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七章,下篇)

Lancet430

<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七章 曲折年代(下篇)</font></b><br></h1><div><br></div><div><br></div> 我们曾经戏言,军医大学及其前身的陆军军医学校,有一个始终摆脱不了的宿命,就是不断地改名字、不断搬家。<br><br><br>在20世纪前半叶的战争年代,学校四海为家,或许尚可理解;但在和平年代,一所有着上万人员、大量装备资产、以及医疗口碑等无形财富的医科大学,被整体搬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简直就是一件不可理解、也难以想象的事情。<br><br><br>可是这样的事情,居然就发生在了军医大学的身上,而且一口气迁移了三所军医大学,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来回搬了两趟。<br><br><br>1969年珍宝岛冲突之后,中苏对峙进入白热化状态,核战争一触即发。八月,苏军在新疆铁列克提伏击中国边防部队,全国上下进一步备战,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打全面战争”。1969年国庆节一过,林彪发布了“一号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9年,是共和国距离全面战争最近的一次。这一年的年底,三个军医大学接到命令,集体搬家,互换防区。</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到了十一月,位于上海、西安、重庆的三所军医大学,同时接到了集体大换防的命令。<br><br><br>“换防”是一个军事味道浓厚的名词,中国的普通高校应该对此十分陌生,但对军医大学来说,这就是全员大搬家的军事号令,冷峻而肃杀。区区两个字的背后,则是天翻地覆般的折腾,以及无数人命运的骤然改变。<br><br><br>具体的操作则是这样的: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搬到西安去;原在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搬到重庆去;而原先待在重庆的第七军医大学,则搬到上海来。<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第七军医大学”的后人绘就的画作,回忆那个诞生在重庆山城的学校。</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看到这里,大概更有读者犯迷糊了:且慢!中国有一、二、三、四军医大学,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而且很多人都记得:位于重庆的,乃是一个叫“第三军医大学”的学校,怎么这里又冒出一个“第七军医大学”呢?<br><br><br>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军医大学啊?<br><br><br>写到这里,我们就必须把建国以后几个军医大学的糊涂账,稍稍为大家捋一捋线索了。<br><br><br>本章开篇的时候,我们曾提到:在1950年2月,刚刚从国防医学院完成接收的“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被改名叫成了“上海军医大学”。请记住这个时刻,这是军医大学变迁史上的第一条时间线。此时,中国共有三个军医大学:<br><br>- <b><font color="#ed2308">上海军医大学</font></b><br><br>- <b><font color="#ed2308">长春军医大学</font></b>(是从延安到东北安家的“中国医科大学”抽调部分人员,再加上原“伪满新京医科大学”的院系合并组建的一个混血儿)<br><br>- <font color="#ed2308"><b>天津军医大学</b></font>(由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总部、129师等部队的卫训单位合并而成,你可以将其看成是白求恩大夫留下的一缕余脉)<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解放初年,中国三所军医大学之一的“天津军医大学”。这个学校只存在了四年左右的时间。</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到了第二个时间线——1951年7月,这三所军医大学统一被冠以数字编号,不再以城市命名了。其中上海军医大学成了“第二军医大学”,长春军医大学变成“第三军医大学”;天津军医大学变成了“第一军医大学”。<br><br><br>但是请注意,这里的“第一”、“第三”两所军医大学,与半个世纪后同名的第一和第三军医大学,完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br><br><br>接下来,精彩的第三个时间线来了:到了1952年7月,中国一下子有七个军医大学并存,它们分别是:<br><br>- <font color="#ed2308"><b>第一军医大学</b></font>(天津,原天津军医大学);<br><br>- <font color="#ed2308"><b>第二军医大学</b></font>(上海,坚持不变);<br><br>- <font color="#ed2308"><b>第三军医大学</b></font>(长春,原长春军医大学);<br><br>- <b><font color="#167efb">第四军医大学</font></b>(新组建于西安,由八路军120师卫训队一路发展而来,根红苗正);<br><br>- <b><font color="#167efb">第五军医大学</font></b>(新组建于南京,这个是大牌了,是原民国“中央大学医学院”被划归军队而产生的);<br><br>- <b><font color="#167efb">第六军医大学</font></b>(新组建于南昌,这个也很强,是原民国“国立中正医学院”被划归军队而产生的);<br><br>- <b><font color="#167efb">第七军医大学</font></b>(新组建于重庆,由八路军太岳军区卫生教导队一路发展而来,根红苗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解放军的1950式军服帽徽、以及与之同一年代的“第一军医大学”(并非后来的那个“第一军医大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这种七雄并立的局面只维持了两年不到,就到了第四个时间线——1954年4月。从这个月开始,中国一共又只剩四个军医大学了:<br><br>- <b><font color="#ed2308">第一军医大学</font></b>(该月由天津的“第一军医大学”和长春的“第三军医大学”合并而成,落户于长春);<br><br>- <b><font color="#ed2308">第二军医大学</font></b>(上海,依旧不变);<br><br>- <b><font color="#ed2308">第四军医大学</font></b>(该月由南京的“第五军医大学”和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合并而成,落户于西安,从此不变);<br><br>- <b><font color="#ed2308">第七军医大学</font></b>(该月由南昌的“第六军医大学”和重庆的“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落户于重庆)。<br><br><br>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合并出来的这个“第一军医大学”,在四年后就地卸甲为民,改叫了一个响当当的大名——白求恩医科大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由建国初期的第一代“第三军医大学”、发展成“第一军医大学”,并在1958年变为地方院校的白求恩医科大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而全新的第四军医大学,则是由“第四”与“第五”两个军医大学合并而诞生的。因为政治血统的缘故,合并后的番号,自然用的是“第四”,而非“第五”。但是,第四军医大学很多引以为傲的大师、泰斗们,几乎都是来自“第五军医大学”的那个前身……至于第七军医大学,也是一样的道理。<br><br><br>今天第四军医大学的人们,对这段“合校”的历史还是很重视的,前些年还专门搞过“四”、“五”两所军医大学合校五十周年的庆典。<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南京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被改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被军队接管,并改建为“第五军医大学”,校区位于南京丁家桥(今东南大学所在地),直到1954年全体搬到西安,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看懂了上面的四条时间线,就弄清楚了为什么在1969年“大换防”的时候,全国只剩下了三个军医大学、而且编号分别是二、四、七的原因。(“一”和“三”的编号刚被撤销没多久,闲置未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便于简化理解的军医大学变迁史</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一所医科大学进行整体的搬家,那个动静简直大了去了。虽然当时军委的命令要求:人员走,教学资产、设备、资料都留下。但事实上,每个学校都舍不得那些多年攒下来的家当,诸如图书、教具、甚至是尸体标本,都被装箱拉上了火车。<br><br><br>“换防”是一项冷冰冰的军事行动,没有舒适的条件可享受。1969年11月29日,当第二军医大学的首批人员从上海彭浦火车站出发的时候,就连大学领导,也都是在闷罐车厢里席地而坐,咣当咣当地颠了两个昼夜,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大西北。<br><br><br>这场涉及三个军医大学、“乾坤大挪移”式的过家家行动,搬迁人员数万、物资装备则不计其数。更痛苦的当属那些教职员工的家属们,尤其是在大上海住惯了的人们,一下子搬到千里之外,不知何年何日是归期,心里真是一百个不乐意。<br><br><br>就这样,第二军医大学的师生们,来到西安原第四军医大学的校园里安下了家,好奇地体会着关中的那些“八大怪”——例如“房子半边盖、面条像裤带、锅盔似锅盖、辣子一道菜、凳子不坐蹲起来”……其中,单就“房子半边盖”这一条,就让很多久居江南的专家觉得崩溃,因为只有一面墙上有窗户。<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在第二军医大学老校长向进记忆中的西安初印象里,最令他觉得难以适应的是关中特有的民居“半边楼”。在原第四军医大学的校园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住宅建筑。</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这场中国现代史上罕见的、匪夷所思般的三所大学互换行动,究竟是出自何种考虑,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解释,说这是当时的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为了报复3年前第二军医大学“红纵”对他的伤害,而采取的一种惩戒报复。这种说法其实根本不足取,虽然不排除一些“报复”的成分在里面。但要知道:三个体量庞大的军级单位的大调动,岂是一个邱会作能说了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说法,说这件事是为了1969年可能爆发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种临战检验,目的是测试大单位在战时实施迁移的各项技术细节,这个听上去也十分牵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医大学的这场大搬家,虽然劳筋动骨,耗损元气,但人们毕竟还是要生活下去。来自上海的这些师生们,渐渐地在关中的大地上适应了下来。不过,大多数人坚信还是能回到黄浦江畔的老校园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高龄的一代泰斗李宝实教授把自己的巡回医疗,从江南水乡搬到了陕西的村社窑堡,只是,时不时为北方农村的土厕茅坑而烦恼;吴孟超医生在这里完成了他人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手术,为安徽农民陆本海切除了36斤重的肝脏血管瘤。</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安徽农民陆本海,从1952年起就患上了特大型肝海绵状血管瘤,丧失劳动能力。文革期间他曾在其他医院接受剖腹探查,血流如注,死里得生。1975年2月5日,吴孟超医生为其切除64cm×48.4cm×40cm、重36斤的瘤体。这是陆本海术前、术后、以及回到正常生活后的照片。</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1975年,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开始有条不紊地恢复各项秩序。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三个军医大学分别又回到了自己原来所在的城市——这一次,用的词叫“回防”。<br><br><br>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的人们,对这次回归故土,有着不同的坊间传说。四军医大的人说:是他们的口腔科老教授陈华,在给北京“某领导”看牙的时候,秉直进言,才引起了中央对此事的重视……<br><br><br>第二军医大学的版本就更为戏剧性,据传,是我的师爷屠开元教授直接找了小平同志,反映了军医大学想回家的集体呼声(不论故事的真伪,他与小平同志的私交,却是人所共知的)。<br><br><br>这些版本,既可能是江湖传闻,也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它们总体上反映了当时几所军医大学的人心向背、以及历史积淀的不可违抗。<br><br><br>一所大学、一所医院,与其所在城市形成的,乃是一种树木之于土壤的依存关系——学校与外部世界的学术联络、在当地百姓中的医疗口碑、以及南腔北调下形成的独特教学风格……这都是一所医科大学的隐形实力、生机活力所在。<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76年,回到上海后的第二军医大学,派出医疗队参加唐山抗震救灾。这是医疗队在唐山第二抗震医院收治伤员的画面。</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75年5月,三所军医大学回到了自己原先所在的城市。从西安回到上海的人们,波澜不惊地回归到了熟悉的空气、熟悉的民情、熟悉的生活节奏里。<br><br><br>峥嵘岁月里的这两次举校搬迁,早已过去了半个世纪。它留给军医大学人们的回忆,或有温情,夹着不堪,俱已烟消云散。大部分的老一代人,后来很少再提到这一茬。<br><br><br>有趣的是那个“第七军医大学”,在回到重庆的两个月后,迅速被中央改名为“第三军医大学”——尘封已久的“三”这个编号,又被拿出来用了。<br><br><br>现在,“二、三、四”三所军医大学都有了,好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由《解放军报》记者拍摄的、1972年第七军医大学的学生在上海的课堂里上课的场景。</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没错,现在是三缺“一”了。<br><br><br>就在第七军医大学改名为“第三军医大学”的1975年7月,全新的“第一军医大学”也诞生了。这是尘封已久的”第一军医大学“番号的重新启用,而且是被赋予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学校。<br><br><br>这个学校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951年:那年6月,解放军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一家陆军医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东北军区军医学校”。<br><br><br>在其后的岁月里,这个学校改了好几轮名字(就连“军医中学”都叫过),并在1958年集体脱了军装,摇身一变成了“齐齐哈尔医学院”(但又不是今天的那个同名的学校)。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从白山黑水一路南下,多次改名、最后在广州成立的新“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整体退出解放军序列,改为南方医科大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62年,这个“齐齐哈尔医学院”又神奇地回到了军队的序列里来了,此后又换上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孤零零地并立于三所军医大学之外。<br><br><br>1969年三所军医大学大换防的时候,地处东北前线的这个“军医学院”也没闲着,自己搬到了长沙,半年后又来到繁花似锦的广州。<br><br><br>1975年三所军医大学回到故地的时候,这个已经安家在岭南的“军医学院”,终于升格成为崭新的“第一军医大学”。<br><br><br>自此,一、二、三、四军医大学各据一方,各领风骚。十年的大混乱、大动荡终将结束,科学的春天即将来到。<br> <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敬请期待下一章(终章):近事与随想</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