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帽子带来的误会

zgx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段时间,也就是正月十六那天下午,当我在所住家属区行走时,猛然听到学校秦腔室里传来阵阵秦腔声,就立即被那优美和谐的旋律、激昂壮烈的打击乐和亲切熟悉的乡音所吸引,于是便急忙沿着楼梯寻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四楼秦腔演唱室,满屋子都是人,只见打板、敲梆子的,拉板胡、二胡的,唱戏、表演的个个神情专注,高度投入,都努力地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下边的演员观众也都聚精会神用心倾听,有人还手持手机给专门录像。我进去后,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没人理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倾,演奏中需要锣声,这时正好没人去敲,我便赶紧走上去拿起小锣,在关键时刻补上关键的锣声。没料想,这一补,竟引起了一片诧异的目光,打板、敲梆子的,拉胡琴的,唱戏、听戏的都把目光投到了我的身上。从他们的眼神里明显看出他们都认不得我。他们都觉得我是一个陌生的人,一个陌生人,什么时候进来的,胆子还那么大,没经过演唱班子同意,竟私自上台拿起小锣就敲,而且还敲得对,敲得好,都敲到点子上,尺寸把握得相当好,大家都很惊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惊奇,他们是真的不认识我,还是假的不认识我?难道人情世故就这么淡薄,我刚赴四川支教一年不到,原来在一起常玩的满室戏友们就一个都认不出我?还是我以前做错过对不起戏友们的事,他们都不理我?心里一直很纳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末了,喜欢唱生角戏的强嫂提议让我这位头次来的陌生朋友也唱一段。我知道自己不行,便刻意推辞,但没推辞掉,只好脱下帽子,卸了口罩,这下大伙全认识我了。纷纷走到我的身边端详着我,有的说我胖了,有的说我变白了,皮肤也红润了,还有的说我去四川教学这么长时间,还没忘秦腔,问这问那,说长道短,所有的友情、关怀,尽在眼神、手势与言语之中。原来,彼此的误会,皆因疫情与寒冷,我戴口罩与帽子引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家后,我把下午去秦腔班玩,很长一段时间大伙都不认识我的事,给夫人讲了一遍,夫人开始觉得不可思议,等我说明原因,她马上又觉得非常有趣,竞笑的收不住声来。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朋友之间是时刻互相牵挂惦记着的,不管你或他走到哪里,也不管你或他混的好与坏,大家彼此都牢记在心,不会忘记对方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广信2022年2月19日晚写于四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