代的建筑,我饶有兴趣的进去,看见会议室里村干部们正在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其它办公室都布置的整奇干净,特别是他们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的组织机构,调解庭设置都不亚于我们这里,甚至还超过我们一些社区。<br /></b><b> 出于以前在职时的职业敏感,特别注意对他们的村委会建设情况的了解以后,使我心中由衷敬佩这里的党委政府重视村组织建设,敬佩南花村干部的敬业精神。如果我们这里的村干部有机会去南花村委会看看人家的工作,一定会有点汗颜---</b></h1> <h3>南花村委会办公室</h3> <h3>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庭</h3> <h3>工作职责公示牌</h3> <h1><b> 从村委会前面的广场继续往上走,就算是真正的进入到了苗寨里面。苗寨里面的路面都是用石块和鹅卵石铺成,路边用一块块青石垒成花墙,独具特色。走过一段曲曲弯弯的石板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在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广场上,一根高约7米的图腾柱矗立中央,这就是村民们日常聚会以及举行迎宾仪式的芦笙场了。芦笙是苗族一种古老的竹制笙管乐器,其节奏感很强,富有感染力,起码我是一听就喜欢上了。</b></h1> <h3>芦笙场</h3> <h1><b> 神井源自苗寨一个关于白鹅的美丽的传说,苗民举家搬迁到这里居住以后,长饮此井水,生活劳作,繁衍生息,从无大病发生,村民把它此井视为"神泉"</b></h1> <h3>南花神井</h3> <h3>南花神井</h3> <h1><b>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琅琅上口的歌词,让人唱遍了大街小巷,它却是南花村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在村里遇到一位热情的老人给我们讲起了关于南花村的故事:"十年前,村民们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外国人长啥样子。除了外出打工外,大部分的村民都以种田为主,由于这里山多地少,自然灾害又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们日子过得很困难,吃都吃不饱。"就是在这种困境中,新一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却不向困难低头,不受传统思想所束缚,敢于冲破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方式,大胆利用南花村保持完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在省、州旅游局的扶持下,大力开发民族生态旅游业,真正给这个村带来了明媚的"阳光"。老人说:"致富先要修路。村先后引进资金,修建了入寨的公路、过河的大桥,建起了芦笙场,近几年来又不断完善了村里的旅游设施。1997 年开始接待了第一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民族歌舞表演、度假村、天然龙泉井、农家乐、织布刺绣工艺展示、酿酒工艺参观、民族工艺品销售等等都受到了各方游客的喜爱"。</b></h1> <h3>  天主教堂</h3><h3><br /></h3> <h1><b>  南花苗寨是一个相对不那么喧嚣的苗寨,因为其距离凯里比较近,所以过去也是比较方便。如果你看惯了千户苗寨,那么选择来到南花苗寨一定可以感受不一样的苗族风情。</b></h1><p class="ql-block"><br></p> <h3>(照片原创,谢绝转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