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创作谈《丰碑》:</p><p class="ql-block">最深处的肃穆和仰望/ 李春芝</p><p class="ql-block">1、秦巴山间的腹地和汉江河畔上,往时的铁道兵与一往无前的现在进行时态交错浮现。互相拖拽的往昔人物故事随着思维推推搡桑挤到眼前来,仿佛一场大战,而俯拾皆是的真人真像像是梦境中的图腾。要尝试书写这样一个群体的历史与现实,就像要翻阅一座大山一样,需要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往上攀爬……这就是几年来我写作《丰碑一襄渝铁路建设纪实》,以下简称《丰碑》进入的一个状态。在写完《丰碑》后,我曾一度想放下这些人,这些故事。如果说有什么创作收获的话,我很高兴的是通过写作,寻找到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和一些认可。因为没有追求写作周期的快速,也希望它能够表现历史,能够在我不存在的时候,还能有人读这本书。基于这种“崇拜经典、艺术本位”的目标,《丰碑》便没有沦为一种粗糙出书的工具,何其幸哉。《丰碑》是我向英勇的铁路建设者们致敬的一部作品——初时给自己定下这么一个宏阔的想法,并非要格外让人吃一惊,因为三线建设是国家战略,而襄渝铁路建设更是深刻影响安康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里既有国家命运,也有个人悲欢,是一个很好的关乎时代变迁、一定意义上的国家生存和个人命运的重大题材。我希冀记录下历史前行者中那些感动的瞬间和光影,用文字的方式寻找一种自信和力量,发掘出平凡世界中的英雄,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奏响凯旋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2、捋一遍自己的写作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酝酿期,一个是写作期,还有一个是打磨期。说起酝酿,时间大概应追溯到10年前。2011年具有标志性意义,时逢建党90周年华诞,襄渝铁路建成通车四十周年。是年,我兼职安康日报《旅途》编辑部主任,那一年编辑部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铁道兵沙明。说这是他和战友们第6次重返陕南了,能来一次算一次,来看看他们挥洒过青春和热血的土地,看看长眠在此地的战友……一片土地与一个人、一群人到底有怎样命定般的机缘呢?以至于像沙明这样身患癌症却身系这片土地、一次次长途奔波来到这里。那个春天,我随同他们去了一个地方—安康烈士陵园。站在墓碑前,他深邃的目光穿过云层凝望着远方。正午明媚的阳光不得不让他眯着眼睛,但挂不住每一丝的、没有燃尽的热情……从那时起,这一代人艰苦奋斗,忠勇刚烈的故事震撼了我。写作期大概是2016年的春天。之所以要选择写襄渝铁道路建设这个历史题材,感觉多少有点责无旁贷、传承使命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史实的钩沉、梳理中,其内心是想让家乡这块土地上的英雄原型成为青年一代真正的偶像人物。是,铁道兵、学兵、民兵们的故事及经历,对于我的写作来说,是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一次考验,我内心深处无形之中增添了一种深刻的“负累”感。《丰碑》体量大,如何让铁道兵、学兵和民兵们之间纷繁复杂的故事和众多的人物既能保持原貌,又能“有序”地进入一本书,素材的积累最为关键。对于当时我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来说,《丰碑》无疑是具有“冒险”意味的。其一,就我从前“短制”而言它称得上浩瀚,但我坚信勤能补拙,如果连苦劳都害怕了,那就啥都别谈了。其二,历史已经遥远、现实瞬息变幻,人性的澄明与幽暗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为了尽可能地提炼出具有典型性的元素,还原当年生产生活场景,我二十多次参加铁道兵的联谊会、采风笔会、座谈会,也随着他们重返旧地,听他们祭奠战友,追忆往昔,与他们心心相映,朝夕相处……历史虽然翻页,但在这些人的心中,生活的苦累,境遇的不济,再大的困难,也压跨不了有血有肉之躯体,意气风发之豪情,心底里的信仰和追求。这些都带给我重新审视那个时代,那段历史,并从而挖掘出可以观照当下的精神价值。比如烈士毛恒章和他的遗腹子女儿毛会玲,那个被放炮震松石头砸的头部粉碎脑浆流出的关群生。当时的军医只能用有机玻璃的材料,嵌在他的头骨上,两年后他终因脑部旧疾复发,与世长辞。这个二十多岁英年早逝的学兵,他的名字却没有记载在119名英烈名册上。还有那位不幸被一根棍子戳中阴道,疼得死去活来的一生失去当妈妈的女学兵……这些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需要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而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接力者”。同时,我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有人创造就得有人记录。谁说历史无言?英雄的事迹就是历史最好的言说。谁说时间有界?理想信念的力量总是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我很庆幸,那些无法滤去的属于那一代人的牺牲和艰辛,在我的笔下得到了记录、讴歌和书写。如果说对铁道兵、学兵的写作是从日常现实进入到精神层面,那么对于民兵的生存和命运则是一种现实的关照和反映,是的,我们需要这样的关照和反映。而我的创作似乎从这里才真正开始。比如我喜欢坐在老百姓的小院子,听以那些朴实勤劳的村民为主体的民兵们在一起聊天,可以是柴米油盐,儿女家长,他们默默无闻,几乎被人遗忘,但豪不夸张地说,他们创造了一段历史。当然,在写舍生忘死的民兵英雄王忠定,89岁的民兵连长李道升,惊心动魄与风浪战斗的船工周云财,12岁便上三线的女民兵田大三等人的荣光时,我更关注如今依然过着窘迫和落寞生活的包能香、李家富、郭德平……《丰碑》是为普通人代言和立传的“平凡之书”。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普通人都曾是国家得力的战士和同志,他们身上有着一种永不言败的血性和韧性,以拙朴原始的力量开天辟地创造一个又一个壮举!几年里,我一边展开田野调查,一边搜集相关资料。跨越了四川、湖北、安徽省的六安市及西安市等十个县区数十个乡镇。照我的写作习惯,所到之处,不管是城市还是村庄,我都尽量多走。步行,双脚丈量过的地方不仅放心,也是用文字在历史中穿梭一回,这种写作者与当事人之间亲密接触以及我本人的观察和思考,也是我从未有过的一种生活体验。而资料的梳理如史志、网络、影片等十多种资料,上千万字的阅读量也并不轻松,因为经历和视角的差异,不同人对事件和细节的描述及回忆之间往往多有出入,甚至持论完全不同。再详尽的追忆和还原都只是在努力逼近那个历史真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能做的,不过是在差异性资料和叙述的丛林里谨慎地跋涉,在正视繁复杂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去体贴、解读和发现那个可能存在的历史事实和内在逻。4年时间我入村进巷采访人物达二百多人,完成了数百万字的采访笔记,形成成熟文本50多万字。在写完整个《丰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甚至还沉浸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之中,记得索尔仁尼琴说过“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称为文学的。”相信读者不难看出来,在那些坚硬的现实壁垒面前,《丰碑》可以构成一种反照、折射、击打乃至洞穿的力道。我想,这应该是纪实文学本来就该具有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不记得谁说的,一部十几万字的长篇,写到五六万字要崩溃一次,写到十万字又崩溃一次,一共要崩溃两次。从2016年那个春天开始,我唯一要做的和能做的,就是躲在这个比别的房间早亮半小时的斗室里,翻阅它、记录它。2020年3月稿件交给出版社,想是自己的某一处生命能量、价值被释放出来了,这才趁着一股蛮力,从头细磨、修改和打量《丰碑》。隔日,接到王抗林大姐将带领一群铁道老兵来安康的消息,稿件已送审出版社,觉得没必要也没有精力跑了。关键是这个时候,长时间的奔忙和伏案写作让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疾病,可犹豫再三还是给她回复了一个“好”字。这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相通,还有心灵上的感应和精神上的信赖。4月中下旬,新冠病毒开始蔓延,大家开始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武汉的疫情上,我一边关注抗疫的最新进展一边继续埋头打磨。这天,接到查新年大哥发来的沙明走了的消息,我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2010年认识到现在,沙明是引领我走进铁道兵历史的一个重要人物。我数次采访走进这个群体,也把他写进我的这本书里。然而,就在《丰碑》出版前夕,他却走了。4月15日完成第三稿,又接到了出版社要求换题目的电话,于是才有了《丰碑一襄渝铁路建设纪实》这个题目。6月份出版社局审意见下来,7月总编处终审,把原稿的第十七章和一些片段删掉了,同时让我又加上一些图片。三校的时候,又就稿件里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编辑做了一些沟通和仔细的修改。这其中还有与内容有关的故事,比如英雄吴银柱排长讲述的1973年的那场隧道事故,由于他的果断指挥,避免了一起重大的伤亡事故,使14位兄弟姐妹脱离生命危险。吴柱银代表的是一种铁骨铮铮的硬汉精神,而这样的故事贯穿于这部书的始终。还有学兵张晓虎回忆三线时劳动生活的那篇文章等等。正因为如此,我对每一位三线学兵都充满了敬重,即使他们通过微信或邮件发给我的文字,我都认真阅读,从不懈怠。然后就进一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进行采访,里面难免带有我的一些思考和判断。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读者通过阅读文本产生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从而受到感染,获得一种真实感。还有一位女民兵,带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来到三线,当时她正在炊事班烧水做饭,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滚烫的锅中,慌乱的妈妈为了救孩子,伸手抓住孩子的双脚,导致孩子的头和脸全部淹没进沸腾的大锅里……这些构成了《丰碑》的主要内容和底色。同时也删掉了一些,如陈敏先生写的一篇《一颗石头的守望与飞翔》。2021年1月,稿件三审三校结束,书号也下来了,本以为可以付印了。编辑又发来微信说这个稿子比较重要,需要校对科的几个专家级的老师再检查才能付印。4月初内容修改好了,就等封面和彩插,5月底好不容易书样寄回来了,却发现掉了彩插。《丰碑》终于出版了,《丰碑》的出版恰是给党的百年献礼!多谢许多熟人、朋友及陌生读者的肯定和鼓励。《丰碑》的写作也是一和磨练和学习,使我明白了作者只有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写作,作品才能焕发出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历史像首歌,像首诗,更像一座巍峨的丰碑。由此,感受到过去与现在始终与此刻的我们有关,感受到我们对历史有责任,对社会有责任。我们的义务不再局限于安定自己的心,我们的义务在过去,在现在,也因此始终面向未来。2022年,当第一缕阳光升起,我也希望我的下一部作品能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致李春芝女士/李波</p><p class="ql-block">一腔热血著鸿篇,</p><p class="ql-block">涉水跋山踩访谈。</p><p class="ql-block">磨剑十年铭使命,</p><p class="ql-block">丰碑高耸颂平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