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运录 上午在群里遇到一个微友因为失去母亲而悲痛。丧母之痛人之天性。我母亲去年活到了97岁去世,我都抑郁了几个月,才被好友慢慢劝回来。<br>劝朋友节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凡事一分为二。<br>人生不可能太完美,总得有点残缺,带着遗憾走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谁规定人生到了结尾就一定要完美告别?<br>留下一点残缺,或许就是全新的开始。<br>母亲离世的最后还是睁开眼睛,想看看她的亲人,但还是带着遗憾离去。<br>虽然我因此感到非常痛苦,怪几个姐姐不赶来送母亲最后一程(她们都在外地)。后来我被人“点化”,突然醒悟,人走本来就是来世上受苦的,生死离别哪有不痛苦的。 母亲走的那一刻,我看着她不停地用手抓自己的上衣,我就问:“姆妈,是不是把衣服弄顺?”<br>母亲点头。接着母亲又用颤抖的手摸旁边,我看到有一个发夹放在母亲的右侧,我就问是不是要戴发夹?母亲又点头。<br>突然,我想到这是老人临死前的做法,因为我儿时曾目睹过奶奶也是这样。<br>突然,我泪如泉涌,大声喊着“姆妈,不要吓我呀!”<br>可是母亲一头歪向床的外侧,睁开眼睛想看看自己的亲人有没有来。 高品质的爱必然会换来高品质的回报。我如此痛苦,就是因为感念母亲如高山似海洋一般厚重的爱。<br>不说了,一边哭去,实在伤感!<br>以前母亲健康时,我20天回老家看一次母亲,后来半个月一次,再后来一周去看一次。<br>妻子和朋友们都说,现在不去看母亲,以后你肯定伤心后悔。<br>想想自己一周一次看母亲,我现在还是后悔,恨不得每天守在母亲身边。<br>所以,父母健在的朋友,一定要以我为鉴,有条件的话多去陪伴年迈的父母。因为老人最后大多都是死于内心孤独,陪伴是最好的孝道。<br>我甚至后悔自己不该少年离家,上大学,在异乡参加工作,情愿一辈子窝在家乡,守在母亲身边。<div>可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好男儿志在远方,保家卫国才是正道。</div> 可是,现在再也没有母亲,再后悔也没有用。<br>几个月后我才重整旗鼓,全身心投入新的创作计划。<div>我觉得给母亲最好的回报,就是把我的研究成果弄出来,把我的心理学著作奉献给世人。唯有如此,才能对得住一辈子关心我培养我的伟大母亲,才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br>包括之前对哥哥的恨(恨他对母亲老是发脾气),对几个姐姐的恨(恨她们不在母亲临终前尽孝),我全部释然。<br>我在母亲走后,想把老人的遗物留在身边作为纪念。后来我想明白了,母亲最珍贵的遗物不是她用过的东西,而是她留在世上的子女们,只有子女才是母亲唯一的牵挂。</div> 因此纪念父母的最好方式,不是收留父母的遗物,而是善待母亲的子女——我的兄弟姐妹。<br>突然间,心中的“仇恨”全部化解了,剩下的就是感恩,如何善待我的兄弟姐妹们,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作者简介<br>袁运录,公安民警,省级公安心理教官;<br>口吃、强迫症和抑郁症心理专家;<br>当代具有独立思想的认知心理学家;<br>中华网教育心理频道、凤凰新闻专栏作家,知乎、今日头条心理领域创作者。<br>1988年因为严重口吃和强迫接受张景晖心理治疗,获得解脱,并开始研究心理学.<br> 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秋水理论.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和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垂询。<br>研究方向:强迫、口吃、抑郁、焦虑、失眠等症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div>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情绪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br>正在出版:《强迫症原理与康复》《心理健康手册》.<br>正在撰写:《抑郁症原理与康复》.<br></div> <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