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台安县西北20公里处,有一旅游景点——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1990年,在张学良90岁生日前夕,台安县政府将其出生后在张家窝堡屯度过童年时光的旧居按原貌进行了复建,据说当年就是几间窝棚。)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9月11日我和太太自驾到此一游。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正中门楣上,悬挂着“张学良出生地”金字黑匾,六个大字,气度不凡,是已故著名书法家沈毅老先生的手笔。两边挂的是辽宁楹联巨擘尚文化先生的嵌字联:“良汉高怀同齐月,学卿雅量浴春风”,十四字镶嵌自然,意境高雅,不愧为名家所制。</p> 据史料记载,中日甲午战后,清军溃散,张作霖脱离清军,啸聚山林,1901年2月18日(清光绪二十七年腊月三十),张作霖部被“沙俄操纵的金寿山匪股偷袭”,张作霖“命令孙福山背着他的妻子赵氏,汤玉麟身负他的女儿首芳,而张亲自断后,冒死冲出重围”。他们想去河东投奔冯麟阁(另有一种说法是去投奔杜立山)。逃到姜家屯时,抢到了一些蒙古马,奔向八角台(今台安),在途经桑林子时,为了行动方便,尽快摆脱追兵,张作霖“命心腹部下护送赵夫人脱险”,将妻女藏在距桑林子不远的胡家窝堡张景惠家,后来又秘密地转送到桑林子东北的张家窝堡赵明德家(赵氏的娘家叔伯侄)匿居。去赵明德家的路上,在大马车上,张学良出生了(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阳历1901年6月3日)。张学良呱呱坠“车”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张作霖一家便把张学良舅舅家——张家窝堡屯——视为其出生地,后还在赵家为其办了满月宴。 在张家窝堡屯,幼小的张学良一呆就是6年!这6年,是外祖母镜子立鸡蛋为其“找撞客”去(祛)病消灾、认其父好友郭成志为义父并随郭家排行而成“小六子”的6年,是后院老枣树下骑人摘枣、跟塾师崔名耀读诗念经的6年。 在故居后院我家太太拍照留念。身后右侧为屋后老枣树,(张学良小时候经常上此树摘枣。)此树阅尽沧桑,据有关部门测定,已是300岁高龄,但见枝桠虬曲,枝繁叶茂。1991年,故居乡亲们精心挑选了十几枚大红枣,捎给远在台湾的张将军,张将军收到后,心情极为愉快,并致信中间人,表示谢意。 张学良对出生地念念不忘的也是这棵老枣树,曾有一个张学良的特护叫沈婷,专门从美国赶回来看这棵老枣树来了,当时据她讲,张学良将军临去世期间,念念不忘的就是房后有棵大枣树。 注1:当年此地到处都是水洼地,就三户人家。现在村外村内也都是水塘。(台安一带一百多年前是个芦苇丛生的辽河下游荒凉水洼地。住户都是关内逃荒过来的穷人。) 注2:1875年3月19日,张学良之父张作霖出生于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属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叶家村;(此地现在与海城地界只相隔辽河。)后举家迁往驾掌寺村——今东风镇之所在。当年台安没有立县。行政归海城管。所以张作霖自称海城人。 注3:当年海城西部(包括现在的台安地区,盘锦地区)一直到北镇市沟帮子附近这块区域是辽河等几条大河的下游,都是芦苇塘和水洼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适合土匪掩藏。 注4:曾经在香港凤凰卫视制作的张学良的一部纪录片中,看到过张学良讲起自己的生日。该片第二集中,张学良面对镜头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日:“我的真正的生日是阴历四月十七(阳历六月三日),我父亲也死在阴历四月十七,所以我把生日改了滞后一天。” 注5:张学良乳名:“小六子”的来历。在其出生地纪念馆“少帅的童年”展板上一幅画作的下面有说明:“张学良认郭成志为义父。郭家原有五子,张学良排第六,故称‘小六子’。”郭成志为张作霖好友,曾救过小张学良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