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的晚上,作为生活在洛河沿岸的人们,都要到亲人的莹地,去给过世的亲人送灯,在新年的凭吊中以表思念,在追忆中接受家风的教育和洗礼!</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这种习俗由来已久,何时延续下来无从考究。单是这天晚上,夜幕降临的时刻,人们就三三两两,约上一大家族的男丁,提着准备好了五颜六色的纸糊灯笼,拿上蜡烛,背上铁掀,沿着沟沟岩岩的田间小道,走到自己家族的莹地。先是一个莹地一个灯笼,悬挂在莹地上长出来的枝枝丫丫的枝头上,自然,挂的越高,灯就分外的亮,灯笼少的,就在莹地边上,挖个小坑,将蜡烛放进去,点上就行。然后每个莹地边,点燃起香箔,插上燃着的香烛,据说是不点香箔和香烛,那边的亲人是看不到这一切的,只有升腾起袅袅的香火,那边世界的亲人们才会享用正月十五这种繁华的,到这时,送灯的祭奠仪式才算完成,以前没有禁放烟花爆竹时,坡坡岭岭上,此刻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烟花绚丽多彩的绽放声。</p> <p class="ql-block"> 花开花落,日月递嬋,每年这种正月十五的送灯习俗,就这样随着岁月年轮的更替而生生不息的延续下来,仔细回味起来,这种习俗不仅仅是对过世亲人的一种追思,一种过节时的怀念,更是一种孝道的延续和体现,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在世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要好好赡养老人,爱人爱自己,尽孝心,尽孝道。</p> <p class="ql-block"> 送灯习俗伴随过年的欢乐,用这种实地凭吊的方式,给人们生生上了一堂亲情教育的课程,无声却生动,有序更隆重,那与街头巷尾灯海涌动的情景不同的就是,这里更深沉,更缅怀,更有启迪,就是过年纵情欢乐,但不要忘了欢乐的源头和初心,要铭记父辈先人创下的家风和教诲,要秉承前人励精图治的精神,珍惜拥有,振兴家业,接续奋斗,争取家族更大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送灯,送去了心愿,送去了传承,送去了家族的希望和烟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