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籍📚简介</p> <p class="ql-block"> 观察与评价儿童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专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全面观察、科学真实地评价儿童,了解儿童的已有经验、当前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寻找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下一步,并做出适宜的回应。</p><p class="ql-block">《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结合我们一线教师的具体观察案例,详细回答了以下四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观察?即观察的价值、注意事项和道德规范问题。</p><p class="ql-block">★如何观察?即观察的多元方法,以及观察报告的撰写和儿童成长档案袋的整理。</p><p class="ql-block">★观察什么?即如何观察与分析儿童的行为及认知、动作、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如何应用观察?即如何把观察信息应用于教学和一日生活,促进儿童发展,做反思型教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书心得❤️</p> <p class="ql-block"> 在认真地通读《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后,我受益匪浅,深有感悟。</p><p class="ql-block"> 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地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平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孩子们的总体情况,如他们的兴趣、参与程度、交往合作等,还要对个别儿童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儿童的想法、能力、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推动。</p><p class="ql-block"> 观察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孩子的了解。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的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孩子们的行为语言。</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观察儿童的方法,其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构起自己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通过阅读此书,让我对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怎样观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如: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 我们能看到什么? 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书中以具体实例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呈现观察,让初学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具体的操作与记录方法,从而对每一次的观察确定目标和目的,观察情况的记录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发现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认真学习一下叙事型观察的记录和描述方法,在书中特别指出“要求你安静地坐着,尽可能不引起丝毫的注意,要记得,你若与儿童发生互动,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从这一点可以解读到,要保持孩子们的自然状态,发现孩子的真实反映,教师尽量做到回避而不是介入。</p><p class="ql-block"> 总之“观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想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摸索,形成一套适合班级儿童发展的观察方法。让我们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话来勉励自己吧:每一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眼睛练得如同鹰眼一般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儿童最殷切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观察是帮助儿童解决社会交往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把书中带给我们的科学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活动中。所谓会观察,就是要看儿童的行为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通过科学的观察,寻找正确的教育对策,随时抓住契机,给予儿童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儿童在愉悦中健康成长,更好的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