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大国爱打我之——乌克兰风云录2

唯心

<h1> <b>(二) 乌克兰的悲伤</b></h1><div><br></div><b>1. 乌克兰乱局始末</b><br><div>在1991年苏联这座大厦分崩离析后,乌克兰也趁机脱离了苏联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然而,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长久以来的矛盾,加上美国和西欧国家在暗中操作,乌克兰沦为了大国的角力场,陷入了无休止的动荡。<br><br></div><div>2013年11月21日,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联合协议的准备工作,并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由此引起了欧洲一体化支持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11月29日夜间至30日凌晨,上万名对暂缓“入欧”不满的民众聚集在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举行抗议活动,抗议者甚至占领基辅市政府大楼。乌克兰危机爆发。<br><br><div>2014年2月,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颜色革命”中下台,亲西方政府在乌克兰掌权并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国家战略。乌克兰民间的“亲俄派”开始示威。俄罗斯随后在俄乌边境进行军演,美国则开始与10国商讨制裁俄罗斯,危机自此从乌克兰国内扩展到了国际范围。<br><br></div><div>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并根据公投结果宣布“加入俄罗斯”。此后东乌克兰多个地区的亲俄势力也开始效法克里米亚,酝酿让这些地区以公投方式入俄。乌克兰临时政府派出安全部队,在东乌克兰清剿“亲俄”武装。俄罗斯军队则开到了乌克兰边防兵的目视距离内。此后,包括美国在内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对俄罗斯展开新一轮制裁。</div></div>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俄态度更加强硬,一再鼓动乌克兰与俄罗斯对抗,表态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加强对乌政府的军事援助。在此背景下,乌克兰政府多次表示,要以武力“收回”克里米亚并结束俄罗斯对乌东部的“侵略”。与此同时,北约加强了在黑海地区的军事活动,并试图在乌克兰进行军事部署。俄罗斯对此做出强硬回应后,西方指责俄方在俄乌边境部署重兵,准备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br><br><div>虽然拜登政府誓旦旦表示俄军将于2月16日发起进攻,但是在2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明确宣布,俄罗斯军队将于联合军演彻底结束后,将部分俄军撤离俄乌边境,返回原先驻地。而另外一边,普京也公开表态称,俄罗斯将不会与乌克兰开战。但是,从卫星地图上看,俄罗斯并没有撤兵,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增兵。所以后事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以下从宗教,文化,历史,经济,政治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造成乌克兰如今乱局的原因。</div> <b>2. 乌克兰乱局之因:</b><br><br><div>宗教原因:<br>居住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居民75%以上以俄语为母语,信奉东正教,在经济上与俄罗斯交往密切,民众较为“亲俄”;西部地区的民众,则大多以乌克兰语为母语,信奉天主教,他们对于历史上苏俄对乌克兰的统治,持较为敌视的态度。</div> 文化原因:<br>因为乌克兰西部和东部存在有文化上的差异,所以西部和东部在先天就存在有矛盾。其中东部的哥萨克人虽然名义上是乌克兰人,但在文化上和传统上更接近于俄罗斯人,因此他们先天就对俄罗斯有好感,对于乌克兰西部的归属感反而不够强烈。乌克兰西部本身则也对东部有排斥心理,自认自己继承了“罗马正统文化”,和东部的蛮子不同(乌克兰东部和俄罗斯)。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是属于俄罗斯的领土,理应被纳入他们的统治,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也对苏联采取了敌视态度,双方的冲突日渐激烈,强烈的民族情绪也是导致了乌克兰如此混乱的原因。 历史原因:<br>如果说历史情结导致俄罗斯无法淡定的接受乌克兰和自己越来越远,那么现实的地缘安全更是让俄罗斯绝对无法接受一个彻底倒向西方的乌克兰。虽然乌克兰面积和俄罗斯相比很小,但是由于俄罗斯的经济人口中心都在欧洲地区,所以乌克兰成为了俄罗斯和北约的唯一屏障。一旦失去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来说,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俄罗斯西部地区就暴露在北约的军事威胁之下。<br><br><div>除此之外,对于俄罗斯来说。南部的黑海贸易通道贸易量,占据了俄罗斯每年进口的四分之一和出口的一半。一旦乌克兰离开俄罗斯,那么未来黑海贸易通道就彻底被北约国家掌控。<br><br></div><div>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乌克兰就意味着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安全彻底失去保障,这无异于一场巨大的灾难。</div> 经济原因:<br>乌克兰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以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乌克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由东部创造;西部则以农业为主,失业率高,生产力落后。东部和西部的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分化。<br><br><div>此外,仍然以出口为主导的乌克兰经济,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容易受制于人。在过去15年中,乌克兰出口产品的目的地国中,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国家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欧盟国家所占的份额也不容忽视。以2012年为例,乌克兰38%的产品出口到了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25%出口到了欧盟国家。<br><br></div><div>一方面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能源供应国,而另一方面乌克兰也不敢得罪欧盟,苏联解体后,欧盟通过塔西斯计划和东方伙伴关系帮助乌克兰建立起西式的政治经济制度,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援助。因此,乌克兰努力想在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维持一个平衡,然而实难如愿。</div> 政治的原因:<br>乌克兰的内乱本身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但在背后则其实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长久以来的矛盾,又有美国和西欧国家在暗中作为推手,将这场战争愈演愈烈。<br><br><div>从地理位置上看,乌克兰是连接东欧与西欧的重要枢纽,也是欧亚大陆上的重要战略通道,但因为身处欧盟与俄罗斯两大阵营势力范围的“夹缝”与地缘政治断层的边缘地带,乌克兰所面临的政治环境格外复杂。<br><br></div><div>“亲欧派”与“亲俄派”之间的斗争,其实也是乌克兰与欧盟及俄罗斯这两大政治经济体之间复杂纠葛的反映。在亚努科维奇上台之初,他其实曾努力推行一种“平衡外交”,即在西方阵营和俄罗斯之间保持中立。<br><br></div><div>俄罗斯一直在推动独联体的经济一体化,并构建以其为主导的经济联盟,到目前为止这个联盟看上去还不太牢固,俄罗斯需要将乌克兰纳入其中,来使得这个一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强大。2013年底,乌克兰本来已选择要加入欧盟,因为在其看来加入欧盟更具吸引力,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这个选择非常不喜欢,尤其是对其在经济上与欧盟国家实现一体化后带来的影响极为担忧,这是导致乌克兰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div> 结束语<br>置身于西方与俄罗斯地理、政治与经济“夹缝”中的乌克兰,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做出向哪一方靠拢的选择。这种不得不为之的选择,更无可避免地酿成了今日乌克兰的乱局。<br><br><div>虽然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划出两大“红线”:一是西方不得接纳乌克兰为北约成员国;二是西方不得在乌克兰部署重型进攻性武器。不过,从俄罗斯与美国、北约、欧安组织的三场对话目前来看未取得明显效果,但对话的大门没有关闭,这意味着各方仍有意通过外交途径管控当前危机。<br><br></div><div>不过,不论事态发展如何,乌克兰局势的未来,主要取决于俄与西方较量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目标、能力和手段,以及领导人的个性和风格。乌克兰应该尽量避免成为美俄角力的前沿阵地,不论是亲俄还是亲西方,输家都是乌克兰。<br></div>