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基地建设工作】联合教研 助力高考 返璞归真 增效提质

🔆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校际之间的交流,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自2月10日至12日,历史学科组骨干教师袁满、张俊丽,青年教师刘珊与博兴二中历史组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先期备课。副校长贾云涛就二轮复习计划与具体策略提出了基本方向,在此基调之下,我们与博兴二中袁北京老师探讨交流、碰撞共鸣,初步达成了以下方案:二轮复习重在能力与素养提升,坚持“知识为基,素养为重”的基本原则;复习计划在分析山东高考特点之下,制定时序专题,筛选热点内容,深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精选训练真题,以高考真题为依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应对高考的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共同教研下,我校历史学科可以见贤思齐,更进一步,在二轮复习之中形成我校历史学科的自我特色。</p> <p class="ql-block"> 2月14日下午,为全体高三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的范蕴涵老师又对高三历史组二轮复习进行了精心指导,提出了很多返璞归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范老师首先指出一轮和二轮复习之间的衔接性和梯度。在时空观念、课本、学案编制方面二轮复习不必非得求新求异,要在学生既有认知基础上再往前走。二轮复习不是对一轮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标新立异徒增大量新鲜知识给学生造成严重割裂感和陌生感。而是有机选取一些材料,精心设计问题,将知识贯通深化。将知识做扎实了就是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范老师鼓励老师们要保持自己的教学节奏与进度,不要纠结于自己设计的专题好不好,行不行,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我想范老师的意思应该是,集体备课的过程和成果很重要,集体教研的氛围能够促进每个老师的成长,基调定住,而老师们课怎么上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法进行二次备课的。集备和个备,一个是托底,使得老师们不至于教太差,一个是提质增效,真正有力地促进二轮复习效果的实现。</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范老师特别强调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那就抓住历史教学的核心和根本——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行为上训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现有历史学习上存在眼高手低的突出问题,以为自己很知道,而转化过后却是缺胳膊少腿。如何破解这样的痛点?范老师引用青岛二中的教研组长的一段思考,要在历史观察、历史叙述、历史写作三个方面重点训练。与此同时,范老师结合高黎明等专家的论文案例和个人的教学经验与思考,细致入微地指出怎么使用材料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如何拓展学生的认知边界,如何防止避免角色的错位,如何超越知识立意让素养培育上升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思维判断的更高层次,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只有持之以恒的训练和积累,才能让学生心里有底,减少面对高考的恐慌。</p><p class="ql-block"> 心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减少内耗,形成教学合力,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才能一步步促进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的提升。</p>

二轮

老师

复习

学生

知识

历史

高考

学科

素养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