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十里桃花开,万丈锦绣为谁裁”。在这充满诗意的芬芳季节里,为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美术教师队伍,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正高级教师,遵义市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松老师,为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42位一线美术教师带来的《从案例研究谈核心素养发展与养成评估》、《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法与流程》两个专题培训,如一缕春风,使老师们倍感清爽,为老师们提振了精气神,注入了新能量。</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在讲座中指出:案例研究,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要有思想意识上的提升。王老师首先从什么是案例研究着手,指出凡是为研究者所用的所有人、事件、活动、课例、现象等的研究,让我们全新的了解到案例研究。 然后,还让我们理解了教学设计是教学前的预想与计划,教学实录是教学过程的客观记录,教学案例是教学后的全方位介绍。接着,提醒我们重视研究意识、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其中学习要靠上“大树”,找到理论支撑,找相关学术学习,找专家帮助与团队协作。</p> <p class="ql-block"> 具有内生性和内在性的核心素养应该怎样评价呢?王老师找到了“大树”,从泰勒的教育评价、杜威的教育理论、比格斯的分类理论三方面来分析案例,最后还指出:评估,主要是评估学生学到了什么?综合探索课例结合“减”、“动”、“评”,以“减”促“动”、以“动”促“评”,旨在全面发展的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情境创设是关键,问题设置是难题,老师只做穿针引线,学生是主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这就是课题研究选题的意义,而且课题不仅仅是提出,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课题研究也是作为教师所必须要学会的一项技能,以“红色美术文化”为例为我们拉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层层深入剖析,两场讲座都是非常专业的学术理论,老师们都听得非常忘我,异常认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前行的路上不仅要埋头走路,更要抬头看天空!</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做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教育者。</p><p class="ql-block">撰稿:第四组</p><p class="ql-block">组长:朱敏</p><p class="ql-block">成员:张喆、廖芳、王余、吴进、李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