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过后,去颍上路上的原肉厂家属院看望一位长辈。等到临走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家小院子前面的一面墙体是有些年头的。看墙砖形状和建筑形式,此墙的历史不应该少于100年。在今日的阜阳城,连民国时期的建筑都是百不存一甚至是千不存一,而在这离老城三里之外的地方还有老建筑?长辈的家人告诉我,前面这个地方过去是阜阳县粮食局的仓库,再早好像是一座大宅院。听到如此回答,我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就断定这是始建于民国初期(1913年)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旧址!因为前面的老房子都拆迁几次了,所以我在原址的地盘上找了许多次,没有看到任何老建筑的痕迹,只有这栋院墙大概没有拆除的必要,因而一直保留了100多年。</p><p class="ql-block"> 回家以后,想到当天看到的阜阳百年老校遗址,又想起多年之前与一位阜阳一中领导的聊天。</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一个非正式的聚会上,当时这位领导正在和其他人谈他们一中正在筹备百年大庆的公务。大意是我们一中的校史是从1917年安徽省立第六中学开始的,马上就到100周年了,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如何如何等等。这个时候我不合时宜的问了一句,你们是如何处理抗战初期校史断代的?大概是我问的问题太过于专业,领导停了一下大意是说,班子做了调研,开了座谈会,认为前后期存在校址和师生的继承关系,所以决定还是以安徽省立第六中学为起点云云。听到如此标准的官场回答,我也失去继续聊天的兴趣。好在此时酒菜上齐,喝酒,吃菜,此事此人,就此别过。不过,这“百年老校”的梗,我倒是记着的。</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闲来无事,翻开地摊上淘来的关于阜阳历史旧书,对于阜阳城几所中学的历史,尤其是“百年老校”的梗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脉络,就随便写上几句,自娱自乐而已吧!</p><p class="ql-block"> 先说一下阜阳一中的“百年老校”。阜阳一中的官网(2021年版)上对此是这样写的“1917年,安徽省立第六中学,阜阳一中正式成为新式学校。1928年,安徽省立第三中学。1938年,安徽省立颍州中学。1950年,安徽省立联合中学。1952年,安徽省阜阳第一高级中学”。以后的大家都知道了,省略。</p><p class="ql-block"> 这段简历有什么问题先不说了,看看我根据几位教育界老前辈的回忆录和阜阳县教育志整理的如下脉络。</p><p class="ql-block"> 1913年,安徽省教育厅在阜阳城创办“安徽省第三师范学校”,校址在现在老县粮食局家属小区(就是我看到的那一面老墙的南面)。</p><p class="ql-block"> 1917年阜阳教育界耆老刘明径老先生呈安徽省教育厅,并走了时任安徽省督军阜阳人倪嗣冲的路子,在现在阜阳二中的地址上建立“安徽省立第六中学”。</p><p class="ql-block"> 1928年,安徽省立第六中学和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合并位安徽省立第三中学,高中部和师范科在原第三师范学校校址,初中部在原第六中学校址。</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要多说几句,就是民国时期的学制问题。阜阳一中的官网上的所谓“1917年,安徽省第六中学,阜阳一中正式成为新式学校”的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实际情况是,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学部颁布的“葵卯学制”规定是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中学四年。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又颁布的壬子·葵丑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三年,中等学校四年,师范或大学有一到两年的“预科”,然后升入“本科”肄业。现在我们所说的大学本科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留下来的,“本科”是相对“预科”而言。直到1928年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才规定小学是“四二”制六年,中学是“三三”制也是六年。新规定颁布以后,原来的中学学就被称之“旧制中学”,后者则被称为“新制中学”。而成立于1917年的省立六中不可能是什么“新式中学”,只是四年制的中学而已,如果说与阜阳原来的中学相比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经费渠道不同,省立六中是由省教育厅拨付经费。</p><p class="ql-block"> 1928年省立六中和省立第三师范合并之后中学部的初中学制为三年,高中也是三年。师范部的学制是简易科三年,后期科三年。</p><p class="ql-block"> 1933年,安徽省立第三中学再次改名为安徽省立颍州中学,次年,安徽省立第五女子中学师范科和第三中学师范科合并为安徽省立颍州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阜阳教育史的断点来了。当年4,5两个月,阜阳,颍上连续遭受日寇的飞机轰炸,同时徐州的战事也极为紧张。5月17日徐州沦陷以后,安徽省教育厅指令阜阳所有省立学校撤到大后方。1938年5月21日起,以颍州中学校长苏家祥(颍上县辛集人,抗战后任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副院长,解放后安置到某农场图书馆工作)为召集人,带领颍州中学,颍州师范学校,省立第五女中全体师生员工(注意,是全体)携带图书,仪器从三里湾登上民船经正阳关溯淮水而上到河南潢川。在此地等候期间,苏家祥找到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CC系”骨干,颍上人邵华,通过国民党“CC”系大佬,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把阜阳的这三所省立中等学校和安徽省其他几所学校合并成立“国立第八中学”,迁到湖南永绥办学。至此,原来在阜阳的这三所省立中等学校与阜阳以后的学校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p><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省立学校撤退之后,城内还有许多其他中等学校也先后停课。此时正是国共合作初期,一些师生参加了救亡运动,但是大部分师生都是赋闲在家。据当时在阜阳县立中学读初三的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名誉主任牛维鼎老先生回忆“徐州失陷后,老师给我们讲了都德的《最后一课》,然后匆匆忙忙的写了一篇《哭徐州》的作文,学校就解散了”。</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同情支持中共的阜阳行政督察专员郭造勋(建国后任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和知名民主人士任崇高(建国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在原颍州师范(现在的阜阳一职高)的旧址上创办了“阜阳抗战中学”。该校为完全中学,但是招生别具一格。据牛维鼎老先生回忆“抗战中学的招生也很宽松,我当时初中没有毕业,只是找县中的胡乐菁校长写了一张证明,就入到抗战中学的高一班级上课,还有很多只是读了几年私塾的青年,经过任先生的简单面试以后,也进入这个学校编班上课。”抗战中学初期招生400多人,到1939年暑假的时候已经达到1000多人的规模。该校除了按照正式中学开课之外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阜阳城乡的救亡活动。时任豫皖省委组织部部长,阜阳特委书记的周季方也在任先生安排下在学校任“公民”课教师。另外,受中共控制的“五战区政治总队第一队”很多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也在学校任课。1940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时期,郭造勋离职,阜阳局势恶化,任崇高和全部共产党员、民先队员集体离职到新四军四师彭雪枫部。抗战中学被当时的安徽省政府改组为“阜阳县中学”,校址也搬回原阜阳县中学(现老三中处)。</p><p class="ql-block"> 1938年徐州会战之后,由于新黄河泛滥,日军西进受阻,阜阳成为大后方和前方的连接点。很多失学青年流亡在此。此时省会已经搬到六安立煌(现六安金寨)的安徽省政府为收留流亡知识青年,于1939年春在原颍州中学两处校址开办“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后因新黄河泛滥次年又迁到原颍州师范旧址(现阜阳一职高处)继续上课。</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和重兵驻扎,阜阳城没有被日寇所占领,所以沦陷区流亡学生较多。另外因为国民党政府的兵役法“中等及以上学校学生免服兵役”的规定,一般家庭都试图让子弟上学,而阜阳的几所公立中等学校显然无法容纳诸多的学生的就学。于是各类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著名的有“上海私立安徽中学”(阜阳安中),“山东私立第二临时中学”(鲁二临中),成达中学,丽泽中学等十余所完中,初中。</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生活费用不断上涨,教师生活也是入不敷出。所以很多公立学校的教师也是设法在私立学校多代几节课,以补家用。所以在抗战时期,中学教师的归属极不固定,更无所谓某个学校的师资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学校中,由于“安徽省第四临时中学”(1944年改为安徽省第四中学)是由省教育厅拨款,经费能有保证,其他私立学校的经费就靠收学费解决。当时阜阳城内流传着“四中靠卷子,县中靠面子,安中钱串子”,最后还有一句,“没办法,上成达”。因为四临中经费不依赖地方,教师工资有保障,对学生要求较高,所谓“逢进必考”。县中依靠地方各个方面筹款,所以政府官员可以写条子介绍学生入学。安徽中学在私立学校中办学条件较好,收费也高所以只要钱多就可以上学。钱又不多,又想上学,只能上办学条件不好收费又不太高的学校,比如成达中学一类的私立学校。</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以后,驻阜阳城的外地党政军学校大量人员相继复员,私立学校减少很多。安徽省第四中学也改为“安徽省阜阳中学”。1948年8月,阜阳全境解放,豫皖苏边区四专署派员接收了阜阳所有公私学校,并在次年2月把阜阳城内所有公私学校合并为“阜阳联合中学”。1951年1月改称“阜阳中学”。1952年暑假以后又把阜阳中学拆分成“阜阳第一中学”,“阜阳第一初中”(旋改为阜阳第三中学),阜阳第二初中(旋改为阜阳插花中学),新建阜阳第二中学。此种格局一直持续到文革前期。</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好像是意犹未尽,有几件事情好像还要多说几句。</p><p class="ql-block"> 其一就是,阜阳一中是不是“百年老校”并不重要,从1952年阜阳一中正式开办以后,作为阜阳城以及阜阳专区所属县市中教学质量最高的中学,是没有之一的。除去文革前和文革后“掐尖”招生的教学质量,我认为,文革时期毕业的学生质量才能说明阜阳一中的教学水平。从文革中期“复课闹革命”以后,所有中学的招生都取消任何考试,学区按照居住区域划分。就城内的阜阳一中和阜阳三中来说,解放大街以东是一中学区,西面则是三中学区。我们前后几届学生都是文革中入学,文革后期毕业的。两个学校的生源质量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两个学校在1977,1978年两届高校录入人数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和太太都是1971年初入阜阳一中初中,1975年底阜阳一中高中毕业的,我们一个班级历届考入大中专学校的同学应该有将近二十个。就是八十年代“掐尖”入学的一中的录取率估计也不过如此。这一点,除去了生源的差异,剩下的教学质量高低的差别了。</p><p class="ql-block"> 其二,阜阳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百年老校”?我个人认为有,就是现在的阜阳三中。关于这点,把阜阳三中的办学脉络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 1906年,阜阳县知县刘昌彝奏请安徽巡抚恩铭,于清颍书院(现三中家属院)创办清颍中学堂,后改为“颍州府中学堂”。民国初年因战乱停办几年,1924年又在清颍中学堂旧址开办“阜阳县立中学”直到抗战初期的1938年再次停办。1939年阜阳城开办“阜阳抗战中学”但是由于省立学校的师生全部南下去大后方,抗战中学师生仍然以阜阳县中学为主。1940年春,抗战中学重新改为阜阳县中学,直到阜阳解放。阜阳解放之后,阜阳县中学合并到阜阳联合中学,阜阳中学,直到1952年又拆分为阜阳第一初级中学旋改为完全中学并改称阜阳第三中学。</p><p class="ql-block"> 从阜阳三中以上办学脉络可知,虽然由于时局变化,办学时有中断,但是其学校的归属基本不变,学校的校址基本不变,学校的前后期的师生有着传承关系,所以阜阳三中的办学历史从1906年算起是可以说的过去的。</p><p class="ql-block"> 其三,就是阜阳第三师范学校的几位历史人物在阜阳教育史上的地位。这几位就是二十年代中期由鲁迅先生为旗帜人物,名震新文化运动的“未名社”的几位成员,前期成员六个,除了鲁迅,台静农,曹靖华之外有三个在第三师范读过书。他们是韦素园,韦成芜,李霁野,后期成员两人中还有李何林也在第三师范学校读过书。按照阜阳一中的说法,他们传承了安徽颍州中学的历史,那么作为颍州中学师范科的前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理所当然的是阜阳一中的前辈了。不过在阜阳一中的杰出校友中这几位一个名字都没有出现。吊诡的是1996年出版的《阜阳县教育志》典型人物介绍中也仅仅介绍了李何林,对于其他三位只字未谈。而在这几位的家乡霍邱县叶集镇(现在称六安市叶集区,清末民初属颍州府管辖)则把几位列为“未名四杰”并有建纪念馆介绍几位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革命运动中的功绩。就是在百度上也可以看到几位的履历上都有在阜阳“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的经历。这样的几位历史人物居然至今仍在阜阳教育史上如同不存在一般,实在是令人费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封面为阜阳一中原教学楼(1955~200?)第二,三张为阜阳三中的大礼堂(1924~文革时期),第四张为阜阳二中大门(1952~文革后期)。最后一张是未名四杰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