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编者按:2022年1月14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巫山县教研室副主任刘业俭在重庆市张友满名校长工作室“双减”背景下学校特色发展论坛暨读书沙龙活动中,以《校长领导力》为题举办专题讲座。讲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现实性。现将刘主任讲座的重要内容(根据记录整理的提纲),编发于后,望各位成员校再次学习领会与深入实践。</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为什么成为名校长?</b></p><p class="ql-block"> 张友满成为名校长是因为他有格局、人格、作风、佛心。</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校长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b></p><p class="ql-block"> 学校中(管理中、课改中、学术中、文化中等)?社会中?师生中?到底如何定位?到底该干什么? 校长当然是掌控全局者:此次“双减”(校培机构资本化)及其系列文件的出台,是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典型。如何搞好延时服务等。肯定有关系重建和文化再生的意义。应该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育人系统……课后服务内容应丰富而且结构完善。增强课后服务能力,建立课后服务质量标准和保障机制。</p><p class="ql-block"> 教育改革要给有教育情怀和理念的校长、教师更多的办学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价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有大有小。教育家的特质就是创新、创造、开辟、开拓。比如一二年级不纸笔考试,怎么评价?</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校长领导力</b></p><p class="ql-block"> <b>(一)方向领导力。</b>教育就是培养人性(立德树人):扶老人有什么该不该!记者采访朝鲜战场老兵……</p><p class="ql-block"> <b>(二)思想领导力。</b>思想理念的“无意识”引领。如何理解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打人性的基础,打责任感基础,打人格基础,打习惯的基础,打积极向上的基础,打学力发展的基础,打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打科学精神的基础(化学之父拉瓦西……)如何理解生本,生命,尊重?比如如何理解“快乐教育”。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扼杀天性和创造力。你有什么资格判断学生在某一个方面行与不行。你说行,结果画了一辈子才发现自己不会画画,害人一生。幼儿园、小学教育,我们务必小心翼翼。我们不能贴标签和引诱,只能不断的创建学习情景、环境。</p><p class="ql-block"> <b>(三)教师领导力。</b>校长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培育优秀的老师、好老师。何为好老师?观念引导很重要,比如“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教育是目的,知识是手段。健全的人格修养是人生成败的关键。找到孩子智能发展倾向是教育的专业任务。加德纳多元智能是9种,而我们只关注了一种。每个孩子的总体智能水平相差无几,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差距却十分明显呢?因为我们只关注了孩子的某种智能,这既是应试教育的绑架,也是我们不专业的必然。</p><p class="ql-block"><b> (四)课程领导力。</b>学生的发展靠课程。一切对学生的发展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都是课程。有形的、无形的;空间的、时间的;静止的、运动的……所以校长对课程要有整体思维和构架,这关系到学生发展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b>(五)自身领导力。</b>“三气”校长。大气(胸怀、格局、克服功利与短期行为);小气(作风细腻深入,“可以不做但必须清楚”);不气(情绪稳定、头脑智慧、气质谦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四、讨论</b></p><p class="ql-block"> (一)县域内温光华为什么是一个成功的校长?</p><p class="ql-block"> (二)你怎么理解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五、祝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缺失、短板、支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面向大海,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刘业俭在巫山县乡村小规模教学点调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作者简介:</b>刘业俭,汉族,中共党员,<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学科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巫</span>山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巫山县第一批21名高层次人才之一、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库人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先进个人、重庆市先进教研员、教科研先进个人、骨干教师。在《人民教育》等教育刊物发表教育学术论文130余篇,<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版《走进校本研究》等专著三部。</span>指导青年教师科学赛课获重庆市一等奖7届,二等奖2届,创造了重庆市区县独一无二的赛课佳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