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大学胡里山海边,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至二十二年(1896)。</p><p class="ql-block"> 厦门岛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在明清时期已被视为八闽屏障。鸦片战争期间,厦门岛一度被英军攻陷,石壁炮台被毁,加强东南防务的问题,进一步引起政府的关注。清末,洋务运动兴起,朝廷内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海军,购买洋枪洋炮,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光绪十七年(1891),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会同闽浙总督卞宝第题奏获准建造厦门胡里山炮台,继任总督杨歧珍于光绪二十二年完成炮台建设。该炮台与厦门岛对岸的龙海屿仔尾炮台互为倚角,控制厦门港口,是清末厦门要塞的主炮台。</p><p class="ql-block"> 炮台原配备德国克虏伯28生大炮2门、15生大炮2门及双轮小炮12门,今仅存东炮位28生大炮一门,长13.13米,口径0.28米,射程16000米,全炮重59888公斤,2000年以“现存最大海岸炮”荣获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p><p class="ql-block"> 炮台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1900年8月日本军队在鹭江道一带登陆,妄图占领厦门,胡里山炮台官兵立即将炮口对准鼓浪屿海面的日本军舰,并发出通谍:如不立即撤兵,就把使馆炸平,将军舰击沉,从而迫使日军撤退。1937年10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舰在飞机的掩护下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守军予以猛烈还击,并击中日舰一艘,迫使侵略者不得不退出厦门海域。</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镶嵌在厦门湾的碧海绿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称。</p><p class="ql-block"> 深厚积淀的闽南文化,加上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对话交流,鼓浪屿文化从融汇走向创新,不仅造就了历史国际社区的卓越品质,也对闽南乃至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鼓浪屿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著名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家林俊卿,著名钢琴家李嘉禄,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何碧辉,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他们在语言学、文学、教育、体育、科技、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远播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底蕴。迄今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向世人呈现“万国建筑博览”的艺术氛围。鼓浪屿人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国内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使鼓浪屿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一张烫金的名片,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观光游览,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作为风景名胜区,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有良好的旅游口碑和获得众多殊荣: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 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琴音萦绕,涛声依旧,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鼓浪屿,宛如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散发着高尚、优雅、精致的人文魅。</p> <p class="ql-block"> 安平桥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惠安女雕像</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p> <p class="ql-block">牡蛎外壳将桥基和桥墩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凭栏俯视,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海水退去,洛阳桥桥墩缀满白色蛎房痕迹显露,别有一番特色。随行的省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泉州市刺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山称, 洛阳桥附近99条溪流,流向洛阳江畔,激流涌进时,分水尖则可减少洛阳桥的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洛阳桥的作用。为了巩固基石,古代劳动人民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同样值得称赞。他们在基石上养殖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